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之“可能思想”,正是我们时下所期许的。现实生活中光明与黑暗并存,隔阂与矛盾丛生,挫折与障碍遍地,成功与失败交织,顺境与逆境相映。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需要“可能思想”来缓解压力,控制情绪,激励个人不断前进;对于东西方两个世界来说,彼此之间更是要坚信必能消除对峙冲突,尊重事实,摈弃偏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纵使万水千山也阻隔不住两个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该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再版印刷发行,相信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可能”的平台,让他们在漫漫人生道路上,祛除一份自卑,增添一份信心;祛除一份愚钝,增添一份睿智;祛除一份怯懦,增添一份勇气;摒弃“不可能思想”,坚守“可能思想”,为修身养性,为“移山迈进”,为达到目标,为实现梦想,起到不可替代的催化剂作用。
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里,你将发现一个崭新的生命境界——
借着“可能思想”,你能:
——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克服渺小、畏怯和自卑感
——挺身昂首,信心十足地生活
——扩大思想领域,接受新意识
——欢迎挑战,胜券在握
——勇于把握良机
——化腐朽为神奇
读下去!这本书要摧毁“不能”的思想和习惯,使你有移山的信心,天天凯旋。
他的车穿过幢幢油漆剥落的农庄,在滚滚沙尘中,停在我家花园前门。我赤着脚跑过阳台,看着碹理叔叔生机勃勃地从车上跳了下来。碹理叔叔又高又神气;最令我羡慕的是他那股用不尽的活力。他一直在中国作宣教工作,这次回爱荷华州来看我们。
他推开栅门,走到我面前,用那双大手把我满头乱发再掠乱一些,然后他按着我的小肩膀说:“你一定是舒勒啦!我看你长大肯定要当牧师了。”
那天晚上,我——这个4岁的小男孩,跪在床前,静静地祷告说:“亲爱的上主,使我长大做个好牧师。”
我相信从那时起,上主就令我成了一个“可能思想”者。
16年后,我在米兰根德望大学毕业后,就考进了西部神学院。但当我看到那些快毕业的神学生的态度,我就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都拼命要挤到国内著名的大教堂去当牧师。我心里纳闷:“这可不是相当危险吗?我可以想象到我毕业的时候,也一样盼望去这些历史悠久的大教堂工作。要是给别人捷足先登了,我会嫉妒生气吗?”
我可不想怀着这种消极的思想,进入世界传扬福音。
当时我正在写一篇论文,题目是“杜延德的工作”。大家知道杜延德是浸信会宗派中的卓越牧师。他在年轻时曾被派到德克萨斯州去牧养一间死气沉沉的小教堂。但他下定决心:“我要舍我一生,鞠躬尽瘁来把它建成为全国最大的教堂。”40年后,当杜延德退休时,他的教堂是一间全国最大、最健全的教堂。真值得学效!我一边搜集资料来写这篇论文,一边切切向上主祷告:“请你也给我机会,让我一点一滴从头开始,来建立一间伟大的教会。我不欣羡别人的功绩。我只求一个机会来接受挑战,让我攀登成功的巅峰,不单祝福当代的人,更希望为将来的一代留下典范。”
离开神学院后,我被按为牧师,派到芝加哥近郊的爱云镇工作。四年半后,我有机会到加利福尼亚州的香橙郡开始一项工作。我对西海岸一无所知,所以我就亲自去探察一下情况。我看到原来的香橙园一变而成为一座座的住宅,预期到一个即将发生的人口爆炸:居民就会一家一家地迁来——但没有教堂!在回芝加哥的途中,我还未能打定主意。躺在火车厢里,窗外黑漆漆的,我虔诚地求问上主:“我们好不好去加州呢?”
