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航海日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航海日记》记述了哥伦布第一次西航时沿途的艰辛及其所遇到的困难;哥伦布一行首次登上美洲大陆时所见到的旖旎动人的风光,大陆的主人——印第安人健美的体格,以及他们热情淳朴的品质,等等。

哥伦布首次航行的真实记录,欧洲人争相传阅的经典文本,多种文字一版再版,风靡整个世界征服亿万读者。

内容推荐

《航海日记》记录了哥伦布一行首次西航的经历,包括帆船的构造,航行的风向、里程,遇到的奇人异事等,展现了新大陆的旖旎风光及当地印第安人的热情淳朴。书中还大胆暴露了哥伦布一行对黄金的贪欲,为掠夺黄金,他们不惜对印第安人进行欺诈,内部也因而发生分裂。这是欧洲第一部记述新大陆以及欧洲人在新大陆活动的作品,充满了探险精神,一经问世,即大受欢迎。五百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备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并非哥伦布《航海日记》的原稿,而是两次参加哥伦布航行的拉斯·卡萨斯神父对日记所做的摘录。经众多学者考证,这些摘录严肃并忠实于原文。书后附有哥伦布简历,有助于读者阅读,更有助于加深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目录

译者前言

对新大陆发现者的发现

航海日记

哥伦布简历

试读章节

8月9日,星期四

直至星期日晚间,远征军司令方抵达戈梅拉岛。在此之前,鉴于“品达号”已无法航行,马丁·阿隆索·平松奉远征军司令之命留在大加纳利岛,随后司令也从戈梅拉岛到达该岛。亏得他和马丁·阿隆索·平松以及其他人的辛勤努力,才彻底修复了“品达号”,一起返回戈梅拉岛。途中他们见特内里费高耸的山峰上喷出熊熊烈火。“品达号”先张三角帆航行,后改为正角帆。这样,远征军司令与修复的“品达号”才一起于9月2日星期日返抵戈梅拉岛。

远征军司令说与堂娜伊内斯·佩拉萨——她是戈梅拉的一个伯爵纪廉·佩拉萨之母——一起居住在戈梅拉,诚实的西班牙人断言他们的先辈原是耶罗岛之岛民,说他们每年都能在加纳利群岛西方日落处看见一片陆地。戈梅拉岛其他居民也如是说。远征军司令说,记得1484年他在葡萄牙时,曾有一人从马德拉岛前来拜谒国王,求国王赏赐一船,前往其所见的那片陆地,此人发誓说他每年都看到那片陆地,且样子始终如一。远征军司令还说,曾记得,亚速尔群岛的居民也有同样的说法。人们所说的那块陆地都在同一航向上,模样、大小也都一样。远征军司令等备足淡水、木柴、肉食,装上其前往大加纳利岛修复“品达号”时留在戈梅拉岛上的所有物资,于9月6日率三船扬帆驶离戈梅拉岛。

P11-13

序言

1492年8月3日,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和王后伊莎贝尔的支持下,携带国王给中国大可汗的信函,率三艘西班牙帆船,从西班牙南部的帕洛斯港西航,开始了后来震惊世界的探险事业。哥伦布之所以决定向西航行,是因为当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封锁了向东通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地区的航路(当时所谓印度地区主要是指中国、印度、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使得欧洲无法再与东方进行贸易。西班牙崛起的资本主义急需寻找另外的航线到达东方。15世纪,托勒密和托斯卡内利地圆说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他们认为从地球的一点一直前行最终会到达原来的地点,这一观点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很可能哥伦布就接受了他们的思想的影响,决定放弃东航而向西航行,他坚信他定能到达印度地区。他航行的目的也和当时大多数的航海家一样,通过新航路,即中国、日本、印度等东亚和南亚诸国的新航路,与上述各地进行贸易,在那里传播天主教,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掠夺该地的黄金、香料和其他财富。哥伦布一行沿途历尽艰辛,终于于同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当地的印第安人叫做瓜那哈尼。。哥伦布为其取名圣萨尔瓦多岛。,当今此岛名为华特林岛,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当时,哥伦布以为他已到达我国元朝大可汗的土地(请参见10月30日的日记),直到临死,尚不知他抵达的陆地乃是当时尚不为人知的加勒比海诸岛和部分美洲大陆沿岸地区,更不知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把这片新大陆与旧大陆休戚相关地联结起来。哥伦布一生的功过也就在于这一联结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新大陆大量的金银和其他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各国,使旧大陆已经萌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如鱼得水,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促使濒临解体的封建社会走向全面崩溃的边缘。因此,可以说,哥伦布为欧洲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他与随后蜂拥而去的殖民者却摧毁了一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美洲大陆,大陆的主人——印第安人由于遭到殖民者残酷屠杀和奴役,几乎落到种族灭绝的地步。印第安人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结构也因之被彻底摧毁。按照欧洲模式新建的美洲社会全然成了宗主国的附属品,经济上深受宗主国的盘剥和控制,长期得不到发展。直至今日,丰饶的美洲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仍在吞食新老殖民主义所酿制的这一苦果。

