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塙昭彦分别讲述了人生、工作、服务、领导四个方面的心得体会。值得关注的是,在零售行业浸润几十年,对商品管理、人员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相当见地和经验的塙昭彦,在本书里用近大半篇幅,讲述实战技巧。其中很多理论具有极强操作性。
如在服务心得里,塙昭彦总结出“AIDMA”法则,详细分析了一件商品从引起顾客注意到促使其购买的成因、心理走势和销售应对;而在经验心得里,他还详细介绍了提高卖场盈利的5大原则,包括货价管理、定价分析、商品废弃等很多具体处理方式。书中用大量鲜活的比喻和实例,深入浅出,总结出一个资深零售人的经营管理理念。
如何“用人”也是塙昭彦在本书中着重讲述的部分。
这本书,有作者在日本进入零售行业的成长史,有他进入中国,以开拓者、参与者身份见证中国零售业从对外开放到急速发展的所见所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有至今仍然非常实用的零售行业商品管理知识、经营实战技巧,以及对人员激励管理的心得总结。这也给引起各方关注的成都伊藤洋华堂的成功提供了更权威的解读视角。
塙昭彦在这本书里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书中讲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以及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教育他不怕贫困、勇敢面对困难挑战的乐观人生态度。
战争中“饱尝一贫如洗的生活”
“人生,都是上上签!”
这句话,是我自身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的出发点。
上初中一年级的秋天,学校开朗诵比赛大会,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夏目漱石的小说《少爷》并且拼命把文章全部背熟,暗记在脑子里。毫无疑问,我的人生出发点“人生,都是上上签”,是来自夏目漱石的小说《少爷》中开头第一节:
我因为生性莽撞而吃尽了亏。
记得念小学时,我从校舍的二楼跳下来,摔得整整一个礼拜起不来。也许有人奇怪,我为什么会做这种莽撞的事,其实说起来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因为当时有位同学,看我在新建的二楼往外探头,便开玩笑地对我说:“你这个胆小鬼,再神气也不敢从二楼跳下去。”
他有意戏弄我,我却真的跳了。
当工友将我背回家时,父亲瞪大了眼睛,讶异地说:“哪有人从二楼跳下而站不起来的。”
我回答说:“下次我跳时,会站起给你看。”
一位亲戚送我一把西洋刀,这刀在美丽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的朋友看了说:“亮是亮啦!可惜不锋利。”
“怎么不锋利?什么东西都切得下,我可以表演你看。”
“好吧!那你就切你的手指给我看看。”
我不服气地说:“手指算什么,我切给你看。”
于是,我就真的伸出自己的手,在拇指的指甲上切了下去。
幸亏刀子小,手指的骨头又硬,所以这节拇指至今还留在我手上,但是这疤痕却永远无法消失。
事隔多年直到今天,所有的内容也还牢记在我脑海里。
这段文章可以说是我人生的支柱,对我的鼓励是不可估量的。
1942年(昭和十七年),我出生于东京。因为父亲在军需品工厂工作,尽管空袭激烈,我家也无法离开城市疏散去乡下。不过,比我大7岁的姐姐当时跟着大家疏散去了长野县。
不久后,1945年(昭和二十年)4月,美军的B29的大编队袭击了我家。我家住的房子被烧成灰烬,周围的房屋也都被火烧得一干二净。当时,母亲背着只有3岁的我,冒着生命危险勉强逃了出来。找不到东西吃,无法继续维持生活,一家不得不疏散到山梨县甲府市的偏僻郊区。
父亲在那个地方开了一家木工厂。虽然只会做一些歪歪扭扭的锅盖、菜板、鞋箱子、碗柜子等等,但由于战后物资不足,工厂里却忙得团团转,订货接应不暇,卖相非常好。
但是,父亲是地道的“老江户人脾气”——有不留隔夜钱的性格。经常慷慨大方地把钱借给生活穷困的人,或把食品送给他们。而且,每次去收款的时候,只要客户为难地说手头太紧,父亲就决不再催促,反而大大方方地回答说,“没事儿,那就下次再说吧。”结果搞得木工厂里就连二十多位工人的工资也发不出来,工人一个个辞职离去,工厂的经营不久就开始变得萧条起来了。 父亲总是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面粉也分给别人,所以我家里很少有过足够的粮食。父亲经常带着我去附近的小河沟,钓一些小虾扒子回家煮着吃,或从过路商人那里要一些蚕蛹,回家炒着吃。
