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峰是一位军旅画家,笔下描绘了大量战争连环画。《沙场写真第一人(曹振峰革命战争速写纪实)》是一部全方位记述著名军旅画家曹振峰革命战争年代留存画稿的长篇纪实作品。本书分三部分,介绍和选登了曹振峰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绘画的作品,以画记史,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画稿。
图书 | 沙场写真第一人(曹振峰革命战争速写纪实)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曹振峰是一位军旅画家,笔下描绘了大量战争连环画。《沙场写真第一人(曹振峰革命战争速写纪实)》是一部全方位记述著名军旅画家曹振峰革命战争年代留存画稿的长篇纪实作品。本书分三部分,介绍和选登了曹振峰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绘画的作品,以画记史,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画稿。 内容推荐 《沙场写真第一人(曹振峰革命战争速写纪实)》是一部全方位记述著名军旅画家曹振峰革命战争年代留存画稿的长篇纪实作品。 曹振峰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不仅画了大量战场绘画,还创作出《卢连玉诉苦》、《铁血山》、《九百二十八号阵地》等一批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极具影响的连环画作品。 曹振峰的很多战场绘画,是跟随突击队冲锋时的速写。突击队冲在最前面,曹振峰拿着速写本紧随其后,在他身后,才是二梯队。他的战斗位置是随突击队一起攻城夺堡,随先头部队一起追歼敌人,用速写记录战斗场景。所以曹振峰的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真实的战斗记述,真实的记述下战争状态、战斗场面,这在我军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无愧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沙场写真第一人。 《沙场写真第一人(曹振峰革命战争速写纪实)》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个部分,共三十章,以画记史,披露了大量战争年代鲜为人知的秘闻,描绘的都是最鲜活的战争状态和战斗场面。如抗美援朝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上甘岭主峰被炮火劈掉一半,近六十年来交战双方从未披露,在曹振峰的画稿中也有全方位的描绘,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画稿。 目录 正篇 第一章 军营里的风筝 第二章 十一岁的抗日救国心愿 第三章 小兵背上的斗笠 第四章 初上战场没有枪 第五章 不能白吃八路军的小米饭 第六章 绝世孤本“反汪专号” 第七章 大学纪实 第八章 难得一见的边区连环画 第九章 寒风呼啸狼山头 第十章 葛存村的故事 第十一章 大反攻的日子 第十二章 怀来保卫战 第十三章 高喜明逃亡归队变成好汉 第十四章 打到哪画到哪 第十五章 荣立大功 第十六章 清风店歼灭战 第十七章 里程碑作品——《卢连玉诉苦》 第十八章 察南战役中的“技术创造专册” 第十九章 举世无双的“互助合同书” 第二十章 战略决战前的关键一步——挺进绥远 第二十一章 打响平津大战第一枪 第二十二章 华北最后一战——解放太原 第二十三章 英雄大战华岳山 第二十四章 失而复得的《铁血山》 第二十五章 战场政治工作的新创造 第二十六章 英雄的十昼夜 第二十七章 九百二十八号阵地 第二十八章 鱼隐山文登里日日夜夜 第二十九章 汉江冰波 第三十章 上甘岭写真 后记 试读章节 河北,古燕赵之地。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追根溯源,当是荆轲西去剌秦王时,与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诀别,留下千古绝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两千多年传承下来,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解放战争,国共两军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解放军战斗序列中,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衡量标准,以一支部队中河北人的多寡,来衡量这支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军委主席毛泽东曾笑呵呵地引经据典加以纠正:“河北人不一定都能打仗吧?三国时候,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给杀了么!” 话虽如此说,河北的同志,心里可能还是会有些想法的。关云长杀颜良、文丑,疑似胜之不武,至少杀颜良如此。况且颜良、文丑也算不上河北超一流勇将,“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这是有定论的。赵子龙是河北常山真定人氏,还有燕人张翼德,河北涿州人氏,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取物耳。这二位才是河北群雄的杰出代表。一生于乱世 虎子五岁时,心中的偶像就是常山赵子龙,做梦都梦见他老人家骑着匹白马,舞着杆长枪,在曹营里杀进杀出……半夜三更喊呀杀呀睡不安稳,惹大人心烦。要说起来,全怪那些当兵的唱军歌给闹腾的。 虎子家住在保定南关史庄一座有围墙的大杂院里,院子有多大,晚年的虎子说不清楚了,只记得围着院墙有一排粗大高耸的大叶杨树,由此想来,院子应当不算小。 院子北墙外有个低矮的土坡,草木杂乱,无人料理,荒凉破败又透着阴森,春天来时,土坡上杏花桃花间杂着备色野花相继开放,才显出些生机。比虎子大三岁的哥哥曾带虎子到土坡上捉蛐蛐,大人看见后扯着嗓子吼回来,威胁再去就打断双腿! 虎子后来知道,这个荒凉破败的土坡有个很美丽的名字,叫做“凤凰台”。