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婚四年/小木屋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著名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荣获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

以雅俗共赏的简明文字,细腻描写拓荒时期的生活,展示另一种“与狼共舞”的生活态度。

这部充满爱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用浅显的语言造就致命的感动,教会孩子勇于面对、乐观向上,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深刻影响美国几代人的成长,是美国孩子最喜爱阅读的百种图书之一。

内容推荐

本书是“小木屋”系列九本中的最后一本,劳拉从前几本书的小女孩、少女成长为一个能干的主妇,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在结婚的头四年里,劳拉和阿曼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歉收的年头、疾病、儿子夭折、房屋被烧毁的情况下,罗兰与阿曼乐并没有被接二连三的挫折击倒,他们以深厚的情感为后盾,依然满怀希望与勇气,努力地做事、乐观地生活,共同面对未来,开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有爱就有希望。

目录

序曲

第一年 三年之约

第二年 宝贝玫瑰

第三年 双双病倒

第四年 不泯的信念

试读章节

那是一个炎热的、吹着强劲南风的下午,不过在一八八五年的达科他州,谁也不会在乎炎炎烈日和狂风大作。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两匹飞奔而来的马拉着一辆光亮的黑色篷顶马车,经过皮尔逊的饲料店,在大街的尽头拐了一个弯,然后朝乡间小路奔驰而去。这时正是礼拜一下午的四点钟。

在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在一幢低矮的有三个房间的放领地小屋里,劳拉透过窗户看见一辆马车沿着小路风尘仆仆地赶来。此时,她正忙着用长长的针脚把细薄的棉布衬里虚缝到黑色细软羊毛衣裙的紧身背心里。当那两匹棕色马拉着马车在门前停下来时,她刚好戴上帽子,拿起手套。

劳拉站在简陋的小屋门前,八月的草地一片棕黄色,院子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小白杨树,风景优美如画。

她穿着一袭粉红色细麻布衣裙,裙子上点缀着蓝色碎花。窄窄的紧身上衣,袖子长长的,高高的领子上缀着蕾丝花边。长裙在腰间收得紧紧的,下摆宽松地垂下来,一直拖至脚尖。她戴着一顶灰绿色的帽子,帽子是用麦秆编织的,帽檐上镶着蓝丝带,正好衬托出她那粉红的脸颊、大大的蓝眼睛和额前棕色的刘海。

阿曼乐默默地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扶她上车,温柔地把亚麻护腿布围在她膝盖间,以挡住灰尘,接着他一拉缰绳,马车就朝前驶去。在这个既不是礼拜天也不是节假日的下午,他们驾着车出去兜风了。马车向南行驶了十八公里,一直穿过光秃秃的草原来到亨利湖和汤普森湖间。在这两个湖泊间的狭长地带,长满了野樱桃和野葡萄。接着他们又朝东北方十五公里外的幽灵湖驶去。每次驾车出游,他们总要跑上六七十公里,然后才回家。

他们拉起车篷挡住阳光。马的鬃毛和尾巴在风中飘扬,长耳大野兔四处逃窜,松鸡惊慌失措地逃到草丛中,条纹田鼠躲进洞里,野鸡>中向天空,从一个湖飞向另一个湖。阿曼乐终于打破了沉默,对劳拉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早点结婚呢?如果你不要求举行一场气派的婚礼,而且又心甘情愿嫁给我的话,我们马上就可以结婚。去年冬天,我回明尼苏达时,我姐姐已经在替我们筹备一场盛大的教堂婚礼。我告诉她我们不需要,叫她别浪费精神,可她却坚持己见。她和我母亲准备一起到这儿来主持我们的婚礼。可是庄稼马上就要收割了,到时候我一定会忙得不可开交,我希望我们能尽快结婚,早点儿安顿下来。”

劳拉玩着左手食指上的金戒指,她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枚镶着珍珠和石榴石的戒指。“不过,我一直在考虑,”她说,“我不想嫁给农夫。我一直告诉自己,我永远不会嫁给一个农夫。我希望你做点儿别的事。这个新兴的小镇正在迅速发展,你有很多的机会啊。”

