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1000余年的中华家教最高实用范本。
在《颜氏家训》这部家训中,颜之推系统地讲述了做人、修身、成才、教育、治家的道理和方法,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其中对家庭教育的探究尤其突出。他指出在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强调要进行勤俭教育、择友教育、自省教育,劝勉教育和切磋交流,合理解决了博学和专精的关系。提出要让孩子潜心求学、知行结合、省事知足、专心精一。
图书 | 颜氏家训家教心得(手绘彩图珍藏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承1000余年的中华家教最高实用范本。 在《颜氏家训》这部家训中,颜之推系统地讲述了做人、修身、成才、教育、治家的道理和方法,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其中对家庭教育的探究尤其突出。他指出在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强调要进行勤俭教育、择友教育、自省教育,劝勉教育和切磋交流,合理解决了博学和专精的关系。提出要让孩子潜心求学、知行结合、省事知足、专心精一。 内容推荐 中国家教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家规、家诫、家范等家庭教育读本结集成家训表现出来。从周公《诫伯禽》到《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着家庭教育的重要。这些家训字字发自肺腑,句句饱含殷切希望。 在《颜氏家训》这部家训中,颜之推系统地讲述了做人、修身、成才、教育、治家的道理和方法,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其中对家庭教育的探究尤其突出。他指出在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强调要进行勤俭教育、择友教育、自省教育,劝勉教育和切磋交流,合理解决了博学和专精的关系。提出要让孩子潜心求学、知行结合、省事知足、专心精一。他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极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切忌“无教而有爱”,要做到“爱子要爱得其所,爱得有方”,不能过分溺爱和放纵孩子。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还要“威严而有慈”,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家风和环境熏陶等。 目录 序《颜氏家训》·中国亿万家庭的家教圣经 关于《颜氏家训》作者及作品 第一章 颜氏家训授予现代父母的治家良方 现代父母应该学会家庭教育 如何治理和经营好自己的家 营造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家教的好榜样 勤学是现代家教之本 修身是孩子经世致用的法宝 父母是孩子诚实教育的引路人 做一个言传身教的好父母 第二章 颜氏家训家教核心 颜氏的“新三品”教育 父母对天才孩子的家教法 父母对“中庸”之人的家教法 父母对“下愚”之人的家教法 家教要达到的目的 完善人格修身求进 开启心智修己安人 利己利世促进发展 家教的内容 教育孩子德义同德 教育孩子勤学务实 教育孩子勤俭而不吝啬 教育孩子孝悌仁义 引导孩子博学与专长 对孩子进行杂艺培养 要让孩子体验艰难困苦 要让孩子自立自强 严格孩子的治学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育孩子虚心做人不要妄自尊大 引导孩子博阅群书广集知识 家教箴言:务须早教勤勉踏实 要让孩子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第三章 颜氏家训家教真经 父母应把握好早教的时机 父母要认识到早教的重要性 现代父母如何进行胎教 现代父母如何进行幼教 早教要遵循适时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让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学会家教的方法 宽严要适度 切忌有爱而无教 父母不要偏爱孩子 父母对孩子应因材施教 做孩子的榜样 对孩子进行读书教育 运用实例教育 在生活中教育孩子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培养孩子的言语能力 父母应无声地关爱孩子 要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父母应以“孝悌仁义”规范子女的道德 父母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子女 父母应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 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勤俭踏实 让子女树立远大理想 引导子女慎重交友 教育子女尊重生命 附录:《颜氏家训》原文 试读章节 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成功美满的家庭,何为成功美满?《颜氏家训》告诉我们,父母有慈、夫妻有爱、儿女有孝、兄弟有情是和乐家庭必要的因素。能否做到治家有方,从而保证家庭幸福和美、其乐融融,几乎是所有成家立业的人都不能回避的话题。 “家和万事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家”。家抚养培育了个人成长,家是一个人情感精神的依归,家是人穷其一生奋斗的目标。儒家更是宣称,想要治理天下,首先就得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经营好。古语不是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周易》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也有:“家齐而后国治。”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如何永葆其活力和生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就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有的人虽然待人处世接物颇为精明,但是在治家之时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的人虽然特别勤奋劳碌,但是往往在处理家庭事务上费力不讨好。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公式:1+2+7=和谐的家庭关系。细细品读,方知这是对治家要领简约而形象的表述,意思是说“治家之道就等于一分天才加二分勤劳再加七分艺术”。玩味赞赏之余,确觉贴切。在一个家庭中,治家艺术是否高超,管理宽严是否得当,衣食度日是否节俭,家庭成员之间是否亲善,这些无一例外地成了有方治家的基本准绳。在家庭共建中,每个成员都必须协同配合,都应以自己美好的品行营造出和睦的家庭气氛。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一个家庭遭到破坏,往往是由于家庭内部的不和睦而造成的。一个家庭若要避免被破坏,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去爱护她,家庭成员之间更应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务必同劳作、共谋利、同享用、同发展。 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于国,国家之本在于家,家庭之本在于身。”由此看来,小到个人,大到天下,家庭都弥足重要。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中强调治家和治国是一个道理,居于上位的人在品德修养上必然要影响下面的人,而有效的营家必然得以戮力同心、匡正家道为基础,同心共力则家盛,家道正则家永盛。 我们知道,人们营家应当有传世的思想。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能够立于世间并不断地兴盛起来绝非一人之力可以为之,往往需要几代人不断地努力奋斗,后代人如要发展,也只能站在前人的积淀之上方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也就是说前代人应当给后人以可吸取的经验或财富,前代人应当有备于后人,我想,这种准备更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授之以方,传之以优良。”