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倒计时(黄石公园惊人真相)/地球危机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旱涝极端,高温异常,而欧亚板块地震频繁?本书中专家认为,全球变暖是引爆火山的发动机。2010年5月,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科学研究所表示:2010年或成为131年来最热年份。7月,已爆发全球性高温。……无法逃避,只有更多深入了解,更多小心谨慎。

内容推荐

触,地球的冲动……

有世界级美丽的黄石公园,地下沉睡着一个“美国终结者”——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这是目前地球上最嗜血的死亡幽灵。

一次超级火山的喷发能使山峦灰飞烟灭,可能改变整个行星的气候而导致物种的灭绝。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曾造成3.6万人丧生,而黄石的喷发威力是它的100倍。

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世界瞩目后,黄石超级火山被列为当前最危险的六大火山之一。

它的喷发“闹钟”在60万年左右,现在距上次爆发已经了64万年,科学家说“黄石的爆发有可能在明天,也有可能在数千年之后”。

现实中,近年来这座超级火山已出现了种种异常现象……

英国伦敦大学火山学专家比尔·麦格说 “下一场超级火山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法,才能阻止这场人类的超级灾难?

目录

序 如果一切无法阻止

前言 当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引子 如果冰岛火山只是预演

1、最扑朔迷离的气候疑云

2、超级火山,人类束手无策

附件 最恐怖的地底幽灵

第一章 地狱黄石:美国终结者的秘密

1、画皮揭开后的骇人真相

2、天使与魔鬼的双面人生

附件 黑名单上的六大杀手

第二章 黄石异象:死亡幽灵的苏醒信号

1、吹起气球的地面

2、瞬间神秘死亡的野牛

3、地震!地震!不让人喘息的地震群!

附件 惹不起的家族:世界超级火山

第三章 末日熔城:美国不抵抗

1、爆发预警时 地震已此起彼伏

2、爆发初亮相 大爆炸响彻云霄

3、爆发几分钟 碎屑流杀人无痕

4、1个小时内 火山灰梗塞美国

5、爆发2天后 群震再次纷涌现

6、爆发3天后 美国大部分沦陷

7、爆发4天后 自救终于可展开

8、爆发7天后 火山涌浪越百里

9、爆发1月后 星球级灾难降临

附件 美国危险:十大不安分火山

第四章 黑暗世纪:人类失去春天

1、魔鬼暴怒四季重写

2、历史?气候也能说了算

3、没有退路的全球大撤退

附件 米诺斯王国:被火山吞噬的文明

第五章 回天之力:装在地狱里的警报器

1、预警!“水晶球”在谁的手里?

2、引爆火山的新发动机:全球变暖

附件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暖化时代的噩梦

附注:火山词典

后记 敬畏地球

特别致谢

试读章节

1.预警!“水晶球"在谁的手里?

几乎每座活火山在爆发之前,都会发出某种预警信号,科学家会抓住每条线索来给出有用的预报。包括:逸出的火山气、地面变形、地震波等。也许每个火山都有独特的属性,但是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科学家就能获得最佳的预测结果。

首先,预测火山将如何变化,从而探究火山活动的原理。火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只有一个岩浆室、一个上升通道和一个火山口。实际上,大多数的火山都要复杂得多。在大多数火山之下,岩石裂隙网络盘根错节,上面岩层的巨大重量所形成的火山压力会迫使融化的岩石——也就是岩浆上升到地面上来。

火山预测难就难在,任何两座火山中的岩浆都不尽相同。比方说,著名的夏威夷火山中,岩浆相对稀薄,能够很快的释放出溶解的火山气,岩浆缓缓地在地表流淌,形成熔岩流。这意味着,夏威夷的火山喷发很少是突发性的、爆炸性的;同样的,基拉维火山连续多年喷出多达60万立方米的熔岩,这些熔岩足可填满200个奥运会的游泳池。这就是它们在喷发前给出的预警信号,而且这种缓慢稳定的堆积也使得这样的火山喷发很容易预测。

