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海两岸学术交流的深入,对台湾“原住民”的研究逐渐在中国大陆兴起,出现了一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优秀研究成果。本书依据现有的学术资源,对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台湾“原住民”研究进行整理,并试图对近年来的台湾“原住民”研究成果进行初步量化分析。
图书 | 台湾原住民历史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民族学人类学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随着台海两岸学术交流的深入,对台湾“原住民”的研究逐渐在中国大陆兴起,出现了一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优秀研究成果。本书依据现有的学术资源,对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台湾“原住民”研究进行整理,并试图对近年来的台湾“原住民”研究成果进行初步量化分析。 内容推荐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原住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历史上,台湾原住民先后被称为“夷”、“番”、“高山族”、“山胞”、“原住民”,具体包括泰雅、赛夏、布农等11个已获认定的少数民族。据2004年统计台湾地区共有原住民44万多人。 该书对台湾原住民的历史、有关当局历来对原住民的政策,分阶段、分专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读者了解台湾、了解台湾历史、了解台湾原住民很有帮助,是一本研究台湾问题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绪论 当代中国大陆的台湾“原住民”研究述略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台湾“原住民”研究概述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研究在新中国的艰难起步(1949~1978年)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研究的再出发(1978~2000年) 第一章 “化外”与“化内”:1980年代前台湾“原住民”政策述评 第一节 清朝政府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和“原住民”政策 第二节 荷兰、西班牙和日本殖民时代的台湾“原住民”政策 第三节 从台湾光复到1980年代前的台湾“原住民”政策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政策的简要述评 第二章 走向民粹化的族群政治:1980年代以来的台湾“原住民”运动与“原住民”政策研究 第一节 族群化与民粹化:台湾的政治生态特征和“原住民”运动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族群政治与民粹政治的策略互动:台湾“原住民”运动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从“正名”到“自治”:台湾“原住民”政策的调整和“原住民”运动的民粹化 第三章 “出世”与“入世”:光复前的基督教与“原住民”的政治互动 第一节 殖民与传教的共谋:宗教、殖民及其对“原住民”原始宗教的破坏 第二节 “路加之门”与传教本土化:再传来台的基督教与殖民地政治权力结构的改变 第三节 “教化蕃人”与媚日保教:日据前期的台湾“原住民”与基督教(1895~1931年) 第四节 皇民化与奉公挺身:日据后期的台湾“原住民”与长老教会(1931~1945年) 第四章 政与教:光复以来的台湾长老教会与“原住民”问题 第一节 山地传教中的政教关系:台湾光复后的长老教会(1947~1983年) 第二节 从“普世教协事件”、“自决运动”与“三次宣言”:长老教会与台湾当局在政教关系上的碰撞与冲突 第三节 支持党外运动与介入“原运”:“台独”势力与长老教会在“原住民”问题上的力量整合 第四节 “建立新而独立的台湾”:长老教会操控“原运”的主轴 第五节 族际政治背景下的政与教:台湾族群政治中的政教关系 第五章 “族”与“国”:李春生与清末民初的台湾 第一节 从洋务救国到媚日求荣:折射清末民初台湾历史光影的李春生 第二节 从族与国的争议到国与族的整合:李春生思想嬗变的时代大背景 第三节 从“求富求变”到“以天道争”:李春生关于族与国的切割与汉奸逻辑 第四节 从李春生到林茂生、蒋渭水:族与国撕裂后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联性 第六章 “台独”理论与民族分裂 第一节 乙未割台与“台湾民主国”:“台独”理论对台湾史的歪曲 第二节 政治自治与非暴力抵抗:“台独”论者对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的臆测 第三节 “文化自治”与“台湾独立”:抗日运动在台湾的不同路径 第四节 台湾光复与“二二八”:从地方自治到“台独”的“高度自治” 第五节 “台湾民族”与“中华民族”:民族认同在岛内外的对峙 第六节 从文化复兴到“台湾意识论战”:“台独”力量的集聚与泛滥 第七章 文化认同、差异政治与“一国两制”——兼评萧新煌的《新台湾人的心:国家认同的新图像》 第一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认同危机: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和被认同的文化 第三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差异政治与“一国两制”构想的认同基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台湾原住民历史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民族学人类学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建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95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8.4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