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浴火重生
内容
编辑推荐

杨文彬编著的《浴火重生》第一次完整系统地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感召下,原日军第四航空队360名航空技术人员,报恩于中国人民,自愿参加八路军,协助我军创办了第一所航空学校,培养出我国第一代航空技术人才,并且归国后不断开展日中友谊活动的真实历史。本书不失为一本宣传中日人民友谊的生动教材。书中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是中日战友提供和撰写的。

内容推荐

新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是怎样建立的?中国空军成立前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作为一名亲历者,《浴火重生》作者(杨文彬)以翔实的史实记录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以林弥一郎为首的日本航空队360名航空技术人员在中国人民的感召下,自愿与我军合作共建航空学校的真实故事,以真情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中日人民友谊之歌。

翻开《浴火重生》来阅读吧!

目录

第一章 苍鹰无奈逃窜

第二章 降鹰记

第三章 飞向光明

第四章 战火中起飞

第五章 雏鹰展翅

第六章 护鹰篇

第七章 航空摇篮

第八章 归国

第九章 回娘家

附 东北老航校的机构演变

试读章节

第一章苍鹰无奈逃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一个多月,在中国东北辽宁省南部山区,逃窜着一支神秘的日军部队。他们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行动诡秘,总是在八路军(当时称作“东北自治军”)与苏联红军活动的空当间流窜。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的命运如何?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眸他们的历程,将他们的真实面貌公之于世,让这段真实的历史重现。

垂死前的悲鸣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蒙150万大军分三路直捣空虚的日本关东军,打了日军一个猝不及防。就在前几天,日本还认为,日苏两国订有《中立同盟条约》,关东地区还是他可靠的后方。陆军、空军主力统统调往太平洋战场与美军作战。而在关东地区的日本空军,只有羽飞行团、独立飞行105团、独立101教育飞行团和23教育飞行队等几支教育训练团队。他们实际上是一些缺乏战斗力的训练团体。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分析苏军进攻东北地区的态势是:一、吉林白城子离内蒙古乌兰浩特较近,是苏蒙大军进攻日本关东军的一条捷径。8月10日苏军装甲兵已进入白城子西部地区,可能向齐齐哈尔和醴泉地区进军。二、辽西锦州离内蒙古赤峰最近,是苏军进攻辽宁地区的一把尖刀。三、三十里铺到辽东半岛,是苏军从海上插入关东地区的另一把尖刀。

据此,8月10日关东军总部对关东空军各部下达如下命令:”

独立飞行团进攻来自锦州、赤峰、林西来犯之敌;

独立101教育飞行团进攻来自齐齐哈尔、白城子、醴泉来犯之敌;

23教育飞行队阻击三十里铺到辽东半岛一带登陆之敌;

羽飞行团准备阻击从外蒙古进人之敌装甲部队。

当时羽飞行团是关东留守空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其所属第四炼成联队又是该团的主力。但是这支航空队用于飞行训练的九九高练飞机上没有挂炸弹的装置,飞行教官们没有进行过投弹训练,如何令这支部队去执行阻击苏军装甲兵进攻的任务?但是总部的命令岂能违抗。羽飞行团少将团长志方急得在指挥室里踱来踱去,愁眉不展。

8月11日苏蒙装甲大军已逼近白城子市,晨7时志方命令炼成联队林弥一郎:“命你率10架携带炸弹的教练机和10架隼式战斗机,即刻飞往白城子,给苏装甲兵以毁灭性打击,阻止敌军前进。”

林弥一郎191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南河内郡藤井寺野中的一个农民家庭。幼时随父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对农民种田的辛劳有亲身的体会。旧制中学毕业后,听人讲当飞行员很光彩,他报名考上了航空志愿兵。1932年在航空第一连队正式人伍,下士官考试合格后,编入教官训练队,晋升为尉官。1941年9月,调入第一师团第54战斗队,任中队长(中尉)。不久被调到中国战场,参加武汉防卫任务。1942年6月,在广西桂林上空与美国援华飞虎队交战。林弥一郎指挥的一个九七战斗机中队与美P-40战斗机争斗。林弥一郎的九七战斗机被美机打穿40个弹孔,仍指挥中队作战,最后带伤飞回广州白云机场。被日军誉为“勇猛果敢的指挥员”。此后他转战东北佳木斯、沈阳.以训练隼式战机飞行员为主,兼沈阳领空防卫。升为第四炼成联队少佐队长。

