《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上下)》由贺照田主编。书中收入了陈启云的《荀悦与后汉思潮》、龚隽的《禅门中的顿/渐新论》、沟口雄三的《论天理观的形成》、黄进兴的《李绂与清代前期的考据学转向》、沈松侨的《振大汉之天声》等文。
| 图书 |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上下)/人文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上下)》由贺照田主编。书中收入了陈启云的《荀悦与后汉思潮》、龚隽的《禅门中的顿/渐新论》、沟口雄三的《论天理观的形成》、黄进兴的《李绂与清代前期的考据学转向》、沈松侨的《振大汉之天声》等文。 内容推荐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上下)》由贺照田主编。《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上下)》中的文字从另一个维度展示了如何将现实议题与知识生产放置于一个具有洞察力的历史纵深之中,形成一种现实、知识与历史之间相互缠绕、彼此培力的真实互动过程,各富洞见,发隐灼微。文稿中对中国历史的解释,穿透了中国历史和思想的惊心动魄之处。其中清代思想史和近现代思想史的文章,更为集中地体现了编者明确的历史感,其问题意识的指向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在不同瞬间所可能具有的丰富的历史潜能。 目录 陈启云:荀悦与后汉思潮 龚隽:禅门中的顿/渐新论 沟口雄三:论天理观的形成 周昌龙:良知与经世 王汎森:清初思想趋向与《刘子节要》 黄进兴:李绂与清代前期的考据学转向 张寿安:清儒的考证经世与礼制重建 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 罗志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史学反思 奚密:诗的新向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王远义:独立苍茫 杨念群: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沟口雄三:公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上下)/人文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贺照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607181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68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01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93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吉林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