又是一阵沉默,接着阿曼乐开口问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农夫呢?”劳拉回答说:“因为种庄稼对女人来说实在是太辛苦了,她要干那么多的杂活,还得帮忙收割,替打麦工人做饭。更何况,农夫没什么钱。他根本挣不了钱,因为镇上的商人会告诉他,他出售的农产品只能卖多少钱,他想买的日用品却得由商店老板说了算。这对农夫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阿曼乐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噢,你别忘了爱尔兰有一句俗语,‘在这个世界上,每件事情最后都是公平的。富人在夏天有冰吃,穷人在冬天照样有冰吃。”’

劳拉不大喜欢阿曼乐用这种开玩笑的方式来敷衍她。她继续说:“我不愿意自己生活得既艰辛又贫穷,镇上的人轻轻松松赚走我们辛辛苦苦挣的钱,过得却舒舒服服。”

“你的想法完全错了。”阿曼乐神情严肃地告诉她,“农夫能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如果农夫不愿意和商人做生意,那商人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呢?为了多赚一点儿,他们常常低声下气讨好农夫,为了抢夺生意相互之间还常发生争执。农夫如果想要多赚一些,他只需多种一块田就行了。

“今年我种了五十英亩小麦,我一个人种这么多就足够了。如果你愿意到农庄来生活,秋天我就多开垦一些田,明年春天我们就再种五十英亩小麦。

“我还可以多种些燕麦,这样就可以多养一些马。养马挺赚钱的。

“你看,在农庄上,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都可以自由做主。如果他愿意工作,把全部心思放在土地上,他赚的钱不仅比镇上那些老板要多,而且他还始终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他们又沉默了,不过劳拉的心里仍然有很多疑问。最后,阿曼乐不得不再次打破沉默:“那你就给我三年时间,让我试一试,如果到时候我一事无成的话,我就自动放弃,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向你保证,三年之后,如果我的付出不能让你称心如意,我们就不种庄稼。”

劳拉同意拿三年时间来试一试。她一直喜欢马,喜欢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沼泽里高高的野草被风吹得翻滚起伏,短短的卷曲野牛草沙沙作响。春天里隆起的高地一片郁郁葱葱,夏天里变成了一片银灰色和棕色。这一切是那么清新宜人。初春时节,遍地的紫罗兰为大地铺上绚丽的地毯,低凹的草丛里弥漫着迷人的芬芳。六月里,无数玫瑰竞相怒放,把草原打扮成花的海洋。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将拥有两块四方形田,每块田有一百六十英亩,全是肥沃的土地。阿曼乐已经依法取得放领地的开垦权,而且按照获取放领地的要求,他还种了十英亩的放领林地,有三千四百零五棵树,棵与棵相距大约七英尺。在放领林地和放领耕地之间还有一块学校预留地,任何人都可以在这儿来割干草,谁先来就谁先割。P3-6

序言

大约在1930年的美国,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劳拉·英格斯·怀德写了一本名叫《拓荒女孩》的自传。她满怀希望地寄给出版社,结果却遭到出版社的拒绝。她的女儿罗丝是一位出色的新闻作家,建议她把自传改写成小说。此后,母女俩一起收集有关拓荒时代的资料,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在1932年,劳拉的第一本书《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诞生了。

谁也没曾想到,小说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读者们的书信如雪片一般飞来,他们纷纷央求劳拉奶奶继续讲下去。这位老奶奶大受鼓舞,写作的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在连续10年间,她一共写了九部小说,构成了题为《小木屋》的系列作品。

现在,这九部小说已经成了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列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只有三位:一位是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位是写《戴高帽的猫》的苏斯博士,另一位就是劳拉·英格斯·怀德。

那么,劳拉·英格斯·怀德是如何讲述《小木屋》故事的呢?是什么让《小木屋》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的呢?

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部系列小说的历史背景。为了推进西部的拓疆运动,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宅地法案》,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在这一政策的号召和鼓励下,美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西部拓荒运动,大规模向西部移民。劳拉一家人就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开始了辗转的拓荒者的生活,年幼的劳拉也在这漫长的生活历程中成长起来。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从劳拉的出生地——威斯康星大森林写起。五岁的劳拉和爸、妈、姐姐玛丽、小妹妹卡琳生活在大森林的小木屋里,她以小女孩天真而好奇的眼光观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温馨甜蜜的世界中。

