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生物猎人传/世界科普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微生物猎人传》由美国微生物学家保罗·德·克鲁伊夫所著,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精彩故事,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近代十几位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在克鲁伊夫的笔下,他们同样都是具有伟大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然而探求真理的道路却又各不相同。他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崎岖道路上都经历过各种挫折和失败,遭受过世人的冷漠与嘲笑。他们可以为证实一条科学的规律而进行千百次实验,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在生活上又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内容推荐

这本《微生物猎人传》的作者保罗·德·克鲁伊夫,是美国的微生物学家,有着长期研究微生物学的体验,并且掌握大量有关微生物学家和微生物发展的资料。他利用巧妙的故事体裁向读者介绍了近代十几位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科学上为人类造福的不朽功勋。

《微生物猎人传》适合科普知识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列文虎克——第一个微生物猎人

第二章 斯巴兰扎尼——微生物必有母物

第三章 巴斯德——微生物是危险物

第四章 科赫——与死亡做斗争的战士

第五章 巴斯德——疯狗

第六章 鲁和贝林等——屠杀豚鼠

第七章 梅契尼科夫——微妙的吞噬细胞

第八章 西奥博尔德·史密斯——扁虱与得克萨斯牛瘟

第九章 布鲁斯——舌蝇的踪迹

第十章 罗斯对格拉西——疟疾

第十一章 沃尔特·里德——为了科学的利益、为了人类

试读章节

——①——

250年前,有一个叫“列文虎克”的无名小辈首次发现了一个新奇、神秘的世界。在那里,生活着千百种微小生物,有的凶残杀人,有的助人有益,其中有很多对人类的作用甚至超过大陆或群岛对人类的作用。

本章讲的就是第一个微生物猎人列文虎克的故事。在他出生的时代,科学就像刚刚开始学步的婴儿,东倒西歪。在那个世界里,塞尔维塔斯因为剖开一具尸体,探求人体构造而被活活烧死;伽利略因为大胆证明地球绕太阳运转而被囚禁终身。

1632年,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德尔夫特市,这是一个具有蓝色风车、运河高而街道矮的地方。列文虎克的父亲去世得很早,母亲送他进学校,打算让他将来当个政府官员。16岁时,列文虎克离开学校,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做学徒。21岁时,他回到家乡结了婚,并开了一家布店,在这期间,他曾任市政厅房管理员,喜欢磨透镜,喜欢得入了迷。

他从制眼镜片商处学习了一点磨透镜的初步知识。他去访问炼金术士和药剂师,打听他们用矿石炼出金属的秘诀,他开始笨手笨脚地学习金银匠的技巧。他是一个最爱挑剔的人,他磨成的透镜即便已经同荷兰最好的磨透镜师的产品一样精致了,他还是不满意,他的透镜一定要比最好的还要好。

如今,这个自以为是的布匹商人开始用起他的透镜来了,只要能到手的东西,他样样拿来看。他通过透镜仔细地观看鲸的肌肉纤维和自己的皮肤屑片。当他看到牛眼睛水晶体组合的美妙时,不由得大为惊奇。他连续几小时地察看羊毛、海狸毛和麋鹿毛的构造,这些纤细的毛在他的透镜下显得像粗壮的木头。他精细地解剖了一只苍蝇的头,把它的脑粘在显微镜的细针上!他观察十几种树木的横截面,细看植物的种子。当他初次窥察到一只蜜蜂的刺和一只虱子的腿竟是这样完美惊人时,嘀咕了一句:“竟有这样的事!”列文虎克这个人就像一条小狗似的,对周围的一切东闻闻西嗅嗅,好坏不管,香臭不分。

——②——

绝对没有比列文虎克更多疑的人了,他将这只蜜蜂的刺或那只虱子的腿看了又看,他将标本粘在奇妙的显微镜的尖头上几个月。为了观看别的东西,他制了一架又一架显微镜,最后制了几百架!——然后他再回头来观察它们,改正他最初的错误。他要细看过几百次之后,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始终能看到完全一样的东西时,他这才写下一句话,画成一个图。到这时候,他还是不能肯定!列文虎克就是如此地工作了20年。

