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是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一套为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纵深展示上海各个城区的大型丛书。它是按照上海现在的行政区域,丛书分为两辑,《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第一辑主要以上海市区的十一个区为主,每区一卷。本丛书从各区县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中,选取精华;从特色街道、教育文化、名人故居、人文景观、独特建筑、名特商业和历史遗迹等角度予以切入;并辅以图片和地图,生动直观,进而构成了一个七彩的上海。在表现上,它突出和强化了人文的元素,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和多侧面的观照。尤其是作者们调动自己上海生活的积累和体会,注重开掘和展现我们熟悉的上海景物和人事中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

《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在上海生活的人们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本书为该系列之《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书中包括了:浪漫之旅、都市寻踪等内容。

内容推荐

打开今天的上海地图,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的闵行区犹如一把头朝上安放的钥匙,一片郊野农田和一个老工业区的融合,诞生出一个新闵行。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是上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片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土地,也是上海现代工业的摇篮、科技及航天新区、上海市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闵行区是上海唯一集国家生态区、国家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等殊荣于一身的城区。大气而又智慧的闵行人敞开胸怀,不断吸纳外来文化中的精华,接纳国门内外的优秀人才,建设着一个水清、天蓝、地绿的新闵行。

目录

出版缘起

总序(熊月之)

前言

浪漫之旅

 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江川西路3998号)

 召稼楼:古镇又重生

 陈行镇:回到清末民初的老宅

 古藤园(临沧路148号)

 莘庄公园的镇园之宝:绿萼梅(莘浜路42l号)

 马桥文化(闵行区博物馆,莘建东路255号5楼)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七宝镇联明路400号)

 颛桥剪纸大观园(颛兴路180弄18号)

 七宝皮影艺术馆(七宝镇老街北西街)

 马桥手狮舞艺堂(青年路33号)

都市寻踪

 七宝教寺的前世今生(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

 七宝古镇

 七宝镇上话七宝(七宝镇东南,慧心园)

 东圣堂(七宝镇南东街)

 解元厅(七宝镇北大街徐家弄内)

 斗姆阁和四面厅(七莘路2678号,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内)

 悠悠蒲汇塘

 漫漫吴中路

 漕宝路七号桥纪念地(漕宝路2005号)

 七宝琉璃工房(七宝镇华中路488号)

 闵行体育公园(新镇路456号)

 热带风暴水上乐园(七宝镇新镇路78号)

 银七星室内滑雪场(七莘路1835号)

 锦江乐园(虹梅路201号)

文化徜徉

 七宝中学(七宝镇农南路22号)

 老干新枝话交大(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七莘路2678号)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今日华漕镇:微型联合国

 七宝天主堂(七宝镇南街50号)

 马桥堂(马桥镇东街)

 南张天主堂(七莘路九号桥)

 鲁汇耶稣堂(鲁汇镇老街)

 莘庄耶稣堂(莘庄公园西侧)

 诸翟关帝庙(华漕镇紫薇路126号)

 龙音寺(闵东路1号)

风云际会

 沪闵路和龙吴路

 地铁一号线和五号线

 阂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文井路268号)

 紫竹科学园区:上海的硅谷

 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元江路5500号)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浦江世博森林(浦江镇西部)

 上海航天科技研发中心(颛桥镇莘庄工业区内)

 上海航天科普园(浦江镇南部)

城市节奏

 九星批发城(九星路288号)

 ~虹梅休闲街(虹梅路3338弄至虹许路797号)

 龙茗路休闲街:时尚的十尚坊

 百联南方购物中心/南方友谊商城(沪闵路7388号)

 上海天禧嘉福·璞缇客酒店(虹许路358号)

 上海恒硕公寓酒店(虹许路368号)

 闵行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莘东路541号)

 闵行区少体校羽毛球馆(莘东路542号)

 吴泾公园:王显明号从这里起航(剑川路2号)

 马桥豆腐干

 召稼楼拆蹄

往事如烟

 上海县城隍秦裕伯(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江浦合流第一人:叶宗行(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一代宗师董其昌(马桥镇古文化公园)

 民间教育家秦荣光(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六桥老人胡祖德(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辛亥功臣李英石(故居:建设路39弄15—19号)

 民国元老钮永建(钮氏宗族祖宅)

 著名中医秦伯未(故居诒谷堂:浦江镇陈行中街44号)

海上旧闻

 民国上海县政府旧址(沪闵路2550号)

 浦江第一小学:黄炎培的嘱咐(浦江镇立跃路3939号)

 莘庄钩针编结坊(七莘路326号)

 虹桥镇:当年虹桥是菜乡

 梅陇镇:昔日花乡在梅陇

 江川路:火红年代里的一号路

 吴泾:上海的重化工业基地

 上海吴泾化工总厂:曾经的辉煌与阵痛(龙吴路4600号)

试读章节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古往今来,人类傍水而居,在江边、在河边、在湖边建立家园。几乎每一个大都市、每一座小城镇,都有自己的母亲河,像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

我的童年在崇明岛度过。11岁那年,我回到上海的时候,我家住在南市区。父亲经常出差,母亲和弟弟远在崇明的乡村小学。在我青涩孤独的少年记忆里,最清晰的,莫过于独自入睡的时候,远远的黄浦江上传来的轮船汽笛声。它和照进狭小木窗的昏黄路灯一起,令夜色分外凄清。