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小木屋系列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劳拉一家人怀着对西部生活的无限向往,一路远行,在堪萨斯州大草原搭建起了小木屋。他们遭遇了狼群的袭击,印第安人的不断骚扰,突如其来的冷热病毒,来势汹汹的草原大火等。最终,由于印第安保留区拒绝向定居移民开放,劳拉一家人只好离开草原上的小木屋。

第三部《农庄男孩》,描述了劳拉的丈夫阿曼乐少年时的故事。阿曼乐是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农庄男孩。他勤快、机智、灵活、调皮、好奇、正直。他一直渴望能拥有一匹小马,最终如愿以偿。

第四部《梅溪边》,讲述的是劳拉一家人来到明尼苏达州,在离小镇不远的梅溪边安居下来的生活故事。眼看他们就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一场扑天盖地的蝗虫风暴却让庄稼颗粒无收。爸只好去东部做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第五部《银湖岸边》写的是劳拉一家人在银湖岸边的生活经历。自从闹过蝗灾后,家里收成极差,玛丽患了猩红热后双目失明,家境异常艰难。于是,劳拉一家搬迁到达科他州的银湖岸边,爸力尽艰辛终于申请到放领地。

劳拉一家人在放领地上安居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他们遭遇了一个长达七个月的冬天。这就是第六部小说《漫漫冬季》。气温低达摄氏零下四十度,小镇与外界完全隔绝。劳拉一家食物吃完了,煤炭燃尽了。就在这危急时刻,镇上的阿曼乐和另一个男孩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小镇,带回食物,帮助全镇居民渡过生死难关。

在第七部小说《草原小镇》中,劳拉已经十五岁,她又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为了帮助玛丽能在盲人学校学习,劳拉刻苦学习,终于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得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  第八部小说《快乐的金色年代》,讲述的是阿曼乐与劳拉的爱情故事。劳拉不得不独自一人去外地教书,日子过得十分艰苦。阿曼乐用真心打动了劳拉。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走到了一起。

最后一部小说《新婚四年》描写的是劳拉婚后四年的生活。婚后他们历经磨难,然而,这些不幸并没击倒劳拉和阿曼乐,他们始终以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携手开创幸福美好的明天。

19世纪的美国西部荒原,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世界。小木屋系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温情脉脉、爱心永驻的世界。在小说的世界里,我们沿着劳拉成长的足迹,追随着劳拉一家人迁徙的步伐,以一双充满童稚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沉醉于变幻多姿的大自然中,沉醉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沉醉于那些精雕细刻的故事情节中,沉醉于劳拉一家人优雅、积极、乐观的人生状态中。劳拉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相亲相爱、姐妹间的手足情深,父母与孩子间融洽相处,劳拉与阿曼乐含蓄而深厚的情感,亲戚朋友间的互帮互助,甚至他们对狗、马、猫、牛等家畜也充满了柔情与眷恋,这一切的一切,劳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是那么叫人迷恋,又那么让人沉醉。

“小木屋”系列作品,可以说是劳拉前半生的自传,书中的主角劳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真实的劳拉。幼年时的劳拉并没有多少机会接受学校教育,但是父母成为她人生中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的勤劳、仁爱、宽容、乐观、自信、热情、不屈不挠等优秀品质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下,在父母循循善诱教导下,劳拉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拓荒者,成为美国那个时代的社会中坚力量。

劳拉的个人成长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国那一代人的成长史。美国的西部拓荒运动,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记忆,而劳拉的这套小说正好唤醒了美国人的深沉回忆。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一代美国人的真实写照,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这部小说在美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部小说中所描写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开拓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奋斗的开拓意识,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家庭成员间的融融亲情,邻里之间的纯洁友善,书中所展示的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以优雅的姿态对待生活,以坚定的信念拥抱明天等等,这些主题激起了全世界读者的共鸣,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读完这部小说,我们的眼前再次浮现出那一幅温馨而甜蜜的画面:小木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炉火正旺,一家人围坐在炉灶旁,爸拉着小提琴,大家随着悠扬的琴声唱起了快乐的歌……一年、两年、十年、百年,琴音绵绵,经久不衰。

该系列小说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教师刘华负责翻译、审校,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千玲、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何洹洹,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李华彪参与翻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婚四年/小木屋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劳拉·英格斯·怀德
译者 刘华
编者
绘者 郑歆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9728
开本 16开
页数 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6
157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