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内容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豪,《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试读章节

奥伯朗斯基揉了揉浆过的餐巾,一角塞进背心里,手舒舒服服地摆在桌上,开始对牡蛎下手。

“不错。”他用一把银叉把颤动的牡蛎从贝壳里扯出来,一个接一个地狼吞虎咽。“味道不错。”他又说,抬起水汪汪亮晶晶的眼睛,一会儿看看列文,一会儿看看鞑靼侍者。

列文能吃牡蛎,但他更喜欢面包和奶酪。不过看奥伯朗斯基吃东西,比他自己吃更有乐趣。即便是拔掉酒瓶塞,把冒着泡泡的酒倒入细细的高脚杯的鞑靼侍者,也拉直了领带,饶有兴致地看着奥伯朗斯基。

“你不太喜欢吃牡蛎?”奥伯朗斯基喝光他杯中的香槟说,“或许你在想别的事,呃?”

他希望列文兴致高些。列文虽然说不上情绪不佳,但还是觉得拘束。在这个饭店里,男人带着女人在单间吃饭,让他觉得不自在,不舒服。这些铜器,镜子,煤气灯,鞑靼侍者,一切都令他讨厌。他害怕充盈在他心间的美好情感遭到玷污。

“我?是的,我是走神了。所有这些都让我觉得拘束,”他说,“你没法儿想象,对我这样住在乡下的人来说这些有多奇怪,就像我在你那里看到的留着指甲的先生一样。”

“是的,我注意到可怜的格林尼维其的指甲让你大感兴趣。”奥伯朗斯基说。

“我没办法。”列文回答道,“你要设身处地,从一个乡下人的角度来想一想!我们尽量让手便于干活,所以我们剪掉指甲,有时还卷起袖子。可在这里,人们有意让指甲长到弯曲的地步,袖扣大得像碟子,弄得双手完全用不上!”

奥伯朗斯基快活地笑着。

“这是他不用做粗活儿的标记。他做的是脑力……”

“可能吧,不过在我看来还是奇怪。我们乡下人吃饭越快越好,这样好接着干活,在这里,你我吃饭却是时间拖得越长越好,所以我们吃牡蛎。”

“当然了,”奥伯朗斯基说,“文明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一切事物中得到享受。”

“噢,如果这就是目的,那我宁愿做个野蛮人。”

“你事实上就是个野蛮人。你们列文家的人都是。”

列文叹了口气。他想起尼古拉哥哥,觉得羞耻、沮丧,不禁皱起了眉头,但奥伯朗斯基提到的话题立刻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你今天晚上要去见我们家的人?我是说,斯彻巴特斯基家的人?”他把已经空空如也的粗糙的牡蛎壳推开,将干酪拉到面前,眼睛意味深长地发着光。

“是,我肯定去,虽然公爵夫人似乎很不乐意邀请我。”

“怎么会!胡说八道!她就是那种做派。把汤端来,好伙计!……那就是她公爵夫人的做派,”奥伯朗斯基说,“我也会去。不过,你这家伙多怪啊!上次你忽然离开莫斯科,这你怎么解释?斯彻巴特斯基家的人再三问我,好像我该了解你所有情况一样。可我就知道一条,那就是你做事情跟别人都不一样!”

“是的,”列文慢慢地、有点恼火地说,“你说得对,我是个没开化的人。但我的不开化不在于我当时离开,而在于我现在回来。我现在来……”

“哦,你是个多幸运的家伙啊!”奥伯朗斯基直盯着他的眼睛,打断他的话。

“为什么?”

“凭烙印我能识别烈马,看眼神我能辨别坠入爱河的青年!”奥伯朗斯基背诵着诗句,“你前程似锦啊!”

“你呢?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不,还不到穷途末路,但你拥有未来,我拥有的只是现在,即使现在也不过占着一半!”

“为什么?”

“哦,事情很糟……不过,我不想谈论自己,而且也不可能解释得清楚,”奥伯朗斯基说,“噢,你为什么来莫斯科?……这里,把这个拿走!”他对鞑靼侍者喊道。

“你猜不出来?”列文回答道,他凝视着奥伯朗斯基,眼睛深处闪烁着光芒。

“我能猜出来,但我不能先开口。就凭这个,你就能判断我的猜测是对还是错。”奥伯朗斯基带着难以捉摸的微笑看着他说。

“啊,你有什么要说的?”列文颤声问道,感觉到脸上所有的肌肉都在抽搐,“你怎么想的?”P42-4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利春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9931
开本 32开
页数 8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8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8
152
4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