林少佐接到命令后急令10架九九高练和lO架隼式战斗机进人战斗状态,由沈阳北陵机场起飞。20架飞机同时开动发动机,呼啸着冲上蓝天,空中和机场弥漫着一派紧张气氛。隼式机群为先导,轰炸机群紧随其后,20架飞机的飞行员在不安和决死的复杂心情下,轰鸣着向北飞去。

林弥一郎摆出一副英雄气概,驾驶着隼式战机飞在两队战机的先头,左右两架僚机紧紧护卫着队长。几十分钟后,机群已经抵达白城子以西50里上空。林弥一郎少佐最先发现广阔的草原上行进着一支看不到尽头的苏军装甲部队,红旗飘飘,尘土滚滚,迅猛由西向白城子市奔驰。林弥一郎内心有些胆寒,没有地面陆军的配合,仅靠自己20架飞机能够阻止苏联装甲部队千军万马的前进吗?但是作为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必须坚决执行天皇的命令,宁可死在战场也决不能后退。于是他果断下达命令:“歼击机群向地面敌装甲兵发起攻击!”“轰炸机群对准敌装甲车群猛烈轰炸!”他话音未落,便第一个驾机俯冲下去,朝着苏装甲先导指挥车猛烈扫射。

苏装甲部队指挥车见日军几十架飞机突然向自己的装甲队伍疯狂攻击,立刻用无线电向对空射击部队发出命令:“全体对空射击!”霎时间数十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团团火焰冲向空中。

林弥一郎原来整齐的机群编队顿时乱了阵脚,四处乱窜。歼击机群却还冒着苏军地面炮火,断断续续地俯冲扫射,轰炸机飞行员则慌慌张张地将炸弹朝装甲车队一泻而下,地面上腾起熊熊烈焰,顷刻间弹尽机散。此时G少尉(注:G少尉是日本人提供的资料中的称谓,我在本书中保留该称谓)驾驶的隼式战机尾部中弹起火,机身歪歪扭扭地挣扎着向北飞去,战斗异常激烈。P1-3

序言

关心中国人民空军的朋友们,我们伟大祖国现已经建设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人民空军。你们能想象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航空学校是怎样建设起来的吗?在抗美援朝与敌人空战中取得赫赫战功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等英雄是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吗?

作者曾与中国第一所老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飞行教官、机务、气象、医务等航空技术人员一起工作过,调查收集了大量真实的历史资料,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创作,写出了这本书。书中用翔实的史料,向读者朋友介绍了这些艰苦、真情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点点滴滴。

六十多年前,原日本航空队的360名日本航空技术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教育下,投人中国人民革命的大熔炉,在烈火中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灵魂,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在我党我军的领导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中国空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中国空军成立前的一段特殊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利用日军在东北留下的飞机、器材、机场等设施,在东北建立了一所航空学校。委托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主要负责人之一彭真同志组织实施。

2009年11月9日至13日,香港凤凰卫视连续播映了我空军宣传部编制的《飞鹰前传》东北老航校往事纪录片,首次以官方名义披露了我党创建东北老航校的真人真事。王海、刘玉堤、方子翼等老航校首批毕业的飞行学员和日本飞行教官林弥一郎、筒井重雄的身影,首次出现在纪录片中,使人们开始触摸到这段历史。

本书的视角是自下而上的,从中日两个角度着重讲述日本飞行教官、机械师、气象师、航医等普通官兵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书中写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无一虚构。

为使读者对日本友人的民族性格有所了解,作者在书中援引了一些日本文化元素,供读者参考。

感谢张开帙先生、王麦林女士编著的《东北老航校》一书,为本书提供了大量回忆史料。

感谢胜瑞治等日本友人编著的《航迹》一书为本书提供了日本友人的大量口述史。

特别要感谢赵志远先生向作者无私地提供了自己十多年翻译的《航迹》、《走向新生的路》等大量日文史料和珍贵照片。

感谢曾与我一起和日本友人工作过的老伴汤健女士,她对本书的文字做了大量修饰和润色。

时间已过去了六十多个春秋,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已经作古,作者现已年过八旬,精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浴火重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文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龙门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828916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1039688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