所以这种传世就成了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文化的传递,更是一种意识的传递。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传递,一部《颜氏家训》不足二两,薄纸几页,简简单单,却胜过万贯家私。 故而我们营家不可单为求得一时或者一代的伟绩丰功,而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营家应以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种可以谋取生计之道才是上上之策。即便身处显赫亦不能弛怠,即使家居陋室亦不可苟弃。家境不同思虑就不同,谋事不同其行为也不相同。营家的方法有很多。营家应当灵活机变、注重协调、善于沟通。 要清楚,这是人在经营家庭上的一份重要责任。我们或许不能为后世儿孙留下许多金银珠宝,但当为孩子们留下些必要的精神食粮,为孩子们打上“家兴则人兴,人废则家废”的烙印,就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懂得“自强不息”、“好学上进”、“勤劳节俭”等等,要让孩子们学会承当责任、学会谋略,切实体现家庭每个自我的生命价值。一个人无非一个个体,而每一个人的存活也都必然系于家、连于国,所以人之存活也不能仅仅只是去一味地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但是不管怎样选择,都要铭记老祖宗那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箴言。 这样一来,家道得以继承发扬,后辈人有了能力、有了才识,那么也就没有一定要给他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的必要了,因为他们可以凭着自己的本领去获得。反之,如果子孙见识浅薄、好逸恶劳、没有能力,那么即使你为他们留下万贯家资,恐怕到头来也会坐吃山空,仍难免街头行乞,落得个为人鄙视的下场。 一句话,每个家庭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繁衍着自己的种子,传播着自己的文化与精神。时至今日,《颜氏家训》还散发着浓郁的馨香。正如万千家训一样:治家应有方,营家也应有道。 我们要记住:每天早早起床,打扫庭院巷落;晚上定时洗漱睡觉,关好门窗。应该教育子女一碗粥、一粒米饭都来之不易,一尺布、一件衣服都该用心珍惜。做什么事都应该事先规划好,不要事到临头才开始考虑对策。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厉行节俭,品行善良而质朴,千万不要铺张浪费和奢靡淫逸。饭食要精细,蔬菜宜多吃,不要想尽办法营造高楼大厦,不要挖空心思享乐,更不要因此而耽误了日常耕作和工作。 千万不要忘记:有的时候,虽然我们的子女们不是很聪颖,但是不要因此而让他们荒废了进学读书。我们居身应当务期质朴,教育子女要有正确有效的方法。切莫探求意外之财,不要饮酒过量,不要一心想占小便宜,见到贫困、艰难的邻里乡亲要主动相帮,尖酸刻薄是不能成家的,伦常乖舛更是会使家道衰败。P1-4 序言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 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走入社会,这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家里面度过的,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和温床,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认识社会和追求人生幸福的重要起点。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对孩子起着决定性作用。 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实践证明,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正是来自于他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而著称于世。俗谚日:“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宋人曾有:“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是的,养而不教,禽犊之爱也。“家教”,这个响亮而沉重的词语从人类之始就进入了千家万户。怎么教育子女,是古往今来万千家庭中最迫要的问题。 中国家教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家规、家诫、家范等家庭教育读本集成家训表现出来。从周公《诫伯禽》到《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着家庭教育的重要。这些家训字字发自肺腑,句句饱含殷切希望。 这其中,《颜氏家训》是中国最著名、流传最广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体系恢宏、内容丰富的家训类教育书籍,是家教类著述的开山鼻祖,扛鼎之作。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系统地讲述了做人、修身、成才、教育、治家的道理和方法,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其中对家庭教育的探究尤其突出。他指出在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强调要进行勤俭教育、择友教育、自省教育、劝勉教育和切磋交流,合理解决了博学和专精的关系。他提出要让孩子潜心求学、知行结合、省事知足。他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极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切忌“无教而有爱”,要做到“爱子要爱得其所,爱得有方”,不能过分溺爱和放纵孩子。他认为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还要“威严而有慈”,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家风和环境熏陶的作用。 颜之推还谈到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不要“骄慢已习,方复制之”,主张“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重在感化,作为父母,还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身正、事正、言行正,以便言传身教,这些教育思想直至今天都还是家庭教育、家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现代教育具有十分重要且普遍的启迪意义。从这个方面讲,《颜氏家训》可以说是中国亿万家庭的家教圣经,是每一位父母教育子女的入门手册。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颜氏家训》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里面的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观念的需要,因此本书以现代全新的手法完美解读中国家教宝典《颜氏家训》:摈弃晦涩难懂的文言叙述,以现代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并辅以经典诠释延展原著的家教智慧;有简略实在的标题、古人家教经典箴言、可读性极强的家教知识、延伸阅读的图释美文和寓意深刻、栩栩如生的手绘精美家教场景插图,让读者开卷即获得教子真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颜氏家训家教心得(手绘彩图珍藏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海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陈果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2006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6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2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