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必然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军事家。那么,未来军事家将从哪里诞生呢?为此,我们为潜在的、可能的未来军事家们,设计并编纂了一套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图书,将其取名为“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目的就是要为我军年轻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有志青年和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可资学习、了解和借鉴的军事学识方面的书籍。该套丛书按相关军事学科和专有知识编成,在坚持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的前提下,力争注入通俗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元素。本书是其中分册《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由王道伟、陆惠烨担任主编。

内容推荐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本书是其中分册《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由王道伟、陆惠烨担任主编。

《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主要介绍了古今中外各国国防建设的历史及发展。

目录

第一章 战争生力军——武装力量建设

 武装力量规模结构:依何而定?

 陆军:最古老的军种

 美国陆军:模块化

 俄罗斯陆军:雄威犹在

 德国陆军:第一支消失的军种

 法国陆军:多功能部队

 印度陆军:南亚雄狮

 朝鲜陆军:反常的扩编

 海军:21世纪最常用的军种

 美国海军:全球作战

 英国海军:重造全球舰队

 法国海军:全面转型

 印度海军:东进西出南下

 俄罗斯海军:纸老虎乎?真老虎乎?

 日本海军:走向远洋

 空军:带翼的剑

 美国空军:全球行动

 俄罗斯空军:旧貌换新颜

 英国空军:联盟作战

 印度空军:飞出南亚

 以色列空军:傲视大漠

 中国人民解放军:迈向信息化

 天军:即将出现的新军种

 后备军:战争潜力

 美国后备军:国防军的影子

 英国后备军:企业唱主角

 以色列后备军:国防军主力

 瑞士:全民皆兵

第二章 博弈的空间——战场建设

 传统战场建设:设施化为主

 中国长城:传统战场建设的经典

 马其诺防线:传统战场建设的终结

 现代战场建设:数字化主导

 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勾勒数字化战场空间

 气象环境建设:掌控数字化战场天况

 海洋战场环境建设:驾驭数字化海战场

 数据链建设:打造数字化战场的中枢神经

 地域通信网建设:布设数字化战场栅格

 网络中心战:数字化战场的基石

第三章 制胜的基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独占鳌头

 俄罗斯国防科技工业:强势归来

 英国国防科技工业:老当益壮

 法国国防科技工业:政府广泛介人

 德国国防科技工业:精中求胜

 印度国防科技工业:离不开外援

 以色列国防科技工业:小国家大军工

 韩国国防科技工业:迈向全球化

 日本国防科技工业:戴着枷锁的猛兽

第四章 潜力的挖掘——国防动员建设

 动员体制:快速有效动员的保证

 政治动员:吹响战争的号角

 武装力量动员:战争动员的核心

 人力资源动员:战争力量之源

 科技动员:现代战争动员制高点

 民船总动员:进攻马岛的“第四军种”

 军工动员的绝唱:“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动员潜力:战争能否持续的关键

 动员能力:巧能补劣

 强制动员:征收征用

 征兵制:合法的“抓壮丁”

 秘密动员:达成战争突然性

 动员时机:通往战争主动权的密钥

 工厂大挪移:战时工厂搬迁

第五章 战争大动脉——国防交通建设

 国防铁路交通:投送能力最强

 国防航空交通:投送速度最快

 国防公路交通:投送方式最活

 国防水路交通:投送成本最低

 国防管线交通:流体物资动脉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先进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是信息化部队建设的物质基础,然而一个科学、合理的部队编制体制也是信息化部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美国陆军有着深刻的认识,纵观美国陆军的发展历史,每次重大的变革总是从调整编制体制人手的,接连出现了“精锐陆军”、“21世纪部队”、“数字化”、“模块化”部队等称谓,令人目不暇接。

首先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美国陆军发展到今天的模块化的一个大致历程。

2004年以前,美陆军采用的基本是“精锐陆军”和“21世纪部队”两种编制体制。前者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者产生于90年代。“21世纪部队”编制是美陆军为其数字化重型师量身定做的。数字化第4机步师就是“21世纪部队”师(但该师已于2004年12月16日正式转为模块化体制)。“精锐陆军”和“21世纪部队”编制体制均以师为基本战术作战单位,师一级的编制框架也基本相同。主要的不同点在于机动作战旅和营级的结构。“21世纪部队”将每个作战营下属的连从4个减为3个,并为每个营配备前方支援连,所以相对而言,装备更轻、自我保障能力更强。“21世纪部队”与“精锐陆军”编制相比,虽没有革命性的变化,但增加了司令部人员的数量,强化了信息化指挥与控制功能。扩编了军事情报营,换装了新型无人机并在旅一级增加了侦察连,因此提高了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