名字虽然动人,内容却很血腥,1900年,八国联军用枪炮砸开北京城,烧杀抢掠毁坏文物一番后,英法德意四国的“毛子”又南下攻陷保定府,继续千着抢掠金银、屠戮百姓、无恶不作的勾当。 直隶高官布政使廷鳙、城守卫官员奎恒、淮军统领于占奎也未能幸免,被捉住后押解到凤凰台“枭首示众”,很多义和团战士也在此就义,凤凰台血流成河,成为人们不敢涉足之地。 虎子家与“凤凰台”为邻,家境如何可想而知。 出了虎子家住的大杂院往南,走不了几步路,有一片洼地,洼地东南角有一片建筑,建筑用高高的围墙围着。在虎子眼睛里,他家住的大杂院和这片建筑比起来,小得就像大树下面爬着的一只蚂蚁。 这片建筑叫“洋火公司”,顾名思义,是生产火柴的地方,20世纪初,这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不过打虎子记事起,洋火公司就没生产过一根火柴,厂房变成了一座大兵营,各派军阀的队伍轮番在此驻扎。 民国那些年,打仗是稀松平常的事,城墙头子上,隔三差五就易一回帜,按史书上说,那段日子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虎子还没出生时,保定这片地界就打成了一个大蛐蛐罐,各路人马在里面掐得你死我活。直皖、直奉战争时候,倮定府是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大本营,吴佩孚在保定府还落下一个吴小鬼的名号(非贬义)。曹锟有吴佩孚这么一个打仗好手帮衬,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俨然成了北洋军阀的太上皇。 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风云突变,冯玉祥趁吴佩孚在山海关与奉军激战,从古北口秘密回师京城,搞了个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废溥仪帝号,导致在山海关一线作战的吴佩孚主力作鸟兽散。 冯玉祥改所部为中华民国国民军,兵分两路,一路取天津,一路取保定,国民军孙岳部势如破竹般地攻到保定城下,迫使曹锟侄子、守城的曹世杰缴械投降。 其后少帅张学良带兵入关,又势如破竹般地将孙岳部逐出。 不过张少帅在保定府也没站住脚,吴佩孚卷土重来,把张少帅赶到离东北老家不算远的一片地界。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混战,是虎子出生前发生的故事。 P3-4 序言 20世纪50年代初,准确地说,始自公元1950年10月25日,终于公元1953年7月27日,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在朝鲜半岛打了一场恶战。悠悠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当年的战场行为,该解密的也早就解密了,譬如九兵团大战长津湖,十五军死守上甘岭,战场之惨烈之残酷,远远超出人类想象的极限。 坊间流传,朝鲜战争失败,五角大楼哀鸿一片,苦苦反思了半个多世纪仍感困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双线作战均取得辉煌胜利的美军.面对一支“乌合之众组成的农民军队”,为何竟打了一场“痛苦伤心而耻辱的战争”?就凭当年志愿军的装备,早该被炸回石器时代了,血肉之躯又如何抵挡住了美国人天上地下海里轮番而来的全方位立体攻势?直到近年集体观看了一部名叫《亮剑》的中国电视剧,才恍恍然似有所悟…… 坊间传闻不一定靠谱,美国人其实早在1953年就有所悟,而且悟得相当透彻,最终在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上签字的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马克·克拉克将军如是说:“共产党在朝鲜战争中的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它不仅能够维持一个大家认为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在战场上对抗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强国,它也能够在面临逆势与退却的时候,把部队锻炼成一个有训练、有装备和有团结力的战斗体。” 克拉克将军没有看过电视剧《亮剑》,而是实打实地与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过了把招。 后记 1956年,曹振峰再次来到朝鲜,创作了大型组画《人民的胜利》。 同年,曹振峰由《战友社》调入《解放军报》社。之后长期担任《解放军报》美术组组长,同时指导和主持全军美术工作。组织全军美术工作者就东南沿海备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以及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红色前哨连”、“二六一医院”等模范单位和学习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雄人物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特别是1965年组织的“抗美援越”美术宣传,是迄今为止,我国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全方位美术宣传攻势。 从1938年入伍,到1953年抗美援朝作战结束,曹振峰的画,大都是在前线战场完成的,这在我军美术工作者中,是鲜见的。 曹振峰的很多战场绘画,是跟随突击队冲锋时画的速写。突击队冲在最前面,曹振峰拿着速写本紧随其后,在他身后,才是二梯队。 所以曹振峰的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真实地战斗记述,真实地记述下战争状态、战斗场面,这在我军美术史上,也是鲜见的。 曹振峰无愧于以画笔记录战史的中国第一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沙场写真第一人(曹振峰革命战争速写纪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新京//曹金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349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