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民事程序法研究(第5辑)》由张卫平主编,内容涵盖:程序理论研究、诉讼原理研究、证据理论研究、非讼原理研究等,收入的文章包括:《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机理研究——兼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重构》《论中国式辩论原则之消解》《自由心证的类型化与统一证据法的方向》等。
| 图书 |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5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民事程序法研究(第5辑)》由张卫平主编,内容涵盖:程序理论研究、诉讼原理研究、证据理论研究、非讼原理研究等,收入的文章包括:《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机理研究——兼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重构》《论中国式辩论原则之消解》《自由心证的类型化与统一证据法的方向》等。 目录 卷首语 “法官”与“人民” 程序理论研究 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机理研究——兼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重构 对我国督促程序及若干相关完善建议的评述——以一般系统论为视角 司法程序中的传媒介入:规制与构建 诉讼原理研究 回归“马锡五”的思考 论中国式辩论原则之消解 论确认之诉的独立性 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的历史考察及其完善——以《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为中心 论执行当事人的变更和追加——以台湾地区执行力主观范围制度为借鉴 证据理论研究 自由心证的类型化与统一证据法的方向 “自由”的困境:对我国自由心证制度的反思 非讼原理研究 调解人行为规范的国际视野与国内现象解读 人性·和谐·调解 农村民事ADR机制之现状与未来 调解:去魅与重塑——以概念的讨论为中心 法律修辞:以听众为核心的说服论证——兼论法律修辞方法在司法调解中的作用 实证调研报告 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方式调查研究报告——以江西省宜春市乡土社会为具体考查对象 法院违法确认的缘由、程序与功效——来自G法院的个案分析 域外法律评论 民事诉讼中口头辩论的意义——基于德国法历史沿革的视角 诉讼迟延、案件管理与对抗制——英美民事诉讼案件管理运动对传统对抗制的影响 美国生效判决的救济机制述评 强制执行财产开示制度之比较研究 征稿启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卫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3590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5 |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1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5.10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福建 |
| 长 | 240 |
| 宽 | 174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