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文雅的疯狂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Nicholas A.Basbanes)《坚忍与刚毅——西方图书世界的人、史、地》(Patience&Fortitude:The Roving Chronlcle of Book People,Book Places,andBook Culture,2001)一书分为“序曲”、“藏书之人”、“藏书之地”和“尾声”四部分。从内容上看,各部分之间,乃至各章之间都是可以独立成篇的。其中,第一、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爱书之人”这一主题展开,而第三、第四部分重点讲述“藏书之地”,即图书馆。

本册为《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

内容推荐

“坚忍”和“刚毅”是纽约公共图书馆门前两座石狮的名字,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酷的日子里,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总会在星期日晚间的广播里,用这两个词来鼓舞市民们熬过一个个黎明前的黑夜,迎接明天的曙光。《永恒的图书馆 坚忍与刚毅之二》中,无数的藏书家、书商和图书馆人凭着“坚忍”与“刚毅”,在保存书籍文化的传承上成就了不朽的功绩。

图书馆作为“医治灵魂的场所”,从最早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开始便承担着保存书籍和传递知识的重要作用。《永恒的图书馆 坚忍与刚毅之二》作者巴斯贝恩历经十余载,遍访世界各大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等,为我们生动记录了无数的图书馆人,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所从事的堂吉诃德式的奋斗……

目录

第一章 人民的殿堂

第二章 过去与未来的图书馆

第三章 在书堆里

第四章 沉睡

第五章 妥善封存

尾声

注释

译名对照表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贝克参加了旧金山图书馆的政治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法庭行动;他控诉市政当局获得了成功,得到允许考察图书馆的书目卡片;这些庞大的材料被确定为市政记录,从而免遭毁灭。贝克争辩说:这些书目卡片是一批“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包含了重要的图书信息,而电子书目都不具备这样的价值——这也就是他的文章《抛弃》的主题。他后来又继续为《纽约客》写另一篇文章,直接谈到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填埋图书的事: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对贝克的人身攻击随即展开了:他被称为“投机取巧的色情作家”,“收集太古时代破烂货的人”,“无聊的投机分子”,“携带卡片的拜物教崇信者”。库尔特写信给当时《纽约客》的编辑蒂娜·布朗(Tina Brown),企图贬损贝克的动机,扼杀这篇文章,不让它付印。贝克把两人来往的信函抄件给我看了,库尔特也承认有这样的行动,但并不表示歉意:“我惟一的遗憾是他们继续干下去,发表了这篇混蛋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作者面对图书馆》,发表于1996年10月14日,时在“新主馆”向公众开放的六个月以后;中心内容是说道林允许把几千册图书秘密装进垃圾车中运出馆外,抛进当地的填埋场中,公开理由是新建筑里没有足够的地方,但实际上是因为这么多书籍不适合他关于21世纪图书馆的理念。抛弃图书的控诉最终证明确有其事,但是,究竟送走了多少书,是哪个图书馆领导人下的命令,至今仍旧有不同的说法。

贝克和我进行了几次谈话。在第一次谈话中他对我说:“毫无疑问,几千册图书被扔掉了。这是一次浪费,也是一次犯罪。使我最感烦恼的是:一所公共机构竟能干出如此野蛮的事;它花费了大量金钱在技术上,同时又任意抛弃了大量无可替代的现有藏书。在我看来,这是针对历史的可恶罪行。”

在图书馆的上层领导人中,对贝克文章的立刻反应是愤怒。库尔特的话特别直率,他认为“一个带着文字处理机的捣乱分子”“骑着白色骏马”从东海岸来到海湾地区,目标就是为了制造事端。他带着不屑的语气说:“他是个外来人,专门为了讲故事才来的。”贝克的兴趣在于保存历史的原始记录,并不是为了“讲故事”,这一点在他于2000年夏天在《纽约客》发表的又一篇文章里看得很清楚。该文标题为《限期》,讲述了1998年他把家庭迁移到缅因州南贝威克(South Berwick)以后所做的事情。贝克报告了他成功地将英格兰大英图书馆放弃的七千卷美国旧报纸保存下来的过程——有些早期的《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纽约世界报》,已经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最后一份。他在新罕布什尔州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美国报纸库”来贮存这些报纸。贝克在文章某处指出,长期保存《芝加哥论坛报》的全部档案材料需要支付6.3万美元,而制作同样材料的缩微胶卷则需用17.7万美元,相比之下实在荒唐。“我们处在一个古怪的历史时刻:你保存真东西的代价要低得多,远不如购买一套劣质的黑白底片,这套东西离开了机器的帮助还无法观看。”

贝克对于有系统地将历史文献变为缩微胶卷表示愤怒,并不限于报纸的范围。2001年春,他在《纽约客》杂志上又发表了长篇大论:《双层折叠:图书馆和对纸张的攻击》。文章批评了以劣等复制品代替印刷材料的整个体制。他公开承认文章的语调是“控诉性”的,声称在联邦政府资助下,展开了所谓应付“脆弱图书”危机的群众性活动,这种做法过于夸张,但已经继续近五十年了;除了大量销毁报纸(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外,美国图书馆存放的近百万册书籍也遭受到填埋或焚毁的命运,在处理之前经过“肢解”或摄影复制。他认为批准毁灭原来材料的所谓保全计划是方向性的错误,所谓“为保全而破坏”是执迷不悟。文章标题中的“双层折叠”是当时测验书籍纸张脆弱程度的一种方法,其本身就引起众多的争议。《双重折叠》一文的发表,在图书馆界又引起了活跃的讨论,贝克作为“图书馆激进分子”的形象就更加坚定不移了。P36-37

后记

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Nicholas A.Basbanes)《坚忍与刚毅——西方图书世界的人、史、地》(Patience&Fortitude:The Roving Chronlcle of Book People,Book Places,andBook Culture,2001)一书分为“序曲”、“藏书之人”、“藏书之地”和“尾声”四部分。从内容上看,各部分之间,乃至各章之间都是可以独立成篇的。其中,第一、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爱书之人”这一主题展开,而第三、第四部分重点讲述“藏书之地”,即图书馆。因此我们将此书分为两册出版,书名分别是《为了书籍的人——坚忍与刚毅之一》和《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文雅的疯狂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
译者 杨传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96967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59.1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Nicholas A.Basbane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