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粱红了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们要去哪儿,我们到底要去哪儿?

小良翻了个身。他把手捂在嘴上,挡住令人窒息的黄色的尘土。车轮、驴的脚步,掀起滚滚尘土,像布帘子垂下来把他们团团围住。身边,他妹妹在抱怨。

搬家了。阴影、阳光,透过尘土帐幔。从夜里开始,瘦弱而脱了毛的驴就拉着小车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从夜里开始,吱吱嘎嘎的声音就一路响来,在小良的想象中开出一道道沟痕。小良不自禁地数着:走五步,摇两下,走五岁,摇两下,走五步……路面凹凸不平,车轮吱吱作响,让人饱受折磨的计数。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呢?这头老驴拉着他们,在滚滚尘土中,它知道去哪儿吗?它耳边穸出一绺白毛像城里老高的白发一样。老高是他爸爸的朋友,党支部书记,跟随毛主席长征过。这头驴肯定也很老了,比小良要老多了,可它不能提问题。又=有什么能阻止小良提问题呢?他有这个权力。他只是一个九岁的小孩,但是如果人们要他来,就是人们需要他。“人都齐了吧?”父亲常常这样问。如果小良不在,只有妹妹一个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但小良只有九岁半。他还做不了决定。他只能服从,他对这个家来说就像一件东西,就像他父亲绑在驴车后边的红木箱子。正是如此:一旦父母决定了,孩子只能听从。

搬家了……阴影。阳光。

昨天,还都在城里。今天,已经是另外的地方了。但是哪个地方?这可能吗?对此一无所知,这可能吗?他父亲本该说几句话,就像平时看见桌子脏了或给手表上发条时一样,发几句评论。前些天,晚饭后,他搂着儿子的肩膀说:“今晚,我们去看电影。”像这样的一句话对爸爸来说不算什么:他边剔牙边说的这句话。但没有人知道对小良来说这多么让他高兴。即使是漫不经心的语调,话总归说出来了,起码他知道了。那天晚上,他走路就走得很踏实,想象着他们将要看的电影。他在心里回答说:好,同意!就像是他在做决定。不过,事情并不总是如此,经常,大人带你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不做一句解释,就像今天这样,不再有宁静,不再有喜悦,也没有了想象的乐趣。只有忧愁、烦恼、担心,最后是疲劳和厌倦。

我们到底要去哪儿?

走五步,摇两下……车板在红土和石子上颠簸,硌着肋骨,颠着腰。怎么问,怎么开口?如果张开嘴,灰尘就扑进嘴里。还有头顶上这可恶的太阳,阳光像千万根银针刺得他睁不开眼。

还有知了的叫声,成千上万的知了。它们的喧嚣似乎是被一家人的出现所激怒而发出的战争宣言。也许它们会猛地扑过来,扑向这一家人,扑向这驴和驴车?尽管太阳刺眼,小良还是半睁开眼睛,想望望这些知了在哪里,可他什么也没发现。

所有这一切都让人疲劳。这种慵懒,最好听之任之。担心有什么用?只需一觉睡到驴车停下:那时一切就会真相大白。小良要睡了。

“妈,我要喝水!”妹妹小玲叫道。她两手试图扯掉妈妈系在她头上挡太阳的白围巾。

王楚华递给她那只发黑的水壶。小玲抢过来,凑在陶壶嘴上贪婪地喝了起来,咕噜咕噜地发出水在石子上流过的声音。

爸爸在前边赶车,身板僵直,对驴车的颠簸无动于衷。他好像什么也不理会。左手抓着缰绳,右手挥舞着一根柳枝,他心不在焉地抽几下那脱了毛的驴屁股,挺着脖颈,目不斜视。远方,路的尽头,在颠簸和摇摆中,他能看见什么呢?

小良看到妹妹喝水,也感到喉咙像烧焦了一样干渴。他本来可以对母亲说“我也要喝水”,但他没有吱声。他不愿听见母亲说“等妹妹喝好了吧”,或更糟:“你看看,只要妹妹一要什么东西……”你还能想象得出比这更让人尴尬的事儿吗?自从有了这个妹妹,就是这样:如果他要什么,她也要,她就能得到;或者说如果他本来想要什么,妹妹一要,他就不能再要了。

“哥,你不渴吗?”她一边问一边又把嘴贴在水壶上。她不喝了。不再听见那充满诱惑的咕咕声。她用嘴角摩挲着水壶嘴,发出嘘嘘的声音。

“小良,你睡了吗?”妈妈问。

小良不吱声。他有一种恶作剧的快感。假装睡了但却醒着,这很舒服,你可以观察评判其他人在做什么,而他们又怀疑不到你。你睡着的时候,人们就想不到你,或者说想不到你头脑中在想些什么。就像你不在场一样。

“你睡了吗,小良?”妈妈又问。

“那就让他睡吧。”爸爸一边说,一边猛地拍了一下驴屁股。

驴一下子反抗了。驴车颠了一下偏离了方向,跑到了路边的田里,压坏了几棵玉米。有人在叫,有人在骂,只有小良坚持着假装睡觉。

爸爸一下跳到地上,他用全力去拉这头倔驴想把它拉回路当中,但驴转过头去。这脱了毛的脖颈发出的力量,犟过了父亲拉它的手劲。父亲和驴对抗着,驴四蹄紧紧扣地。他们势均力敌,就这样僵持着。小良眯缝着眼睛,禁不住笑了。他自在地躺在车上,枕着一只麻袋,暗中观察着驴和爸爸的对抗。他知道最终还是爸爸更有力。但是,如果驴赢了党的领导人呢?这个想法一产生小良觉得真是惭愧!他打了个冷战,甩了甩头摆脱这些想法。滚滚灰尘围绕着驴车扬起,又落在汗津津的身体上。太阳嘲笑着这两个斗士,射出强烈的光芒,像是在哈哈大笑。

驴车向前一倾。李先阳让步了,他筋疲力尽,不再和驴斗。驴子这边也松弛下来,站在那儿不动了。

P1-4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基金会的成立就是为了褒奖那些体现人类友爱和团结精神、促进不同世界之间互相理解的小说。我们一致认为这部小说体现的精神和才情值得拥有这个奖。

——布鲁塞尔“语言与文学皇家奖”颁奖词

我怀着极大的乐趣,沉浸在这本体现了现代史实、中肯而又有分量的令人着迷的著作中。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内容推荐

九岁的小良一家人在县长父亲的带领下,离开城市,来到县里最穷的辛庄。在这里,父亲李先阳带领全村人挖井挖渠致力于使人们摆脱贫困的改革实践。然而,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改革搁浅,父母遭到批判,小良一家被驱逐出村。小良亲身经历着这一切,对于这个天真的少年而言,一切都令他无所适从,无论是神秘诡谲的农民信仰,还是风云突变的革命现实,少年小良不得不在不解和困惑中体验着、前行着,哪怕前面是“茫茫的黑夜”……

编辑推荐

继蒋介石、赵无极、金庸之后又一位获法兰西最高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殊荣的华人!

其译作、作品同时入选中法两国中小学课本本书荣获法国卡茨文学奖、法国匹里茨奖、亚洲小说奖、比利时皇家文学院小说奖、法国著名时尚杂志《ELLE》文学大奖……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决赛作品!

当“革命”化为一个九岁孩子心中的伤痕,我们只能用最温柔的悲伤来讲述那个遥远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粱红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亚丁
译者 王晓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0889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