哥伦布一生进行过四次美洲航行,在他第一次航行前给国王和王后的奏章中说:“臣拟在航行中逐日记录所见、所闻、所做以及可能发生之事,此外,二位陛下,臣除每晚记述白天所历之事,白天记述夜间之事外,尚拟绘制一册新航海图,标清沿途大洋星各大海和陆地之方位……”这便是读者手中这一本《航海日记》诞生的滥觞。《航海日记》记述了哥伦布第一次西航时沿途的艰辛及其所遇到的困难;哥伦布一行首次登上美洲大陆时所见到的旖旎动人的风光,大陆的主人——印第安人健美的体格,以及他们热情淳朴的品质,等等。《日记》还暴露了哥伦布一行对黄金的贪欲,以及为掠取黄金在交易中对天真淳朴的印第安人的欺哄诈骗。此外还记述了为了攫取更多的黄金,航行者之间各怀鬼胎、尔虞我诈的行为。这是欧洲第一部记述新大陆情况和欧洲人在新大陆活动的作品。哥伦布发现美洲之举在当时的欧洲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对那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大感新奇,因此,《日记》一经问世,顿时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随即被译成欧洲各主要文字。500多年来,在人们的好奇心早已得到满足以后,此书仍以多种文字一版再版,备受各国读者的欢迎,其原因在于,此日记对研究美洲历史,尤其是印第安人历史和早期殖民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这是一部研究美洲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航海日记》还记述了帆船的结构,以及在大洋上航行的情况,这给研究古代欧洲航海术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哥伦布《航海日记》对美洲的自然景色和印第安土著居民的情况都做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这片崭新大陆的主观感受,在很多章节,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烘托渲染十分生动感人。因此,此书不仅在拉美历史,而且在拉美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被誉为拉丁美洲“记事文学”的先驱。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航海日记》在出版前原稿已经佚失,现在流传于世的是曾先后两次参加哥伦布航行的西班牙神父拉斯·卡萨斯为撰写其著名的《西印度通史》对日记所作的摘录。日记中许多地方以第三人称(拉斯·卡萨斯)叙述,但凡属重要章节均引用哥伦布日记的原文,用第一人称(译文用楷体)。经很多学者考证,一致认为拉斯·卡萨斯神父对日记的摘录是严肃的,是忠实于原文的。不过,也应看到,既系摘录,在极个别地方,难免有不连贯的感觉,但决不影响读者的理解。

本书系译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巴全国委员会于1962年出版的西班牙文版翻译,该版本又是西班牙作家和历史学家马丁·费尔南德斯(1765—1844)负责出版的《航海日记》的重版。该版本的优点在于出版者为此书撰写了大量注释,并保留拉斯·卡萨斯神父原来的注释,所有这些注释对读者理解此书提供了很大方便。译者除略去书中若干纯属语言方面的注释外,其余一概按本照译;为方便读者,在必要处,译者也加了注。三种注释,注文末均标有出处,只是在费尔南德斯的注后仅标上“费”字,以免冗赘。需要指出的是,直到目前,关于哥伦布航行路线及其发现岛屿之确切位置仍颇多争议,因此,文中注释只反映注释者本人的看法,不完全正确。例如:哥伦布驶离圣萨尔瓦多岛后,先后到达了他自己为之命名的圣玛丽亚岛、费尔南迪娜岛和伊莎贝尔岛,费尔南德斯认为上述三岛分别是现在的北凯科斯岛、小伊瓜那岛和大伊瓜那岛,但也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当是腊姆岛、长岛和长礁。因此,读者不一定要视注释者的观点为定论。

本书原文常出现Las Indias一词,系印度地区之意,它包括印度、中国、日本等东亚、南亚各国。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发现的陆地为印度地区的中国,所以,此书汉译本凡在哥伦布日记原文处出现Las Indias,均译作“印度地区”,当地居民indios均译作“印度人”,在非哥伦布日记原文处,由于卡萨斯在抄录时已知哥伦布到达的不是印度地区而是新大陆,故Las Indias一词译作“西印度”,那里的居民译作“印第安人”。

15世纪中叶以前,西班牙处于分裂状态,1419年阿拉贡王子费尔南多和卡斯蒂利亚王位的女继承人伊莎贝尔联姻,他们继承王位后两国正式合并。1492年,他们最终把非洲摩尔人赶出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终于成了统一的国家。《航海日记》中常使用“卡斯蒂利亚”一词,系指整个西班牙,而非统一前的卡斯蒂利亚王国。

哥伦布将其发现的岛屿都以西班牙语命名,这些名称大部分都有一定内容,译者在翻译这些地名时大多采取意译的办法,例如Isla Hispaniola没译成拗口的埃斯帕尼奥拉岛,而译成西班牙岛(有的史书上译作小西班牙岛,但实际上“Hispaniola”一词并无“小”的含义。)。

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封哥伦布为“Almirante"。Almirante原有海军统帅、海军上将等义,但此处不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海军军衔,而是国王和王后赐予哥伦布的一种荣誉称号,因此,译者译作“远征军司令”。

新旧两个大陆的相遇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译者期望,哥伦布《航海日记》汉译本的问世,能有助于我国人民更加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认识美洲历史,正确评价哥伦布在历史上的功过。如是,译者将感到莫大欣慰。

哥伦布用以写作的是古西班牙语,与现代西班牙语有很大差别,当时的社会情况与现在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译文不当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正。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有幸得到许多中外友人的支持和帮助。西班牙前塞万提斯学院院长费尔南多·拉富恩特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在此对他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让读者对本书作者哥伦布有一概括的了解,译者在书后加写了哥伦布简历。

2000年8月13日

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航海日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大利)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
译者 孙家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6420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465.8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92
13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