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简研究(第3辑)》由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北京吴简研讨班联合编辑。在组稿过程中,我们本着开放原则向海内外学者请稿,本辑所收除北京吴简研讨班一年来的讨论稿外,还有学界同仁惠赐的大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辑收入多篇新人新作,反映了吴简研究领域人才层出,显示了吴简研究作为一个日益成型中的新学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 图书 | 吴简研究(第3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吴简研究(第3辑)》由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北京吴简研讨班联合编辑。在组稿过程中,我们本着开放原则向海内外学者请稿,本辑所收除北京吴简研讨班一年来的讨论稿外,还有学界同仁惠赐的大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辑收入多篇新人新作,反映了吴简研究领域人才层出,显示了吴简研究作为一个日益成型中的新学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目录 长沙三国吴简的现场揭取与室内揭剥——兼谈吴简的盆号和揭剥图/宋少华 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凌文超 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于家族的记录/鹫尾祐子 孙吴时期的“给吏”与“给户”——以走马楼吴简为中心/韩树峰王贵永 走马楼吴简师佐及家属籍注记“见’’考/蒋非非 走马楼简所见未成年“户下奴”“户下婢”/王子今 试论走马楼吴简所见“中妻”/赵宠亮 试论吴简中的客/沈刚 走马楼吴简所见“士伍”辨析/凌文超 “名刺简”三论/关尾史郎 长沙吴简中的“要簿”/王素 “原除”简与“捐除名簿”/魏斌 长沙走马楼所见三州仓出米简初探/戴卫红 吴简折咸米、渍米、没溺米及相关问题/熊曲 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的“调”——以出纳记录的检讨为中心/阿部幸信 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旱田”及相关问题/张灿辉 走马楼吴简中的左、右郎中/孙正军 走马楼吴简所见乡官里吏/孙闻博 走马楼简所见孙吴临湘县廷列曹设置及曹吏/徐畅 肿足新解——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的一种病症考述/曲柄睿 张荣强著《汉唐籍帐制度研究》评介/孙闻博 长沙走马楼吴简研究论著目录(三编)/凌文超 吴简征引格式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吴简研究(第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吴简研讨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876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7.5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6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