在“精锐陆军”和“21世纪部队”两种编制下,美国陆军共编有5类10个作战师(也有说6类的,就是增加了一种中型师,由斯特莱克旅混编而成):2个装甲师,包括第1装甲师、第1骑兵师;4个机步师,包括第l、2、3、4机步师;2个轻步师,分别为第10山地师、第25轻步师;1个空降师,即第82空降师;1个空中突击师,即第101空中突击师。其中,装甲师主要编有2个装甲旅、1个机步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工兵旅、1个师炮兵、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防空炮兵营等,编制员额为17948人;机步师主要编有2个机步旅、1个装甲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工兵旅、1个师炮兵、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防空炮兵营等,编制员额为18169人;轻步师主要编有3个轻步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师炮兵、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工兵营、1个防空炮兵营等,编制员额为10632人;空降师主要编有3个空降步兵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师炮兵、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工兵营、1个防空炮兵营等,编制员额为12939人,战时可以增配1个机降轻型坦克营;空中突击师主要编有3个空中突击步兵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师炮兵、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工兵营、1个防空炮兵营等,编制员额为15757人。

那么,美军的“数字化”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数字化即“建立信息优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审视美军一系列调整计划,实行模块化并没有偏离根本宗旨,也就是说模块化要以数字化为基础才能实现。例如,陆军当初决意研发“斯特莱克”轻型装甲车,固然是陆军重型部队在科索沃部署迟缓吃了亏,但深层原因还是企图用信息优势取代装甲优势,因此强调“斯特莱克”车也要装备“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等系统。还有未来最终要实现的“未来战斗系统”,尽管包括十几种有人和无人作战平台,但最重要的还是依靠数字化的C。ISR系统实现跨平台联网,使平台之间能及时、可靠、方便地交换和共享信息,实施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因此,模块化并不是不要数字化,而是只要建立“信息优势”这一根本宗旨不变,数字化的地位和作用就毋庸置疑。一些有关的新计划不是要取消数字化,而是对数字化的完善和发展。虽说近几年,美军不再把数字化计划挂在嘴边,但数字化的成果必将成为美军向“模块化”转型的基石。

美军第4机步师于2000年年底完成了数字化改编,总兵力由18169人缩减到15719人;每个机动作战营中连的编制数量由4个减至3个,连的编制不变;机动作战营中的主战坦克或步兵战车数量由58辆减至44辆,使全师的战略战役快速部署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迫击炮排装备配备标准化,每排配备4门120毫米口径迫击炮;步兵排人员编制标准化,每排下辖3个班,每班9人,撤编了工兵旅,为3个机动旅各增编1个工兵营;撤编了防化连。在指挥控制上,突出表现在装备了“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等新型指挥控制装备,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定位导航设备和通信接口等组成,能够向指挥官、参谋人员、武器平台和运动中的单兵提供近实时态势感知,既能与武器平台通信设备接口,又能与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接口,为该师提供了其他部队无法企及的态势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同时,装备了战术互联网,能够进行网络化作战,战术互联网由陆军的3个主要战术通信系统,包括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和移动用户设备,可通过卫星实现超视距通信。战术互联网能够与“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兼容,实现战术级用户之间的无缝链接。在装备上,增编了“哨兵防空雷达”和“影子200、战术无人机等新型侦察装备,并为每个机动作战旅增编了1个侦察连,并将建制内1个9门制多管火箭连扩编为1个由3个6门制连组成的多管火箭炮营,并配备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增强了远程火力打击能力。

但不管是精锐陆军还是数字化师,都存在基本作战单位过大(每个师10000~18000人),难以适应各种规模作战的需要。面对频繁发生的小规模冲突,美陆军往往只需要动用陆军师的一小部分,而陆军师就如同一张100美元的大钞,如果要动用这个师的任何一种能力,就必须破开这100美元。而一旦从师内调出部分兵力,师的整体作战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正是美军决心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施“模块化”的原因。P13-15

序言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必然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军事家。那么,未来军事家将从哪里诞生呢?我们在翘首!我们在呼唤!