我的地理知识很是贫乏,在我的印象里,黄浦汀是从南向北流向长江的。打开闵行区地图,才惊讶地发现,我所熟知的那一段黄浦江,原来只是它的下游。黄浦江上承太湖和淀山湖之水,与苏南水网地区相连。江宽水深,浩浩荡荡,过松江米市渡,向东北平流,过得胜港、闵行,到闵行与奉贤交界处的闸港,此为中游;然后掉头向北,转七个缓缓的弯,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处与苏州河相会(吴淞江的下游称苏州河,吴淞江源出太湖),再向北画一个优美的“s”形,至吴淞口入长江。全河支流纵横,密如蛛网。建国后新开的淀浦河、金汇港、大冶河、川杨河也与之相连。从淀山湖至吴淞口,黄浦江全长113公里,流经闵行区境的长度达26.8公里。

相传,黄浦江是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所凿,故有黄歇浦之称。有专家质疑:黄浦水域在春秋战国时尚未成陆,黄歇身为楚国贵族,怎么可能受封越国的领地?黄歇浦之说,只是后代文人为地方攀古增名而已。黄浦一名最早见于宋代,明中叶另有“黄龙浦”之称,明朝的曹泰有《黄浦》诗日:“月照黄龙浦水黄”;顾清有《曲水棹歌》:“黄龙浦上画兰桡。”现在闸港以北的黄浦江,是明朝永乐元年至三年(1403—1405)由人工开凿而成的。

江川西路,上海松浦原水厂的取水VI附近,有一座水文化博物园。2009年1月的一个星期天,雨时大时小。我和友人来到这里,一走进大门,著名书画家程十发题写的“饮水思源”石碑格外醒目。碑上勒石记述:“这里原是鱼塘、猪圈、鸭棚成片,粪便横流、垃圾成堆的地方,水源遭受了严重污染,二零零三年十月,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三干村民在此投入巨资建设生态同。”友人告诉我,当初,彭渡村的村民集资4500万元:2003年7月动工兴建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在这个叫做斜泾湾的地方栽了5000多棵树,百年树龄以上的占树就有600多棵。

青砖黑瓦、古色古香的建筑在雨中别具风韵。我漫步在林中的石板小径上,徜徉在一行行参天古树下,走过一座座古意盎然的石桥,静静地听着雨滴的声响。斯时斯景,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尘心尽去,俗思尽涤。

咔嚓、咔嚓……友人按相机快门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同里那些毛竹做的护栏、路边的木质长椅、裸露着泥土的河滩、停靠在岸边的小舢板……无不充满了野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品位与坚持,令人叹服。这些原生态的河流湖泊,令我为那些被水泥覆盖的、了无生趣的坡岸加倍惋惜。水土水土,有水有土,方能孕育生命。到春暖花开的时日,这些天然的河滩会长出水草,会出没鱼虾和螺蛳,会有小螃蟹挖的一个个小小巢穴……

四十多座石桥,把大大小小的湖泊和小河连接起来。跨梁式的平桥、折折弯弯的曲桥、单孔的香泾桥、五孔的韩湘桥,还有廊桥……每一座桥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或美好的传说,诉说着我们的祖先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故事。桥下的小河流向园外曲曲弯弯的女儿泾,女儿泾的水,流向黄浦江,流向我们的母亲河。P2-4

序言

近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区划不断演变,上海的地图与文化格局也不断嬗变更新。从远东第一城市到国际一线城市,这些记载着上海光荣历史的代名词正是靠各个城区的繁荣与发展来见证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崛起的浦东犹如一颗闪亮的明星令世界瞩目,浦东陆家嘴地区的现代化建筑群正日益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地标。而新城区的人文空间需要在新旧比照中不断寻求合理的定位,从而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增加新的元素。此外,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有着丰富多样的江南民俗文化积淀,这些珍贵的民间遗存在现代化浪潮下仍然在老城厢和周边城区多有保留,离开了它们,上海这个洋味十足的城市就没有了根基。

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大上海的人文成就,不仅需要一张张日益细化的实用地图、一个个以上海为主题的视觉片段,更需要综合运用文字与画面,以精确的地图为基础,以精彩的地标为导引,由远而近,层层展现围绕着那些著名空间的今昔传奇与浓郁人文,呈现一幅幅足以恒久定格、又充满回味的多彩画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是展示上海城市文化的最佳契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顽强出土,并创下它有史以来新的历史纪录:它是创办一百五十多年来第一次来到中国,落脚上海;它是第一次把主题定位于城市,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不仅以金融、商业、经济和科研等方面的成绩及地位举世瞩目,而且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但立足于世界之林,上海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在城市化作为世界发展趋势不断向前的今天,世博会为我们学习、借鉴和交流各国建设城市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样,它也为上海展现的城市形象、城市魅力和城市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为此,我们策划和出版了这套《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它在众多的世博图书中,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是在编排上。它是按照上海现在的行政区域,每个区县一册。

二是在构思上。它从各区县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中,选取精华;从特色街道、教育文化、名人故居、人文景观、独特建筑、名特商业和历史遗迹等角度予以切入;并辅以图片,生动直观,进而构成了一个七彩的上海。

三是在表现上。它突出和强化了人文的元素,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和多侧面的观照。尤其是作者们调动自己上海生活的积累和体会,注重开掘和展现我们熟悉的上海景物和人事中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

丛书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上海人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就在世博会开幕前,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它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上海的明天,描绘了更为美丽的图画。

可以说,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成功度及影响力如何,我们作为文化传播机构是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因而,这套丛书还仅仅是个开始。为建设文化大都市,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花更大的精力和心思。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

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孔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39679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5.13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