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秋无义战(上)
内容
编辑推荐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巨变的时代,这是一个乱世,周王失尊,群雄并起,霸业的兴衰更替成为三百年春秋史的主轴线。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换大王旗,无休止的战争只是强人们争夺“盟主”的舞台,故而说春秋无义战。然而,这又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时代,透过战场弥漫的烟雾,我们看到了从容不迫的骑士精神,看到了优雅雍容的礼仪文化,即使面对残酷的战争本身,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令人心驰神往的人文力量。

酔罢君山的《春秋无义战(上)》以诸侯霸业为经,以尚武精神为纬,再现精彩纷呈的春秋史事。

内容推荐

酔罢君山历史巨著《春秋无义战(上)》隆重登场!

《春秋无义战(上)》讲述:骊山之变,周室失威,诸侯雄起。郑庄公挥武士之鞭,叱咤中原,开霸业先河;继而齐桓公举“尊王攘夷”之旗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陆续粉墨登台,接力霸主的权杖。晋楚八十年争锋,成为春秋史的重头戏,费尽心机,谁也无法打垮对方,战争之路望不到尽头……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谁主沉浮

 一、新兴诸侯:郑国的崛起

 二、中原大战

 三、威风扫地的周王

 四、政变迭出

第二章 南方巨鳄的成长

 一、我是南蛮

 二、武王挥鞭

 三、战争与女人

第三章 秦狼晋虎

 一、浴血奠基:秦国开拓史

 二、半个世纪的内战

 三、假虞灭虢:奇袭战之范本

第四章 霸业初兴

 一、热衷兄妹恋的齐襄公

 二、通往权力之路的赛跑

 三、管仲其人

 四、柯邑惊魂

 五、霸业的阻击者

第五章 尊王攘夷

 一、蛮夷的威胁

 二、保卫华夏

 三、庆父之乱

 四、虎头蛇尾的伐楚之战

 五、南北对峙

 六、九合诸侯

 七、死于非命

 八、狗尾续貂

第六章 亡命天涯

 一、骊姬的阴谋

 二、韩原之战

 三、天涯何处可栖身

 四、峰回路转

 五、苦尽甘来:通往权力之巅

第七章 大器晚成 晋文公的霸业

 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二、城濮之战(上)

 三、城濮之战(下)

 四、铸就霸业

第八章 西域之狼 秦穆公

 一、通往强国之路

 二、梦断殽山

 三、有志者事竟成

第九章 烈日灼人

 一、全盛时代:晋襄公的霸业

 二、狐赵之争

 三、秦晋交恶

 四、纵横中原

 五、晋灵公之死

第十章 王者归来

 一、弑父夺权

 二、一鸣惊人

 三、问鼎中原

 四、锐不可当

 五、文明战争:邲之战

 六、所向无敌

第十一章 卷土重来

 一、扫灭赤狄

 二、龙争虎斗:鞍之战

 三、情欲的力量:巫臣降晋

 四、势均力敌

 五、联吴抗楚

 六、第一次弭兵之议

 七、弭兵时代的战争

 八、鄢陵之战

试读章节

一、新兴诸侯:郑国的崛起

在骊山脚下堆积如山的尸骨中除了血肉模糊的周幽王外,不乏生前显赫的公侯贵族。其中有一人是周幽王的叔叔,他也是周王朝的司徒,姓“姬”名“友”。

以现在人的习惯,我们把他称作“姬友”,不过细心而又博学的读者会很容易指出这种叫法的错误。在那个时代,姓与名绝少同时使用。姓只是用来彰显自己的血缘系统;同时也为避免近亲之间的婚姻,聪明的古代人很早就知道近亲婚姻将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不过有些读者也许会举出一些例子来反驳先秦时代姓与名不同时使用的规则,比如“孔丘”这个人名,不是姓“孔”名“丘”吗?其实孔并不是姓,而是氏,现代人已经将姓与氏混为一谈。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氏是姓的分支。一个大姓之下可以分为很多氏,氏与名可以同时使用。女子的称谓也是五花八门,我们以美女褒姒为例。她并非姓“褒”名“姒”,而是姓“姒”,因她住在褒国,所以称为“褒姒”。先秦时代的姓氏学颇为复杂,笔者也只能点到为止。这样便引发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即如果严格遵循先秦时代的规则,不得不对许多人物只能用一个字来称呼,这样阅读起来相当别扭。笔者只得将错就错,在许多地方将姓与名合用。这是便宜之法,读者当知之。