但是,意大利的一些火山则与之完全不同,其中的岩浆十分黏稠质密,里面含有大量的气泡和火山气。在接近地面时,这些气体就会迅速膨胀。它们的膨胀速度非常之快,形成了剧烈的突发性爆炸,把岩石和熔岩喷向四处。这种黏稠的熔岩有时会从蛰伏多年的火山深处毫无预兆地突然喷发出来,因此,预测这些火山的喷发要比预测夏威夷地区的困难得多。就像维苏威火山,它平时看似平静,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虽然火山爆发的预测困难重重,但是世界各地的火山检测人员仍在不断提高他们的预测水平。

危险“嗅”出来

火山逸出的火山气是“嗅出”火山喷发“味道”的一种途径。

火山气是从火山地下的岩浆中释放出来的,一旦它的逸出量增加,资深的火山专家可以就此判断地下的活动状况。火山气就像来自地球内部的消息,它可以告诉我们岩浆的情况,比如岩浆是否在流动、是否很黏稠、都有哪些成分?火山气的分析遇到液体分子的时候就会熔接,形成的溶液四处流动,在上层岩石的巨大重量所形成的压力下,岩浆能够熔接大量的气体。这和香槟酒的效果差不多,瓶塞维持住的压力使液态酒溶解了大量的气体,瓶塞一打开,压力就会减少,气体也就从液体中跑出来了。同样的道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上面的压力越来越小,气体的溶解度也随之越来越低,气体不断膨胀,在岩浆中形成气泡。

不同的火山所喷发出来的气体,在总量和类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预测火山喷发,科学家所关注的不是火山气的成分,而是气体逸出量相对于正常值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2003年时,黄石国家公园火山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浓度过高,当时导致几头牛气体中毒、倒地身亡。因为硫化氢和二氧化碳都是岩浆中的气体,所以,美国地质勘测局的火山专家担心岩浆是否已经溢出岩浆库正往地表前进。

当然,能准确“嗅”出这些异味的真正含义,科学家还需要高科技的手段,他们常常用一种被称为“嗅探器”的仪器捕捉这些气体,这是一种自动分析器,它工作起来就像一个微型的吸尘器,能够对火山气体进行迅速的分析。

2008年,在美国地质勘测局的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观测站,一名地球化学家根据二氧化硫的排放成功预测了基拉韦厄的喷发。从此之后,这个观测站的专家开始对在岩浆之前涌出火山口的气体产生了兴趣,比如气体源头的深度,它的运动速度等等。不过,当地的专家也承认,这些线索都是补充性的,“最佳预测要通过所有线索的综合……这一点和气象预报并没有什么不同。”

还可参考的线索有地表变形,黄石火山天文台的火山专家杰克·罗文斯顿解释:“在爆发前,我们会搜寻地表变形的现象,也就是地表隆起,它显示岩浆正朝上涌向地面,沿途造成岩石变形。”

P212-214

序言

如果一切无法阻止

颜石泉

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科技,而科技在给人类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发现了难以抵挡的灭顶天灾,比如:黄石超级火山的一旦爆发。

上海夏日的一个清晨,有轻微的风和间或的滴雨。我疾走在衡山路的梧桐树下,眼前上海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因陈旧斑驳而透出历史感。昨晚,不,应该是今天凌晨2点多,我看完《美国倒计时》的书稿,不知如何为其作序。

耳机里阴差阳错地响起迪克牛仔那首《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耳朵里留下不停顿的“重来、重来……”,却是像在提醒我什么。

其实,在当前地球危机中,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历法最后一天,为虚。虚之原因乃其无法证实;气候和超级火山则为实,实之原因乃看得见摸得着。又因气候多有人为因素,具有改变的可能性,故超级火山变得惟一无法阻止。而如果无法阻止,将发生不敢想、又不能不想的那个结果:也许,也许人类必须再死一次……

疾走之间,眼界穿过千山万水。想,喜马拉雅山脉都曾经地处深深的海洋中,埃及北海岸尼罗河入海口,那两座曾经芳华百世却被淹没于海水之中的赫拉克利翁和东坎诺帕斯古城……。历史走到今天,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没有什么不可以重来!黄石火山不是喷发过数次吗?那喜马拉雅山从海底凸起成为最高峰的变迁呢?代价几何?到现在不是还有人类吗?

