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疯狂阅读(年度珍藏本美文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疯狂阅读》系列以图书的厚重,兼融杂志的广博;以青春、实用、时尚、经典四大版块为纲目,由课内到课外,及时吸纳当代社会文化思潮和异域风情,敏锐捕捉最新的文学、漫画、音乐、影视等流行文化动态,经典而不失鲜活,流行而不失厚重。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美文卷》分册,收录了:《海的坟墓》、《相信我》、《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父亲的秘密》、《父亲》、《给亡妇》、《昨日来信》、《不死鸟》、《到相遇的地方去把你忘记》等文章。

内容推荐

《疯狂阅读》是面向中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的杂志化图书,双月一期,涵盖七、八年级、中考版、高一、高二、高考版六个版本,现面向社会各界诚征稿件。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美文卷》分册,收录了:《海的坟墓》、《相信我》、《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父亲的秘密》、《父亲》、《给亡妇》、《昨日来信》、《不死鸟》、《到相遇的地方去把你忘记》等文章。

目录

恋恋红尘

 死神面前的爱情舞蹈

 圣诞夜的一把火

 开在天边的七日红

 只想要有个屋顶的男孩

 接受人性的卑微

 和“潘金莲”相携走过的这些年

 擦皮鞋的朋友

 一个听众的演奏会

 海的坟墓

 相信我

 最后的阳光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

 父亲的秘密

 父亲

 给亡妇

 昨日来信

 不死鸟

 到相遇的地方去把你忘记

 底线

且听风吟

 杏黄月

 四季的美

 瓦屋听雨

 月华似水

 我对黑暗的柔情

 一竿冷

 风雨

 穿过子夜的寂静时光

 秋水秋水

 雨之歌

 美生灵

 沙之聚

 幽径悲剧

 春天的一树鸟鸣

 西山的月

 雨荷

 染绿的声音

 对一朵花微笑

低回浅唱

 思念,美丽如夜来香

 开到荼蘼花事了

 忘记它

 期待

 草戒指

 我在太阳下的孤独 

 时间就这样过去就很好

 在《诗经》的芳草里谈场恋爱

 旧时光是个美人

 人生自然的节奏

 读书过后的心 

 最让你伤感的一句话是什么

 孤独地来去

 我的四季

 繁花盛开的森林

 水边的牧羊少年

 破碎的美丽

 来世我愿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

 莲,湖心淡去的少女

 寂寞时光

 飘荡的灵魂

 伟大的渴望 

 你是我眼睛里的海

素年锦时

 有一种爱情,相忘于江湖

 记忆中的风琴声

 沐浴过期的月光

 十七岁的单车

 青春不需要哗众取宠

 人生若只如初见

 青春

 秋雨暗千家

 谁在青春里爱过你

 曾经对你隔河而望

 那些似锦年华

 指尖的温暖

 麦田里的少年

 年少的嫉妒那样凉

 梦寐时代的少年

 淡抹了年华

 薄荷的青春

 年轻

 幸运,那断裂的青春暧昧

 停在狐狸尾巴上的鸢尾花

 这一季,青春飘过

亘古情思

 一朵等爱的荷

 炊烟的味道

 在唐诗里小憩

 我在千峰之后

 在周庄听评弹

 花落十里坡 

 脚印

 从今而后谢风流

 对岸的爱情

 注定·路过·人间

 问佛

 致一千年过后的你

 箫

行走天地

 千年鸿沟

 郁孤台之魂

 葬我于水

 卢沟晓月

 埃菲尔塔沉思

 六骏踪迹

 门里的布达拉宫

 伫立西湖畔

 走过江南

 寂寞书院冷

 秦之俑

试读章节

遇到那个男人时,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病痛的折磨,使这个39岁、正值壮年、身高1.82米的大男人只剩下不足55公斤。他天天咯血,并且对未来绝望,拒绝治疗。

然而,她依旧爱了。许多时候,爱上一个人,就必须承受他命运的碎片。她赌上了一生最真的痴心,换来的是一段真挚、狂热却极为短暂的幸福时光。

她叫多拉·迪阿曼特,是个犹太姑娘,有着一双纤细的手,一头乌黑的长发,一颗善良的心。她勇敢坚毅,心思细密,温柔而又多情。

年轻的多拉原本出生在一个富足、极富名望的犹太家庭里。如果不是个性使然,她将像她的姐妹们一样,由父母包办一场门当户对的婚姻。然而倔强的多拉不喜欢父母保守、教条的生活方式,她不想在一个自己并不爱的男人身边度过自己的一生,不想将自己一生的幸福拱手交给父母去安排。她毅然离家出走,渴望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与生活。

