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症忌宜》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将病症分为风、寒、暑、湿、燥、火、阳虚、阴虚、表虚、里虚、阳实、阴实、阳厥、阴厥、上盛下虚、心虚、肝虚、脾虚等五十门。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证,每种病证均选列应用药物,并对这些药物的药性、功效及药物的宜忌作相应的论述,末附诸病应忌药总例,综述各类药性。
| 图书 | 药症忌宜释义/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药症忌宜》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将病症分为风、寒、暑、湿、燥、火、阳虚、阴虚、表虚、里虚、阳实、阴实、阳厥、阴厥、上盛下虚、心虚、肝虚、脾虚等五十门。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证,每种病证均选列应用药物,并对这些药物的药性、功效及药物的宜忌作相应的论述,末附诸病应忌药总例,综述各类药性。 目录 风证 真中风 类中风 感冒风寒 伤风热 寒证 暑证 中暑 太阳病中 霍乱 疰夏 湿证 脚气 燥证 火证 猝眩仆 猝心痛 目暴赤肿痛甚 二便忽闭 头面赤肿 忽大渴思冰水 口干舌苦 暴痦 暴注 躁扰狂越,骂詈惊骇 禁傈如丧神守 气逆冲上 ■瘼瞀■ 阳虚 阴虚 表虚 里虚 阳实 阴实 阳厥 阴厥 上盛下虚 心虚(八证) 癫痫、惊邪★ 心烦、不得眠★ 怔忡、心澹澹动、盗汗★ 伏梁 肝虚(十证) 胸胁痛※ 转筋 目昏、目光短★ 目翳 亡血过多角弓反张、或小腹连阴作痛★ 偏头痛 目黑暗眩晕 脾虚(十二证) 饮食劳倦伤脾 停饮 水肿 脾虚中满 昼剧夜静 夜剧昼静 噎膈 脾泄 健忘 倦怠嗜卧 脾虚腹痛、按之则止 痞气 肺虚(七证) 齁喘 咳嗽吐血痰、并声哑★ 咽喉燥痛※ 肺痿 龟胸 息贲 肾虚 肾虚腰痛 骨乏无力 骨蒸潮热 传尸痨 五心烦热 梦遗泄精 小便短涩、热赤频数 溺有余沥 溺血血淋 伤精白浊 五淋 精塞水窍不通 齿浮 下消 善恐 阴窍漏气 疝 奔豚 命门虚(四证) 阴痿 精寒、精薄※ 肾泄 畏寒足冷※ 小肠虚 小肠虚遗尿 胆虚(二证) 病后不得眠、易惊★ 胃虚(七证) 胃弱不纳食,及不思饮食 胃虚呕吐 霍乱转筋 绞肠痧 中恶腹中疗/绞痛 反胃 中酒 大肠虚(四证)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药症忌宜释义/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曹臣//张志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73773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9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73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8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西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