回家,翻开词典,找到“杞人忧天”的成语。指: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心略舒,但愿。

美国倒计时,就倒计时他的吧。大不了,一切再重来!

有一种说法是,当我们意识到危机,却不愿承认它们的存在。

有一种回答是,人类愿意承认危机的存在,只是有些危机可能改变,比如人类通过《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会议”来解决气候问题;但,当人类同样意识到像黄石公园这样的超级火山的存在,和总有一天会再爆发时,人类似乎无能为力。

有科学家指出,往后的若干年将决定人类发展的未来,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年代。发现危机是解决危机的第一步,科技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应该,也必须紧急地投入到保护人类生存的研究上来,财富毕竟是身外之物。

就像人类在癌症面前束手无策,却仍坚信终将攻克癌症一样:发现、正视、投入和信念极其重要。

美国人,是不是可以不搞那么多的核弹和那些四处游弋的航空母舰,而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专注于怎样解决自己地底下那无法拆除的炸弹,如何?

21世纪,不确定性表现在:不仅人类自身将经历经济和政治的整合,以形成新的秩序;也许,地球本身也将经历一次深刻的整合:关于气候、关于地震、关于超级火山和飓风……

2010年7月15日于上海

后记

敬畏地球

本书是“地球危机报告丛书”的第四部。从前三部《2012地球悬念》、《上海沉没》、《不只上海沉没》一路走来,我们对地球的敬畏与日俱增。

很多人童年时都有过玩蚂蚁的经历,那么小小的蚂蚁,即使是一只小手过去,也足以横扫“千军万马”。在一个孩子面前,蚂蚁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可以揪下蚂蚁的几条腿看它怎样行走,可以让蚂蚁高空坠落看它能否活下来,可以水淹蚁穴看它们如何逃生,可以刨开蚁洞大闹天宫……

小孩子都可以玩弄蚂蚁于股掌之间,可以轻易决定蚂蚁的生死。

蚂蚁之于人是渺小的,但是细细想来,人之于地球,其实更渺小。

只不过,人远比蚂蚁幸运,因为地球远比人要宽厚、仁慈得多,同时蚂蚁也远比人要无欲、谦逊得多。

人类就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孩,从来都觉得世上的一切都应该是自己的,都理所应当是自己的。所以上天入地,无所不用其极,在地球和其他一切生命的忍让面前,人类放任自己的欲望膨胀到无穷大,迷失了本性中的感恩和怜惜。

殊不知,对于地球和宇宙,人类犹如一粒尘埃。

在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谁没有惧怕过地震、火山、洪水、海啸、飓风……呢?这其中的任意一个单项对人类都是灾难,轻则家园覆灭,重则生命沦丧。

如果大家看完“地球危机报告丛书”的前四本书,那么就一定会与我们有着一样的感同身受,那就是:敬畏地球。同样才能明白“人要敬畏,才能得救”的道理。

对地球而言,地震不过是在咳嗽,火山不过是个喷嚏,洪水充其量是几滴眼泪,飓风也不过只是深叹了一口气。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敬畏地球!

人作为生命体,最终的追求是什么?假如剥去那些层层的迷彩,是否发现其实生命的尽头是简单的幸福。于是我们假设了一个命题:如果没有明天,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天?如果明天不来临,今天,何种精神将得以幸存?

最后这个命题也就成为了“地球危机报告丛书”的收官作品,也就是这个系列丛书的唯一的文学版《如果没有明天》,我们也希望借助这部书里生命智慧的大集结,能有一次真正的顿悟和救赎。

在推出《如果没有明天》之前,“地球危机报告丛书”也会汲取前四本书的精华,出版一个精美的绘本版《地球出事了》,虚拟主角“宇宙小邮差”,会以地球和人类以外的视角,展现一个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世界——假如人类无视持续变暖的事实,“宇宙小邮差”看到的未来会让人非常陌生——我们不希望这本流泪的绘本最终成为现实,我们惟愿悲剧只停留在我们的剧本之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倒计时(黄石公园惊人真相)/地球危机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言//董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3922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4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