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国家作为战争手段曾多次使用生物武器:德军曾以炭疽菌和鼻疽菌毒杀敌对国的驮畜;日本的细菌部队曾在中国的土地上散播鼠疫和霍乱;现代的恐怖主义分子也利用生物武器制造混乱,炭疽菌信件重新点燃人们对人造瘟疫的恐慌。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威力堪与核武器相比,然而其研制和使用却比核武器更加简便和随意。
本书揭秘各个大国鲜为人知的生物武器研究的历史,论述如何最有效地阻止这类武器的使用以及限制生物武器扩散的途径。
| 图书 | 生物武器(从国家赞助的研制计划到当代生物恐怖活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历史上国家作为战争手段曾多次使用生物武器:德军曾以炭疽菌和鼻疽菌毒杀敌对国的驮畜;日本的细菌部队曾在中国的土地上散播鼠疫和霍乱;现代的恐怖主义分子也利用生物武器制造混乱,炭疽菌信件重新点燃人们对人造瘟疫的恐慌。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威力堪与核武器相比,然而其研制和使用却比核武器更加简便和随意。 本书揭秘各个大国鲜为人知的生物武器研究的历史,论述如何最有效地阻止这类武器的使用以及限制生物武器扩散的途径。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生物媒介和疾病传播 第二章 英国与细菌战 军事科学的无情进展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工业规模和秘密 第四章 秘密分享与日本的生物武器计划(1934~1945) 第五章 以核武器规模为目标冷战与美国的生物战计划 第六章 尼克松的决定 第七章 苏联的生物武器计划 第八章 生物恐怖活动与扩散的威胁 第九章 国家安全与生物武器威胁 第十章 生物武器制止扩散 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生物武器(从国家赞助的研制计划到当代生物恐怖活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珍妮·吉耶曼 |
| 译者 | 周子平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229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E93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3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1402 |
| 版权提供者 | SDX Joint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