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解剖独裁政权的最佳标本,从夺权到倾覆,从“雄狮之主”到“狱中废帝”。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堕入“政变”循环的一生作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生传奇,六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图书 | 皇帝(一个独裁政权的倾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皇帝》解剖独裁政权的最佳标本,从夺权到倾覆,从“雄狮之主”到“狱中废帝”。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堕入“政变”循环的一生作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生传奇,六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内容推荐 卡普钦斯基足迹遍布一百多个国家,他在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政权倒台后,访问了很多曾经为这位“末代皇帝”工作的人,记录整理了他们对皇帝的记忆和印象,构成《皇帝》这本书。 《皇帝》延续卡普钦斯基对历史的一贯态度,客观地还原了一个帝王跌宕起伏的一生,揭示了这个非洲“雄狮之主”如何从卫国英雄逐渐转变成独裁帝王乃至被叛军驱逐下台的过程。 《皇帝》发表于1978年,出版后很快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1983年,被评为当年最佳图书。1987年英国伦敦皇家剧院将其改编成话剧,搬上英国舞台,受到欢迎。1989年,该剧又被搬上波兰话剧舞台,在波兰上演多次。 目录 卡普钦斯基介绍 海尔·塞拉西介绍 海尔·塞拉西简明年表 君主 走吧!走吧! 崩溃瓦解 试读章节 晚上,我常常去找那些曾在皇帝身边工作过或者能接近皇宫的人们,听他们讲故事。幸存在世的这些人已经不多了。其中一部分人已被枪决。另一些人则逃到了国外或者被关在皇宫中的地牢里,现在的地牢过去曾是皇宫的地下室;还有一些人逃进了深山老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或者出家在修道院修行。每个人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四处谋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留在了亚的斯亚贝巴。其实,那里才是最容易在当权者眼皮底下蒙混过关的地方。 每天天黑下来之后我才能去采访他们。我不仅得换开别的汽车,还得换衣服。埃塞俄比亚人疑心很重,一开始他们根本不相信我采访的目的和诚意。其实我的目的仅仅是想报道一下被第四师的机关枪改变了命运的这个世界。第四师的机关枪都被安装在美式吉普车的副座上,枪手们个个都非常专业。吉普车后座上坐的是负责接收上级命令的通信兵。无论是司机,还是枪手、通信兵,个个灰头土脸,人们只能看见他们头盔下那暗色防尘墨镜,根本看不清他们的眼睛,但仍能感觉出他们黝黑皮肤上的面容是冷冰冰的。在吉普车里的三个人都清楚,他们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于是也无所畏惧。司机开车疯快,每当车速达到极限时就来个急转弯,在逆行道上横冲直撞,那时人们所能看到的景象是,马路上的东西四处飞溅。每当此时,人们都想方设法躲避他们。因为汽车后排座上那位通信兵膝盖上放着的收音机里,随时都可能发出各种惊恐的呼喊声、紧张的尖叫声和震耳欲聋的怒吼声。谁能保证从那些杂音中不会发出开枪令?所以这种时候,最好是躲得远远的,不要进入他们的视线,在路边静静地等待。 现在,我正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刚一转弯,便上了一条泥泞颠簸的马路。仅从表面看,那儿好像是空空荡荡人去楼空的地方,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些看似悄无声息的民房周围,其实到处都是暗中监视的眼睛和身影,在我拐进这条大街时,我也跟那些被暗中监视的居民一样,早已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令我更加提心吊胆,备加小心。一切意想不到的事都有可能在瞬间发生。因为在这个城市的各条街道上,甚至在整个街区,常常会突然出现手持枪支的军人到各家挨户搜查,他们要寻找那些所谓的企图颠覆国家的漏网分子或者曾在老政府中供过职的人。此外,所有的居民也不得不互相监督、互相刺探、互相猜疑。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国内战争。每当我坐到窗边时,马上就会被提醒,千万不要靠窗太近,从马路上很容易看到你的身影,因此你也很容易被击中。此外,每当你听见外面的停车声时,随后就可以听见枪声。是谁开的枪?是这帮人还是那帮人?今天开枪的“这些人”是谁,那些人又是谁?那些人到底想干什么?是谁和谁在对抗?过一会儿,当你听见汽车开走的声音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狗吠声一片。在亚的斯亚贝巴这座城市中,狗叫声时常是此起彼伏,整夜不停。城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狗,一些曾是纯种狗,被抛弃后变成了野狗,还有身上长满了寄生虫、患了疟疾的狗和不计其数的杂毛狗等等。 人们总是小心谨慎地告诫我说,你没必要这样冒险,小心为好。你手中既没有具体地址也不知道要找的人的名字。即使有,你也不能公开描述他们的体征:既不能描述身高,也不能描述体型;既不能描述脸型,也不能描述长相;既不能描述四肢,也不能描述动作,更不能描述膝盖……因为今天已经没有人再下跪了。P5-8 书评(媒体评论) 卡普钦斯基抵得上一千个唯唯诺诺、耽于幻想的平庸作家。由于他成功地把新闻和艺术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我们得以窥见他常说的那种难以言传的真实战争画面。 ——英国著名记者萨·鲁史迪艾 当我们孩子的孩子想去了解20世纪晚期的残酷时,他们就应该去阅读和研究卡普钦斯基。 ——《华尔街日报》 他是一个用眼睛感觉和用心思考的作家。徘徊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诗人带给我们的超现实的萦绕不去的景象。因为一些奇怪的、不适宜的命运纠缠,这个诗人最终成了记者。 ——美国《金融时报》 卡普钦斯基是一个迷人的向导。他集无限的耐力、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养于一身,是闪烁着寓言和新光泽的作家。 ——《纽约时报》 卡普钦斯基的文笔精练适度,丝毫不见愤世嫉俗,体现了文学的力量和视野。 ——《波士顿环球周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皇帝(一个独裁政权的倾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波兰)雷沙德·卡普钦斯基 |
译者 | 乌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024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8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3.45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4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