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魅力草原
内容
编辑推荐

清清的河水,曲折蜿蜒;原始的森林,独树世界;天然的草场,鲜嫩翠绿;精美的石头,鬼斧神工;多彩的野鸟,红花柳绿;闲逸的大雁,悠然自得;挺拔的大山,状如雕刻;多情的野产,举世皆叹;遍野的草药,滋阳补肾;茁壮的牛羊,肉美味鲜;蓝蓝的天空,清爽宜人……神奇的内蒙古草原,是世界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天然大草原之一。现已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其神奇的魅力,引得世人无限景仰。

内容推荐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牧人的心潮澎湃了,那是朝阳染红的草原沸腾了……

当太阳从西山滚落,牧人的心醉了,那是晚霞辉映的草原收获了……

本书为你展示了地域文化,彰显了魅力草原。

目录

古诗里的呼和浩特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在岱海运筹帷幄

67位清朝封疆大吏坐镇将军衙署

嘎仙洞:一个美丽的传说

辽中京:一个王朝的背影

锡林浩特的前世今生

二连浩特恐龙墓地蜚声中外

英声赫然察合台

契丹女尸千年不腐

察哈尔:飘逝在远方的流霞

庙子沟原始聚落:6000年前的文明

武川——北周帝王的故乡

成吉思汗——鄂托克旗文化印迹

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

秦直道:见证历史文明的古道

统万城:沙漠中的泰坦尼克

朱开沟孕育了北方游牧文明

巴彦淖尔文物传承河套文明

千年风雨鸡鹿塞

呼和浩特城市文脉寻踪

席力图召:佛教建筑经典

阴山:书写千年争夺史

达斡尔民族园:让你走近一个神秘的民族

亚洲之窗满洲里

鄂伦春人:走下高高的兴安岭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亲爱我的思念

庄妃故里没有传说

天生石驼在人间

百灵庙的枪声

希拉穆仁点亮我的眼睛

大青山里小延安

滚滚财富流过旅蒙商道

三大文明汇入和林格尔

转龙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鄂尔多斯:用天骄风范传承草原文明

陕坝:河套戏剧文化的摇篮

内蒙古红教喇嘛第一寺——阿贵庙

甘露寺: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汉传佛教圣地

游荡在天边的勒勒车

青城古建筑:塞外高原上凝固的历史

满都海公园:湖光碧水柳千行

达赉湖鲤鱼跳龙门

中国第一曲水——墨尔格勒河

阿尔山火山熔岩:亿年积淀千古奇景

国之瑰宝巴林石

锡林河啊锡林河

阿尔善圣泉传奇

拨开九十九泉的历史云烟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用艺术语言讲述东汉历史

响沙湾的沙子会唱歌

穿越萨拉乌苏河沙漠大峡谷

草原敦煌一阿尔寨石窟

巴彦淖尔多奇石

阿拉善:人根峰与母门洞大胆亮相

后记:展示地域文化彰显魅力草原

试读章节

嘎仙洞:一个美丽的传说

吴国清 丁铭

“来到鄂伦春自治旗,千万别错过去看嘎仙洞的机会。”听从朋友的安排,我们驱车从阿里河镇北行9公里,来到一处林海苍茫的山谷,山谷里有条河,周围层峦叠嶂,松桦蔽日。在山谷右侧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狭长的天然洞穴,这就是著名的嘎仙洞。

动人的传说

朋友告诉我们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嘎仙洞一带是最好的猎场。可是有一年,发生了怪事,好几个猎手出猎后没有回来。一次,几个猎人又去嘎仙洞附近打猎,其中一个同伴被满盖(鄂伦春语“魔鬼”)抓进洞里吃了。猎人们请来天上的嘎仙对付满盖。

嘎仙带着巨大的宝弓神箭去找那个吃人的满盖。满盖却蛮横地说:“这个洞、这一带的山林野兽全归我啦!我若是高兴,还要抓人吃!”嘎仙打量着满盖,笑笑说:“你的长相倒也有点凶狠,可是细看,是一个蠢笨又不知高低深浅的废物!”

