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学术专刊设有专题研究、学术述评、回忆口述、史料辑存等栏目,并将每年出版一辑。
本刊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室近年来在海外搜集到的宋耀如档案进行了整理,首批编译了17封宋耀如海外书信,经美国爱墨蕾大学、杜克大学和宋子文之孙冯英翰先生、宋子安儿媳宋曹琍璇女士和日本女子大学久保田文次先生等著作权人或保管单位同意后公开刊布,属国内首次完整发表的宋耀如海外书信原文及中文译稿。
| 图书 | 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2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学术专刊设有专题研究、学术述评、回忆口述、史料辑存等栏目,并将每年出版一辑。 本刊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室近年来在海外搜集到的宋耀如档案进行了整理,首批编译了17封宋耀如海外书信,经美国爱墨蕾大学、杜克大学和宋子文之孙冯英翰先生、宋子安儿媳宋曹琍璇女士和日本女子大学久保田文次先生等著作权人或保管单位同意后公开刊布,属国内首次完整发表的宋耀如海外书信原文及中文译稿。 目录 专题研究 孙中山:推进中华文化近代转型的第一人/沈渭滨 历史回眸——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再审视/谢俊美 另眼看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关系/邵铭煌 近代上海城市对于宋庆龄的意义/熊月之 宋庆龄与第三党/李玉贞 宋庆龄眼中的蒋介石/朱玖琳 简述宋庆龄在中国福利会推行“科学研究”的尝试(1949—1966)/任冉冉 学术述评 锲而不舍,深化拓展——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浅见/张磊 张苹 两岸盛会,共求新突破——“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华文化 的传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综述/黄明同 上海孙中山故居藏书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郭骥 回忆口述 我所知道的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周和康 档案选编 宋庆龄与苏联驻华外交人员谈话记录(1942—1945)/李玉贞译注 中国福利会藏宋庆龄与爱泼斯坦等往来书信选译/沈海平 编注甘庆元译鲁平刘懿芳校 宋耀如海外书信选译/黄亚平朱玖琳宋时娟译注 史料辑存 《申报》孙中山奉安史料汇编(中)/任冉冉编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亚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30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7=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5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