离家出走的多拉最初在柏林的一个犹太孤儿院当裁缝,后来到一个海边的度假村里做厨房里的帮佣。

许多时候,命运总是喜欢随心所欲地伸出手来,将悲剧的种子埋下,然后,悄悄地闪在一边,一脸坏笑地等待其开花结果。

19岁的多拉,遇到了她的爱情——弗兰茨·卡夫卡。那一年,卡夫卡和他的妹妹以及妹妹的两个孩子到波罗的海度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一个来自柏林的犹太度假村。一天,卡夫卡路过度假村的厨房,看到一位姑娘正在杀鱼,卡夫卡不由得感叹道:“多么纤细的一双手啊,可干的活又是多么的残忍啊!”那个杀鱼的姑娘便是多拉。卡夫卡的话让多拉羞愧难当,她当即向度假村的负责人要求换个活干。就这样,他们相识了。那个男人深邃的思想、幽默的谈吐以及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令人心碎的忧虑与绝望,深深地触动了多拉,同时多拉身上那种坚毅与执著以及青春的勃勃生机,也深深感染了卡夫卡,他们相爱了。多拉的出现唤起了卡夫卡被压抑和扭曲了一生的生活意志,爱情的力量使这个已经对自己的生命自暴自弃的男人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他开始像个孩子般俯首帖耳地听从多拉的话,认真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后来,他们在柏林租了房子,开始同居。在多拉的身边,卡夫卡的每一天都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

1924年春天,医生告诉卡夫卡,他的病有了缓解的趋势,卡夫卡高兴地哭了,他紧紧地拥抱了多拉,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康复,渴望着活下去。

卡夫卡向多拉求婚,征得多拉的同意后,卡夫卡给她的父亲写了一封信,求他答应把女儿嫁给自己。在信里,卡夫卡称自己为“一个回头浪子”、“一个悔过的犹太人”、“一个渴望赎回自己的人”。然而,多拉的父亲却本着自己的反感和正统犹太教的精神,拒绝了卡夫卡的求婚。

病痛中的卡夫卡得知了多拉父亲的回信,只是苦笑,一言不发。夏日里的第一朵玫瑰尚未来得及开放,便在这突然而至的凄风苦雨的摧残下过早地凋零。

卡夫卡明白,自己一生都无法享受具有赎回意义的婚礼了,自己终将作为一个毕生的单身汉凄凉地死去。那个夜晚,支撑着无比痛苦的身心看完《饥饿的艺术家》的清样后,卡夫卡,这个一生性格怪异、从不将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的男人,终于忍不住,长时间地泪如雨下。与卡夫卡同样遭受打击的,还有多拉,她无比激动地渴望与爱人步入婚烟的殿堂,然而等待她的不是婚礼,而是卡夫卡的葬礼。

因为不被承认的婚姻,多拉甚至无权参加爱人的葬礼。然而,她还是来了,在一片责难与嘲讽的目光里,哭得死去活来。

整个葬礼上,多拉那唯一的号啕声极具戏剧性地昭示着卡夫卡的一生:这个世界,只有多拉短暂而真心地温暖过他。  在多拉撕心裂肺的哭声里,曾经一切苦难与伤害都随风飘逝,只有那一段春花般瑰丽的爱情,在尘世间永远不曾凋零。

这是一份高贵的让人仰视的爱情,亦是一种真正的相依为命。

他大她八岁,但看上去他要比她老得多,贫穷和时光在他脸上过早地刻下了厚重的痕迹。她脚有些跛,走起路来很不好看。他与她是邻村,结合在一起,相互也没什么要求。

刚结婚不到一个月,他俩就收拾行李匆匆去北方的一个城市打工了。由于都是文盲,工作很难找。最后他开始走街串巷地捡破烂,每天弄回来一车子,她在家分类整理,积攒一周卖一次,能赚二三百块钱。可在支付每月400元的房租后,剩下的就只够生活费了。