满盖气得一跳老高:“你是什么人,敢说我是废物?”嘎仙说:“我是嘎仙。你若不是废物,就说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满盖说:“我力大无穷,能够移山填海。”

嘎仙说:“那咱们就扔挡在洞门的这块儿大石头,看谁扔得远。”满盖举起挡在洞门的那块儿大石头,运足了劲儿,才扔到甘河边上。嘎仙轻轻托起那块儿巨石,一挥手,就扔到甘河对岸那座山岭上,不偏不倚,直直立在山岭顸上。

“不行,咱们再比射箭。”满盖耍赖。

“那就射我刚才扔过去的那块儿石头吧!看谁能射中石头正中心。”

满盖连射3箭没有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留下一个深深的箭孔。后来,这座山峰就叫窟窿山。

那个吃人的满盖被嘎仙的箭法和臂力吓坏了,转身就跑。嘎仙在后面紧追,一直把满盖撵过大海。为防备满盖再回来吃人,嘎仙日夜守护在大海边。

满盖多次想过海来抓人吃,但是每次到海边时,都看见嘎仙和他的神弓宝箭,吓得缩回去。后来,嘎仙化成塑像,一直立在海边,守护着当地人民不受满盖的欺负。当地人民为纪念嘎仙,就把他降服魔鬼的洞穴称为嘎仙洞。

拓跋鲜卑的发源地

据鄂伦春自治旗文化局的人介绍,长期以来,当地人一直以为嘎仙洞是大自然所赐的游览场所。1980年,呼伦贝尔市文物工作者米文平先生在洞内发现了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北魏皇帝派人祭祖时刻在石壁上的祝文,从而证实了这就是中外史学家多年来寻找的拓跋鲜卑先祖居住的“石室”旧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北魏的发源地。

鲜卑是我国的古代民族。鲜卑族的拓跋部,是我国古代居住在东北的鲜卑族中的一部。其先祖的原始部落,就在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一带凿洞穴居,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

大约在东汉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茂密的森林已经不适应畜牧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拓跋鲜卑原始部落便从大兴安岭重山密林中走出来,向西南迁至今呼伦贝尔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从这里又向西南迁至大兴安岭南麓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最后才在原匈奴族生活的地方——今内蒙古河套东北水草丰美的地带定居下来。

拓跋鲜卑在不断迂徙以及建立封建王朝的过程中,吸取了中原汉族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先进文化,加速了由原始部落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到拓跋珪时,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封建王朝北魏(公元386~534年),统一了中国北方,在促进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贡献。

我国历史文献,如《魏书》上有关于拓跋鲜卑祖先的“石窟”旧墟的记载。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为感谢先祖之灵,于公元443年,特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拓跋鲜卑发源地大兴安岭北段先祖石室,进献牛羊等祭品,拜先祖,以求保佑子孙昌盛。李敞等人祭祀后,将拓跋焘皇帝的祭文刻在石室的西壁上。

但是一直到1980年前,中外学者屡屡考证,都没有定论。

探访嘎仙洞

我们在嘎仙洞口内15米处西侧石壁上看到,祭文共201字,汉字魏书,隶意浓厚,古朴雄健。虽然祭文在这古洞的苍苔下度过1500多个寒暑,但是字迹仍然苍然可辨,为后人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留下了可贵的确有纪年的文字资料。

嘎仙洞口略呈三角形,洞深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28米,穹顶高达20余米;洞内如一座大厅,可以容纳数千人。这正是拓跋鲜卑先祖原始部落成员生活的地方。大洞的西北角还有一个斜洞,曲径通幽,另是一番景致。斜洞的底部上端,东、西各有一壁龛状的小耳室。这个斜洞,可能是当时部落首领居住之地。大洞东壁上部还有一处小洞,这或许是部落存放猎品等物的仓库。大洞当中,有一块儿天然大石板,下面由一大石块托起,好似部落首领召集部众议事所用的石桌。整个山洞充满了威严神秘的气氛。