我们再回到姬友的话题上。

他的另一身份是郑国的开国君主,在周代的封建系统中周王室其实是中央政权。中央之下的地方政权分属于众多的诸侯国,郑国便是其中之一。姬友死后谥号为郑桓公,谥号乃是中国政治文明的特色,相当于对死者的盖棺定论。谥号有美谥与恶谥,如周厉王和周幽王中的“厉”及“幽”都属恶谥,而“桓”则为美谥。

死于非命的郑桓公姬友,何以在身后得到赞美呢?因为他是郑国的建立者,有开国之功业。作为周厉王的小儿子及周宣王的异母弟弟,姬友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被封为诸侯,郑国的历史便自此开始。他是王室贵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在郑国当了三十三年的国君,深受百姓的爱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任命他为司徒(掌管土地与户籍)。

幽王是著名的昏君,周王室日薄西山,政坛暗流涌动。郑桓公担心有一天当大动乱来临之时,他将被动荡的洪流卷走,无法幸免。于是想远走高飞,远离首都镐京,甚至想将自己的国家迁移到长江流域地区。对当时中国而言,长江流域地区只是个半开化的地区,其文明程度远落后于中原。

郑桓公的亲信太史伯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长江流域的楚国正在崛起,这将是巨大的威胁。与其迁移长江流域,不如迁移到洛河以东、黄河和济水以南的地区。郑桓公同意太史伯的分析,他向周幽王提出申请。并获得洛河以东的十座城邑,一个崭新的国家初具规模。

虽然郑桓公明智地选择了一条退路,但他没有及时急流勇退。最终未能成功地避开灾祸,在骊山脚下犬戎人的屠刀结束了他的生命。

郑武公是郑桓公的儿子,作为周天子的近亲,他与父亲一样对周王室颇为效忠。在王室遭到犬戎打击后的那段惨淡岁月,他仍然忠心耿耿。派出军队护送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为周政权的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骊山之变,摧毁了周王室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郑国还尽心竭力地效忠朝廷,感激涕零的周平王将卿士的重职交给了郑武公。卿士相当于太师和执政大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可以调动诸侯国的军队,当然前提是这些诸侯国效忠于周王室。

郑武公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开启了诸侯兼并的先河。先后吞并了郐国与东虢国,并且向东开疆拓土,郑国成为春秋早期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国家。

为了巩固在朝中的地位,郑武公在公元前758年主动与申侯联姻。他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姜是其姓,因嫁给武公,故称“武姜”),可是这个政治婚姻却为郑国未来的动荡埋下伏笔。

武姜嫁给郑武公的第二年(公元前757年)生下第一个儿子,这次生产并不顺利。武姜在分娩过程中受到惊吓,出生的孩子被命名为“寤生”,意思就是“逆生”。一般婴儿在出生时是头先出来,但他却是脚先出来。饱受难产之苦的武姜对这个儿子一点也不喜欢,三年后她又产下第二个儿子叔段。

叔段受到母亲的宠爱,而寤生呢,则被冷落了。

没有母爱的滋润,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是不幸的。

但是不幸也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从童年时代开始,生活教会寤生的第一堂课就是人生是不平等的。公侯之家固然衣食无忧,显赫与荣耀更是常人之不敢想象,然而宫廷内斗争之残酷亦非寻常人家所有。根据时代的传统,作为郑武公的长子,寤生理所当然成为君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是在叔段出生之后一场阴谋就开始了。