此时为17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大事,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各地都有些非常人物,对一切从前当作学问的事物嗤之以鼻。有些叛逆者说:“我们不再拿亚里士多德的话当权威,不再把教皇的话当圣旨了。我们只相信重复的亲眼观察和自己的尺度的仔细衡量;我们只听实验给我们的回复,不听别的!”这样,英国建立了一个学会,称为“无形学院”。它之所以必须避人耳目,是因为那个克伦威尔如果知道他们想处理的怪问题,就会把他们当作阴谋者和异教徒绞死。这些受人敬仰的研究家做的是什么样的实验!当时的贤哲说,把一只蜘蛛放在用独角兽粉画成的圆圈里,它就爬不出去了,可是这些无形学院的学生呢?有一位带来了听说是独角兽粉,另一位带来了一只小蜘蛛,装在瓶子里。大家聚集在高举的烛光之下。肃静无哗,然后是默不出声的实验。下文是他们的实验报告:“用独角兽粉做一个圆圈,拿一只蜘蛛放在中央,它立刻就爬不出去了。”

你可以喝一声:这实验完全是儿戏。一点没错!可你要记住,这学院的成员之一是化学这门科学的创始人罗伯特·波义耳,另一个是艾萨克·牛顿。“无形学院”当时就是这样,后来,它一跃而贵称为“英国皇家学会”,其成员是列文虎克的最初观众!从前在德尔夫特有一个人不曾嘲笑列文虎克,此人是雷尼尔一德·格拉夫。他曾经用列文虎克制造的那些“神奇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于是写信给皇家学会:“务请安东尼·列文虎克向你们汇报他的发现。”

列文虎克凭一个无知之人的充分自信,回答皇家学会的请求,他不懂得读他的报告的哲学家们有广博的知识。那是一封长信,大谈天下的事物,文字质朴有趣,用的是荷兰白话,这是他唯一能懂的语言。信的标题是:“用列文虎克先生制作的显微镜观察所作的无数标本,有关皮、肉等的构造,蜜蜂的刺及其他。”皇家学会为之愕然,精通世故博学多识的绅士们感到有趣—一旦是皇家学会基本上是大为惊异,列文虎克告诉他们,他用自己的新透镜看到的物体多么奇妙!学会秘书函谢列文虎克,希望他保持联系。此后50年间,通信达几百封。这些信高谈阔论,充满对无知邻居的风趣评论,对江湖术士的揭发,善于戳穿迷信,对他个人的健康唠叨不止——可在这些闲谈漫话的片段间,差不多每一封信里,皇家学会的老爷绅士们,却有幸读到这位房屋管理员和店主人有关他的神眼所发现事物的不朽和惊人准确的陈述。这是怎样的发现啊!当你回顾科学上的很多基本的发现时,看来是如此之简单,简单得可笑。人们摸索忙乱了好几千年,却看不见就在眼前的事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微生物就是这样。

列文虎克以狂人般可笑的好奇心,探察所有最平常的和最骇人的事物,的确是这样,而所有这一类的注视蜜蜂的刺,观察人的胡须毛发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那个突然到来的一天必须的准备工夫,那一天,他是通过装在金框架上的那个透镜玩具,观察一小滴清澄的雨水的一小部分而发现——那天他所看到的,就是本书所讲述的历史的一页。列文虎克是个观察迷,除了这样的怪人之外,有谁能想到用透镜去看刚从天空掉下来的清澄雨水?水里面除水以外,还会有什么?你可以设想他的女儿玛丽亚——她19岁,对有些疯疯癫癫的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看着他拿一支细小的玻璃管,在火焰上烧得发红,把它拉得细如毛发……P6-9

序言

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就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我国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在古希腊留下来的石刻上,记有酿酒的操作过程。可见,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然而人类真正认识微生物却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事情。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简单显微镜观察牙垢、雨水、井水和植物浸液,发现其中有许多运动着的“微小动物”,并用文字和图画科学地记载了人类最早看见的“微小动物”——细菌的不同形态。从此,世界上诞生了一批伟大的微生物猎人,他们在追逐、猎捕微生物的过程中,将人类的认识领域扩展到微生物的世界中。

本书的作者保罗·德·克鲁伊夫,他是美国的微生物学家,有着长期研究微生物学的体验,并且掌握大量有关微生物学家和微生物发展的资料。他利用巧妙的故事体裁向读者介绍了近代十几位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科学上为人类造福的不朽功勋。在克鲁伊夫的笔下,他们同样都是具有伟大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然而探求真理的道路却又各不相同。他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崎岖道路上都经历过各种挫折和失败,遭受过世人的冷漠与嘲笑。他们可以为证实一条科学的规律而进行千百次实验,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在生活上又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部著作就更加真实可信而又感人肺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生物猎人传/世界科普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保罗·德·克鲁伊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45319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6.1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