对于我家来说,每天能吃饱肚子活下去就是幸福,根本没有富余时间考虑未来,天天过着只要今天能活下去明天就会来的“一贫如洗的穷日子”。
开始念小学了。放学后到附近的农家帮着干农活成了我每天的惯例。拔田地里的杂草,切喂蚕的桑叶……大汗淋漓地拼命干,目的就是为了一碗能吃饱肚子的白米饭。 也就是在那时,父亲为了躲要债人,离家出走。
一起度日的姐姐当时刚念中学一年级,不得已被送到在上野车站前经营水果店的伯父(父亲的长兄)家里当养女。P2-5
当今时代,无论是日本还是全世界,无论是女治、经济还是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一个很难对归天、对未来做出预测的Chaos时代(天地未出现菏的混乱、混沌时代)。
正因为置身于这种混乱无秩序的时代,现在,才正是我们改变自己以往对事物、对人生的观念和态度的重要时刻。
为了度过这个混沌时代,现在正是需要我们以“人生,都是上上签!”的思考方式来改变以往观念的关键时刻。
“人生,都是上上签!”看了这个题目,也许大家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认为著者简直是一点儿也不懂人生。
充满着艰难困苦,同时存在着一点点的开心快乐,这才是人生。
至少,俗话说“因祸得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人生一世,有福也有祸。祸是福的开始,福是祸的根源。福与祸就像绳索交织在一起,不断地正反相转、互相变化。因此,人生中福与祸应该是一半一半,不可能全都是福、都是上上签。大家一定是这样想的吧!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老的成语故事。讲的是让谁看都觉得是幸福的事情却是不幸的开始,相反人人都认为是不幸的事情却是幸运的开始。
“人生,都是上上签!”这个想法的确是有些过于乐观。如果用更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大概“逍遥自在”这个词更恰当。这个词经常用来比喻无忧无虑、漫不经心、乐天派的人,但是不管大家怎么说,这就是我的人生观,我的人生就是以这种态度度过来的。
按照一般的社会常识来讲,我吃过的苦比谁都多。我这一辈子可以说是饱经风霜,尝尽了人生的辛酸苦辣。
人生中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是以“太让人厌烦了”、“干不下去了”、“简直是开玩笑”、“就此放弃吧”、“半途作废吧”这种消极态度来对待,还是以“现在才正是分胜负的关键时刻”、“从深渊爬上去,绝不能在这里认输”、“现在才正是需要加油努力的时刻”这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最关键的就在于选择对人生的哪种态度。
在我的一生里经历了许多的相逢和离别。很多人教给了我很多的人生真理。
例如,在人事调动时,本人完全不能接受、同意的人事调动或让谁来看都是降职的调令也有。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应该以“人生,都是上上签!”的精神态度来对待,才应该认为“哼!算不了什么!”而加劲儿奋斗。
相反,让谁看都是升职的调令,但是本人并不满意的情况也很多。只要本人一直认为是空签,情况就不可能有好转。
总之,人世间,即使周围人都认为是“空签”也没关系,关键在于本人能否以“人生,都是上上签!”“人生,现在就是上上签!”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人生态度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要素。
作为人,绝对不能被周围的谣传、流言所蛊惑,最重要的是本人的态度和看法。本人觉得是“上上签”或者觉得是“空签”,这两种不同看法能够决定人的一辈子。
就算周围一百个人都给你戴上“空签”的帽子,好,可以。也许,有时你自己也会觉得是“空签”,但即便如此,也要把写有“空签”字样的纸条攥在手里,心里不停地念着“上上签”、“上上签”。就这样一年以后再打开手里的纸条一看,上面的字样就会变成“上上签”。
相反,即使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的人生真走运,简直是上上签”,但是本人却认为是“空签”不走运的话,一年后打开手里纸条的时候“上上签”变成了“空签”的情况也经常会出现。人生中,这种例子我看得太多了。 俗话说“病打心上来”,“经济好歹在于心情好坏”,“人生一世全部决定于这个‘心”’。
作为领导,只要有“热心”、“信心”、“匠心”、“真心”、“耐心”,所有的工作就一定都能成功。
一切出发点都归根于这个“人生,都是上上签!”“人生,现在就是上上签!”