世界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每一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杖。”细细地品味这句名言,说得多么的好啊!它告诉我们:每一位将帅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从士兵或基层军官成长起来的;同时,任何一个士兵,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一步步地获得晋升——从尉官到校官、从校官到将官,甚至荣膺元帅。

我们看到,拿破仑自己就是出生于科西嘉的一户破落贵族家庭,从一名律师的儿子,在接受了一定的军事理论教育之后,先是被任命为炮兵少尉,继而中尉、上尉,在土伦战役中一举成名并被破格晋升为准将,再后来,一步步地成为法国的最高统帅。而拿破仑旗下的元帅之中,据说,著名的内伊元帅是一名普通箍桶匠的儿子,拉纳元帅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儿子,而以勇敢著称的勒费弗尔元帅则曾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士兵……历数古今中外的著名将帅或军事家——吕望、曹刿、孙武、吴起、田忌、孙膑、韩信、李广、曹操、诸葛亮、周瑜、祖逖、拓跋焘、李世民、李存勖、狄青、岳飞、成吉思汗、朱元璋、戚继光、努尔哈赤、郑成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古斯塔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克劳塞维茨、恩格斯、福煦、麦克阿瑟、朱可夫,等等等等,——这些灿若星辰的军事翘楚,又有哪一位天生就是将帅或军事家的呢?不论他们是出身官宦商贾之家,还是出身布衣贫民之室,也不论他们曾受训于著名军事院校,还是博古通今自学成才,更不论他们是文官还是武将或是文武兼备,他们都共同地经受了一定的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的熏陶、特别是经历了战争或军事实践的锤炼,于是才有了一个由低级军阶到高级军阶的发展进步历程。

那么,欲问未来军事家的成长和出现,会有什么例外吗?回答是:概莫能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打造未来的军事家,只能是从“源头”也即从现在着手——学习军事理论、把握相关知识,并在战争或军事实践中增长才干、得以提高。我们的这一观点,或许会引来这样的质疑:在今天相对和平时期,没有实际的烽火硝烟的“战争熔炉”,未来军事家这一“钢铁”何以能够炼就?我们认为: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如果不能直接地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那就只有间接地从前人的战争和他人的战争中学习战争。纵观历史,几乎没有哪一个伟大的统帅不曾认真地研读过前人的兵书战策;那些初出茅庐便脱颖而显出治军才干的传奇人物,也都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间接经验的基石,从而为自己建造了战争艺术的金字塔。在人类战争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前人或他人所亲历的战争,总是以经验、理论或知识的形式得以传承,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前人或他人的东西总是被后人所学习、所扬弃、所超越!过去的、现在的东西,也总是被未来的所替代!

本着这一宗旨和理念,我们为潜在的、可能的未来军事家们,设计并编纂了一套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图书,我们很是珍爱地将其取名为“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目的就是要为我军年轻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有志青年和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可资学习、了解和借鉴的军事学识方面的书籍。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该套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

该套丛书按相关军事学科和专有知识编成,共15种,包括:1.《兵书精要: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2.《将帅传略:铁马金戈的战争舞者》;3.《战史精粹:铁血凝成的悲壮乐章》;4.《指挥艺术:作战制胜的有效法宝》;5.《军事谋略:纵横捭阖的诡道秘策》;6.《军事科技:军事革命的开路先锋》;7.《武器装备:提升军力的重要因素》;8.《军事后勤:战争胜败的强力杠杆》;9.《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10.《军事演习:近似实战的综合训练》;11.《兵要地理:军事活动的天然舞台》;12.《军事制度:军队建设的基本法度》;13.《军事条约:管控兵争的协和约定》;14.《军事文化: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15.《军事檄文:激扬士气的精神号角》。

这套丛书的编纂,我们在坚持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的前提下,力争注入通俗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元素。每种图书,均抽取各军事学科和专有知识的基本内容,按一定的内在逻辑排序,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新活泼的语言,夹叙夹议,娓娓陈述,同时附加言简意赅的学术性、导读性、总括性、按语性点评,以收画龙点睛之效。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丛书的编纂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每位参与者向前人和他人学习、借鉴、创新的过程。虽然我们已在每本书之后按学界的惯例注明了主要参考文献及其出处,以示我们对被参考者及其作品的尊重,但那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在此,我们全体编者特向这些老师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我们深知我们是站在老师们的肩膀上才得以成就这套丛书的。同时,这套丛书的编纂和出版,也得益于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宏观指导和具体建议,特别是得到了蓝天出版社金永吉社长、胡耀武副社长、陈学建编审等同志的大力指导,也得到了各书责任编辑认真的编辑加工,还有各书责任校对默默无闻的辛勤劳作。在此,我们也深深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们的真诚谢意既溢于言表,同时又深感无以言表。

现在,这套丛书承载着我们的编纂宗旨和理念,承载着各位编者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我们的前人和他人的辛勤和劳作,也承栽着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嘱咐和希望,终于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是这套丛书的最终也是最高的评判者,我们全体编者一定恭听你们的宝贵意见,以使其更加完善,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国防观念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的打造,更好地服务于当代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培育,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

付梓之际,是为总序。

丛书全体编者

2011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防建设(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道伟//陆惠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05383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1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