不过,他还是一脸幸福的表情,像怀有什么喜悦,对她百般呵护。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推个破三轮出门,中午吃带的干馒头。但晚上回来却总不空手,像变戏法似的不是给她捎串糖葫芦,就是买一盒她爱吃的臭豆腐。有一次他竟然不知从哪里捡回来一朵玫瑰花,看上去仍很鲜艳,她把它精心插在瓶中,放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芬芳了好几天。

伴随着第一场雪的来临,从未在北方度过寒冷冬季的她手冻伤了,手指个个肿得像小胡萝卜。他不让她再分拣破烂了,再说下雪了,他每天拉回来的破烂也少了,他宁愿夜晚加点班,也不让她动手。可她闲不着,趁他出去,她仍忍着疼痛把破烂分好类,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等开了春就好了,”她说,“到时我也可以去捡一些,两个人的收获总比一个人多。”他微笑,说:“春天里心情也比较舒畅了,等积攒够钱,我们就回家建新房子吧。”她也笑了。于是,他更是早出晚归了。

她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天的下午,他回来得格外早,兴奋地对她说今天是圣诞节,街上摆了好多圣诞树和圣诞老人,还挂了漂亮的红灯笼,“要不我们去瞅瞅?”街上果然热闹非凡,人潮涌动,人声喧哗,一片喜庆的景象。路两边的店铺门口都摆上了圣诞树,晶莹的彩灯一闪一闪,煞是美丽。圣诞老人慈祥可爱的样子,逗得孩子们总忍不住抚摩一把。他们以前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所以显得很惊奇很欣喜,一路走一路张望。

后来,他们在一家大型商场前停住了,那里正在举行一场文艺演出,类似促销性质的。舞台下围了好多人,主持人不时向下抛些小礼物,引起行人的阵阵骚动。

“我也去给你抢一个礼物。”他说。她不让,“我们看看就行了,人太多,别挤着了。”

人确实十分多,很拥挤,声音嗜杂。尽管寒冷的风呼呼而过,但丝毫不减路人的热情。

他们就站在人群后面,翘起脚跟看台上一群青春男女激情似火地跳舞,耳边是“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的欢快音乐。

大概到了九点多钟吧,文艺演出进入到了高潮,整个会场一片沸腾。主持人开始准备扔下最后一份礼物,据说这是一份大礼,人们争相往前挤。

但主持人抛的力度太大,那件神秘礼物在无数双眼睛中,于夜空里划过一道隐约的弧线,落向人群后方,正丢在他们面前。

于是人群集体向后转身涌向他们,争抢礼物。她的腿本是残疾,站立不稳,就这样一下子被人推倒踩在了脚下。

“别挤啦别挤啦,踩到人了!”他大声呼叫,但无济于事。

现场十分混乱,那件礼物在人群中被争来抢去,叫声此起彼伏。舞台上灯光闪烁耀眼,让人一时看不清身边的东西。

他想去搀扶她,但刚抓着她的衣服,就被人挤散了。他使劲地连拽带推四周的人,可没有用。那会人们正沉浸在兴奋之中,谁也没有顾及地上倒了一个人。

他急得都哭了。他的声音嘶哑了。  没有人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在那个寒冷的街头,人声喧嚣中,无助的他突然拿出打火机,燃着了自己的衣服。那件破旧的棉袄遇火而着,很快就窜起火苗,烧焦了他的头发。他边大声叫着她的名字,边迅速涌向人群。

疯抢的人群顿时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个个张大嘴巴,然后迅速闪开,纷纷远离他,生十自沾着自己。

于是,她在地上显现出来。

他倒在了她的身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气味,是衣服与皮肤交织燃着的昧。

就这样,他用一种惨烈决绝的方式把她从人群脚下救出……

直到这时,才有人拨打了120。

幸好,她受伤不重,仅是皮外伤,而他,身上烧伤面积达60%。

第二天,有记者在医院里采访了他:“你当时没有想过用其他办法救她吗?”

他简单一句话:“我只有自己的身体。”

她扑在他身上哭了。

是的,他只有自己的身体。这是在危难时刻营救爱人的唯一选择,看似愚昧,但惊天动地。一把火,哪怕烧成灰也没有怨言,只要她能平安。熊熊烈火燃烧的是炽烈的爱心,在寒冷的圣诞之夜,化为恒久。P8-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疯狂阅读(年度珍藏本美文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志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783621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3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60
18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