这是一个关乎我们全家的大抉择。半夜了,我还是眼睁睁地躺在圣达飞列车的卧铺上,打不定主意。车停了,我漫不经心地向窗外望去——列车停在亚利桑那州的山坡上。浑圆的满月,银辉洒在树顶林梢的雪上。突然,我看到一头小鹿,从一棵树后跳出来,蹦下山坡;四蹄飞扬,踢起阵阵雪花。就在令人心旷神怡的月色下,我想起杜延德的一生,脑中掠过了一个积极的可能思想:“最伟大的教会尚待建立。”
啊!我不是一直祈祷要有个机会来从头做起吗?现在上主给了我答案了。这个就是我来建立一间最大教堂的机会了。好了——我们要举家搬去加州,我们要建立一间新教堂。
当我在芝加哥下车时,我太太一看到我的脸色,就心知肚明了。“我们快开始收拾行装吧!”她平静地说。
从伊利诺斯州驾车到加州并不容易。尤其是2月时分,又是雪,又是霜。但我们一路顺利,路也干爽。到了爱荷华州的锡安市,我停车去找一个乐器店的朋友。我口袋里有400块钱,是爱云镇教堂的人给我们的告别礼物。我找到了何华德,说服他卖一部电风琴给我。付款条件是先付订金400元,以后三年,每个月再付45元:货要送到加州。
2月27日,我们到了加州的“家”。我把我们那辆老爷车驶到一间小房子前面。那间房子是属于我所附属的改革宗教会的,他们借给我们,说:“直到你们有钱自己盖屋为止。”在房子里,有一张500元的支票等着我们,这是改革教会供给我们来开办新教会用的。
许多阅历丰富的老手,一直认为我替美国改革宗教会工作是不明智的。因为在全国,改革宗教会的会友,才不过20万名,这是个小宗派。我一安顿下来,就立刻去附近探访,看看有没有改革宗教友。有,但在整个林园区,只有两家人是改革宗的。我们怎么才可以开办一间伟大的教会呢?显而易见的,循道会、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信义会和天主教的信徒都有他们自己的教会,谁会来我们的教会呢?至于改革宗的人,全区只有两家。我屈指一算,最乐观的算法也只能得到这个答案:在未来十年,顶多只有75家人会搬来林园区,那怎么办呢?
我再翻阅统计表,里头清清楚楚地指明,全国50%人口是不属任何教派的。于是答案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这些不去任何教会的千千万万人,他们是我们的对象,是我们的机会。我必须进入这些人的心灵。他们或因这个理由,或因那个借口,一直不去教会;无论如何,我们要争取他们。
三天后,我们订的那架风琴送来了。这时我坐了下来,算一算我的财产:我有一位好太太,一座押来的风琴,500块钱以及可以容我随意来花这500块钱的自由。
我只要去找一处空地方,开始讲道不就可以了吗?但当地的顾问告诉我说不行。“我们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地方,然后我们才请你来的。这里什么也没有!”
“……什么也没有”——多么消极的一句“不能”的话!我拒绝接纳这个沮丧的经验。第二天,我就开始四处找地方来举行礼拜天聚会。“一定有地方的”,我开始运用我的可能思想。
我写了一张可能让我用来传道的地方的名单。我按部就班,先去教育局,但发现加州法律不容许用学校作宗教活动场所。第一个可能性倒了。
我记得安息日会是在礼拜六举行聚会的。那么,我不是可以借他们的地方,来在星期天用吗?我迟了几步。长老会老早借了。第二个可能性倒了。
……
P12-15
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里,你将发现一个崭新的生命境界——
借着“可能思想”,你能:
——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克服渺小、畏怯和自卑感
——挺身昂首,信心十足地生活
——扩大思想领域,接受新意识
——欢迎挑战,胜券在握
——勇于把握良机
——化腐朽为神奇
读下去!这本书要摧毁“不能”的思想和习惯,使你有移山的信心,天天凯旋。
舒勒博士的“可能思想”帮助很多人建立信心和自我价值观,令千万人的生命变得更丰盛。
——前美国总统里根
我常为舒勒博士代祷,也请他为我代祷,以致不糟蹋上帝的工作,因为上帝所委托我们的工作是他自己的工作。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