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千里老师是科技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之一。《中国科学院叙事》一书,是他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来的第4本新闻通讯选,也是他继《走进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记事》之后的第3本有关中国科学院的新闻通讯选。本书跟踪科学热点、焦点问题,对“创新2020”进行了先行思考,并再一次见证了中国科学院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第三期以后,中国科学院高层领导的战略思考、科技布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 图书 | 中国科学院叙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千里老师是科技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之一。《中国科学院叙事》一书,是他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来的第4本新闻通讯选,也是他继《走进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记事》之后的第3本有关中国科学院的新闻通讯选。本书跟踪科学热点、焦点问题,对“创新2020”进行了先行思考,并再一次见证了中国科学院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第三期以后,中国科学院高层领导的战略思考、科技布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内容推荐 《中国科学院叙事》(作者郑千里)记录了自2008年6月以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些大事及知识创新的典型案例,展现了知识创新工程的丰硕成果,同时遑寻科技将帅人才成长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关注未来中国科研队伍人才的培养。《中国科学院叙事》跟踪科学热点、焦点问题,对“创新2020”进行了先行思考,并再一次见证了中国科学院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第三期以后,中国科学院高层领导的战略思考、科技布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书可供广大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阅读,也适合新闻学、传播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选读。 目录 序 遥感灾区冷热杜鹃来春绽放——中国科学院慰问团赴四川地震灾区纪实 “知识创新工程经验要向全国推广”——刘延东在中国科学院暨奥运科技园区视察侧记 大智之中还需大勇——记中国科学院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在地震灾区显神威 与知识创新工程风雨同行——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l0年人生之路 我国SOl技术产业化的火炬接力——记王曦及其团队发展历程 科研布局调整中“美丽转身”——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0年知识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奏响雄浑乐章——记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年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建设意义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答本报记者问 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拾贝采珠 地震灾害链研究,让我们国际联手——中日两国科学家就地震减灾防灾论剑成都 塔河中下游生态跨世纪保卫战 长年守望,以便更好地阻击——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所在“死亡之海”的治沙团队 咦,科学?怡,科学!——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科研信息化建设项目示范作用 把论文写在长江上游坡耕地上——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个重点项目启动的思索 此处能起龙腾飞邈云天——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在筹建中蓄势发轫 山区振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持续发展呼唤制定山区发展振兴规划 “我们应注重自己培养未来的大师”——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英才班”的教育探索 “纳米”纳博大百川“若水”若上善伊人——写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验收之际 “湍流”正在这里蔚为壮观地形成——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 但求慈航心中渡——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上篇) 不著袈衣亦如来——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下篇) 集中科院综合优势发展我国电动汽车——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发展态势掠影 “金三角”的叙事与启示——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煤制乙二醇技术工业化 金星在中国科技版图上闪耀——记中国科学院五个新建研究所的诞生 在那离科学绝不遥远的地方——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科研信息化建设项目示范及推进 创新2020:“脑”在清晰“成像”——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思考 勤奋是最好的智慧——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纳米科学家赵宇亮 繁华难现?蓓蕾初绽!——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展能源植物“小桐子”纪实 读山:让我们眼光更深邃清澈——认识我国山地(山区)的独特与复杂性 喊山:让我们心灵更感天应地——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跋山:让我们前行更睿智英勇——振兴我国山地(山区)的举措和可行性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科学院叙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千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3045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69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