可以说,“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是上上签!”
塙昭彦
这本我的第二部著作《人生,都是上上签!》总算是出版了。
我的第一部著作《走向明天》是由二十五章小故事组成的一部自传形式小说。1982年春天,我把连续十三次刊登在“若根会”(日本一个勤劳青少年团体的名称——译者注)发行的月刊杂志《友情·梦》上的文章汇集在一起编成了一本书,描写的是我从出生一直到进入伊藤洋华堂工作的这段期间的亲身经历。
有人要求我在著书上签名的时候,我除了签写自己的名字以外,还经常添写一句赠言,就是:“人生,都是上上签!”另外,我经常写的赠言是:
“在漫长人生旅程中,
现在只存在于现在。
只有那些竭尽全力度过现在的人,
才能走向美好明天。”
这两句赠言也正是我自身的生活态度。
在我接到担任伊藤洋华堂女子排球队运营主管兼部长和总监督的任命后,刚开始着手重建球队时,我写了一张大标语贴在每天练习的体育馆墙壁上。标语内容是:
在漫长人生旅程中,
现在只存在于现在。
只有那些竭尽全力度过现在的人,
才能得到美好的荣冠。
虽然我曾经看过排球比赛,但却从未有过亲自打排球的经验,当然对排球比赛的规则也是一窍不通。就这样,对排球一问三不知的我成了公司排球队的部长兼总监督。把仅有的六名选手集合在一起,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后,我们参加了排球比赛大会并且获得了大会冠军。
六人制的女子排球比赛,我公司排球队的选手仅有六名。比赛一开始,六名选手上场以后,教练选手席位上剩下的只有男性。就是这个完全没有排球知识的我也能看得出比赛过程中的危机和良机。在危机情况下要求暂停比赛,把选手召集在一起,作为总监督我向她们做出现在应该干什么的指示。我对选手说的内容只有两条:
“沉着应战,不要慌!把球传给二传手,能做到这一步就有希望。现在正是分胜负的关键时刻!”
“就靠你们六个人了。鼓起勇气,尽最大努力比赛吧!”
就凭着我对选手说的这两句话,我公司排球队获得了冠军。
在体育馆里贴的标语是为了教育选手“一生只遇一次”的重要性。
我经常教育选手说,“勉勉强强地被动练习也是练,豁出一切地对待每一个球的认真练习也是练。对你们每一个人来说,只要以‘一生只遇这一次’的精神来练习的话,就一定能练出真东西。无论是练习扣杀球还是练习接球,以一辈子只遇这一次的态度来认真对待每一个球,这才是‘一球人魂’。”
无论是排球比赛、经商还是开拓中国事业,基础部分都是一样的。人生,都是上上签!
这部书是以我对柒和伊餐饮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发表的二十篇讲话内容为主,汇合上一部分第一部著作《走向明天》的内容,进行整理编辑而构成的。
在此,我忠心地感谢各位读者购买阅读我写的这本书。
如果书中有某个情节、或某句话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我将感到非常欣慰。
也许大家会认为本书内容好似老头儿的牢骚教训,刺耳不易接受,但我仍然还是渴望着那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有机会阅读此书。 最后,我忠心地希望大家一定从年轻的时候就对这个“人生,都是上上签!”给予实践。因为,我认为这才是对事物考虑方式和对人生态度的最基本的精神。
塙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