我们站在嘎仙洞中,倾听着讲解员的介绍,眼前似乎出现了拓跋鲜卑部落的先祖当年野炊、议事的场面,熊熊的篝火照亮了部落首领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洞外的松涛桦浪声,又好似有千军万马站在茫茫的雪原上,聆听着部落首领准备率领他们出师南迁的激昂誓言……从中感到,民族不分大小,只要能向其他民族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会发展壮大,并走向繁荣昌盛。由此我们联想到,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P12-14

序言

文化作为人类的共同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她的根,也是她的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影响,反映和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文化力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和方向。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政党,都毫无例外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都善于用先进文化团结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汇融合,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目前已发现的15万多处文化遗存(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馆藏文物50万件套),十分宝贵。有的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甚至亚洲之最,如亚洲第一龙(白垩纪查干诺尔恐龙化石)、华夏第一村(兴隆洼遗址)、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碧玉龙)、草原第一都(辽上京、辽中京遗址),以及内蒙古的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之最。蒙古族及“三少”民族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绘画、雕刻、体育、服饰极具民族特色,使得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内蒙古有着较为雄厚的文化工作的基础、成就和优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民族歌舞风靡全国,草原文学、戏剧、曲艺、美术、电影等在新中国的少数民族艺术史中占有突出地位。1957年成立的乌兰牧骑,受到党的三代领导人的赞扬,被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之后,内蒙古文化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时期,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一批公益性文化工程相继建成,已经形成覆盖自治区大部分地区的广播、电视网。文化精品创作成果喜人,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震撼了国际乐坛。一大批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奖项。基层群众文化积极开展,城镇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蓬勃发展。其中,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鄂尔多斯文化节、呼伦贝尔成吉思汗文化节、包头消夏文化节以及阿拉善胡杨文化节等节庆文化活动在区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各盟市主办的那达慕已经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节。农村牧区“文化先进旗县”、“彩虹文化”、“边疆文化长廊”、“草原书屋”、“农村牧区电影2131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且带动了文艺演出业和文博会展业的兴起。影视音像业、报业、出版业等产业初具规模,正在向市场化运作和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迈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有新推进。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区内外知名的优秀人才,成为发展繁荣内蒙古文化的主要力量。这些人文资源优势和成就,是我们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宝贵财富和坚实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这就把文化发展与民族命运、世界发展潮流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要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项非常紧迫的重要任务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其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的文化体制,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均主要文化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到2020年文化发展走进全国前列,基本建成继承草原文明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民族文化大区。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要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把文化同经济、政治的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突出强调了文化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突出强调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他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和把握。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来提高认识。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在实践中认真摆正和处理好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要从发挥内蒙古人文资源的优势来提高认识。内蒙古的人文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丰富、独特。内蒙古各族人民有着民族团结、奋发进取的光荣传统。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荣辱与共、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更是代代相传,在新的历史阶段,在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内蒙古各族人民一定能够以先进文化为旗帜,再创内蒙古文化建设的新辉煌,创造更加富裕、文明、进步的新生活。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需要完成好以下主要任务;

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在全区广泛开展“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活动,培育和弘扬具有时代特点的内蒙古精神,使全区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社会科学、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创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逐步实现由具体办文化向依法管文化转变,财政资金主要支持重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引导和鼓励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

三、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突出内蒙古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区优势、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要积极创造条件,着手组建若干个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旅游业作为内蒙古的优势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发挥自然风景秀丽多样、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把促进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推出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较高文化品位的旅游精品项目,使文化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要繁荣文艺演出业,积极整合艺术资源,集中力量推名人、塑名剧、创名作,提高艺术表演院团演艺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允许和鼓励艺术院团本着双向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与社会力量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联姻、联办文艺演出业,引导和调动好社会力量办文化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要把文化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经贸活动、产品开发、餐饮娱乐业等方面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品牌、绿色文化品牌的潜力。要加大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力度,积极探索文化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依法吸引外资、集体、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入股,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向股份制发展。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产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境外投资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兴办文化产业。支持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发城乡文化市场,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文化经纪人制度。