武姜极力想让次子叔段继承君位,她三番五次给郑武公吹枕边风,全力谋求更换君位继承人。由母亲所主导的阴谋,显然给寤生年轻的心灵予以重大挫伤。这使他又体会出人生的另一个特点,即人生下来后就投入一个战场,直到死后才能离开。任何人都可能是敌人,包括自己的母亲在内。

少年老成的寤生小心谨慎,不让对手轻易抓住把柄。他很早就体会到宫廷的平静永远是假象,流血或不流血的斗争总是暗流涌动。他小心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从不轻易泄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城府极深,令人捉摸不透。他的谨慎使得自己取得了胜利,武姜的阴谋最后并没有得逞。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不足十七岁的寤生顺利成为郑国第三任君主,史称“郑庄公”,他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风云人物。

武姜没能阻止长子寤生继任国君,但是这个好恶分明的女人并没有停止挑拨阴谋。她又抛出第二套方案,即她向寤生狮子大开口,要求他将制地封给弟弟叔段。

制地就是虎牢关,这个险要的关塞是兵家要地,原本是东虢国的城邑。当年郑武公灭东虢,东虢国君虢叔在此死于非命。

P8-10

序言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巨变的时代,这是一个乱世,周王失尊,群雄并起,霸业的兴衰更替成为三百年春秋史的主轴线。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换大王旗,无休止的战争只是强人们争夺“盟主”的舞台,故而说春秋无义战。然而,这又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时代,透过战场弥漫的烟雾,我们看到了从容不迫的骑士精神,看到了优雅雍容的礼仪文化,即使面对残酷的战争本身,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令人心驰神往的人文力量。我们看到了后世历史绝对无法看到的场景:两支敌对的军队在战场上,在生死搏杀的同时,可以相互从容敬酒;胜利的一方可以指点失败的一方逃跑的策略;是战士的同时,也是风度翩翩的君子,春秋的战争总能披上一层文明的面纱。

天下汹汹却孕育着勃勃生机,战火纷飞却不失文明本色,这就是春秋的特点,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乱世的根本所在。尽管时间跨度有三百年之久,尽管空间分布有数十乃至上百个诸侯国之多,可是这一期历史上的暴君与暴行却很少,这是值得重视的,倘若要勉强地给出一个所谓的时代精神,那大概就是勇敢加上文明——这是士必须具备的两点品质。因此,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而精彩的故事,更是故事与人背后的超越时间的精神。

春秋大约是中国漫长历史中最重要的一段,不仅在于其历史意义,更在于其文化价值,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儒学思想超拔于其他学术之上,倘若不了解春秋史,谈何了解孔子的微言大义呢?世易时移,今天固然无须殚精竭虑地体会圣人的春秋大义,然而对许多人来说,即便翻读《左传》、《国语》等史书或《东周列国》之类小说,仍觉春秋历史混乱不堪,归根结底缘于国家太多、人物太繁、故事太杂、时间太长、线索太乱,诸多事件或并行、或交错,孰先孰后,孰重孰轻,让人越看越混乱。今笔者不才,挥舞刀笔,披荆斩棘,快刀除乱草,只留得主干与重要的枝杈,或许有助于今天阅读罢。

主干是清晰可见的,即霸业兴衰更替,其线索如下:郑庄公——齐桓公——晋楚八十年争霸——弭兵——吴楚争霸——吴越争霸。除此而外,枝杈则不遗漏中小诸侯的重要史事,譬如郑国子产改革、鲁国三桓家族及孔子事例等。与时下流行的调侃、戏说似的历史写作风格不同,笔者更愿意做贴近历史真实的尝试,真实才是历史有别于小说的最大魅力。

曾经存在,曾经发生,又转瞬间如风而逝,只留下发黄史册的文字——这就是历史,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又荡气回肠的春秋时代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秋无义战(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醉罢君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33121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6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5.09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