四、要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作和生产。要创作出一批展示时代精神、体现内蒙古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作、力作、传世之作。重点抓好图书、文学、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歌曲、舞蹈、民间文艺等各类精神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同时在草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研究方面,力争取得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草原文化研究中心。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演出剧目的继承和改造,努力振兴优秀地方剧种和民族传统艺术。

五、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集中力量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文化生产、文化服务、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要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较高审美价值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十五”期间,自治区要在首府改扩建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展览馆,新建内蒙古文化大厦、广电大厦、出版大厦和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中心,2010年前新建内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扩建内蒙古美术馆。各盟市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地改造和建设一批功能较为齐全的文化设施。同时,要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力争“十五”期末实现旗县有图书馆、文化馆,苏木乡镇有文化站,有条件的嘎查村有文化室。完善城市社区现有文化、体育设施功能,新规划的社区都应该有配套的文化、体育设施。

六、要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要深入开展创建文化先进旗县、体育先进旗县活动,继续实施“彩虹文化计划”、“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农村牧区电影2131工程”和“草原书屋工程”,全面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要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文体、科教、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要重视抓好边境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七、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内蒙古是文物大区,特别是远古文化、红山文化、匈奴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丰富而珍贵的文物资源,是我们发展文博事业和文化旅游业难得的良好条件。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建立以国家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逐步形成多种类博物馆全面发展的特色博物馆体系,形成有内蒙古特色的文物史迹网络。继续深入进行蒙古族、“三少民族”、古代北方民族和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文物、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保护和管理,为充分发挥内蒙古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要大力推进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各级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出版家以及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和一大批优秀文化专业骨干、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拔尖人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等特殊人才。要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文化工作领域施展才华,锻炼成长。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挥好高中级艺术院校的作用,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九、要重视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推广。要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抢占宣传文化领域的制高点,必须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尤其要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舞台艺术等方面加快现代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十、要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要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出口,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活动,扩大内蒙古文化产品和文化人才的国际影响。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扎实推进。要实施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协调,各级各部门要研究制定本地的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其纳入“十一五”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要大力推进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同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认真落实“四个扶持”: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自治区重要的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自治区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等,给予必要的财政扶持。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民族语文新闻出版单位、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单位,各级财政要给以积极支持和保障。各有关部门要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融资渠道,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文化技术装备更新以及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要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战线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中的主力军作用,宣传文化战线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内蒙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把加快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和重点,以更高的工作目标、更高的工作要求、更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为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后记

岁月如梭,当《魅力草原》第1辑还留有书墨余香的时候,《魅力草原》第2辑带着浓重的墨香又新鲜出炉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北方新报》的《精彩大草原》专版又刊发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汇集成了《魅力草原》第2辑。

有必要再对相关背景做一下介绍: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于新世纪的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作为在内蒙古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北方新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马前卒的角色。从2004年6月起,《北方新报》推出了以“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为主题的《精彩大草原》专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在《精彩大草原》第一期上作出批示,对该专版的创意给予高度评价。在《魅力草原》第2辑选编过程中,内蒙古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惊海多次指示编委会一定要精选精编,出版精品图书;内蒙古日报社总编辑贾学义、副总编辑王开在百忙之中亲自审定了选题计划和封面设计样稿。

为了不辱使命,《北方新报》在广泛征求了文博、考古、城建、民俗、历史、经济、社科、旅游、文化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把选题方向确定为挖掘整理内蒙古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的光辉成就;总结“实践三个代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成功经验;跟踪“北疆文明大通道”的建设进程;展示内蒙古的名企名品、名人名作、名山名水。采用历史加新闻加文学的全新视角,这种视角,既注重上下8000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感觉,又注重新闻手段的视觉冲击力量,同时也用文学手法增强读者的阅读快感,从而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这本书里收录的是《精彩大草原》专版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刊发的部分作品。我们有意将内蒙古地区有关盟市的历史故事、地域文化、特色文化进行归纳分类后依次推出,以方便读者深入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

在本书选编、出版的过程中,因收集渠道繁复,有一些图片资料未能标明作者、出处,请相关著作权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在再版时补正并寄奉稿酬。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差错在所难免,盼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北方新报社

2006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魅力草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方新报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075133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2.6-5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5
17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