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不是梦--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作者傅明宝、邬晓莉)共分为——源起:蓝天下的呼唤;接纳:教育良知的唤醒;融合:勇抵理想的彼岸;展望:路在脚下四章内容,收录“捡垃圾挣够钱才能上学”、“开学前小邵婷们“两头不着地”的烦恼”、“找不到低收费的高中”等故事。
| 图书 | 教育公平不是梦--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公平不是梦--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作者傅明宝、邬晓莉)共分为——源起:蓝天下的呼唤;接纳:教育良知的唤醒;融合:勇抵理想的彼岸;展望:路在脚下四章内容,收录“捡垃圾挣够钱才能上学”、“开学前小邵婷们“两头不着地”的烦恼”、“找不到低收费的高中”等故事。 目录 前言:融合教育,打造精彩校园 第一章 源起:蓝天下的呼唤 第一节 建邺区民工子女的生活状态 一、家庭经济窘迫,孩子无钱上学 故事之一:捡垃圾挣够钱才能上学 故事之二:钱不够,只好让弟弟妹妹先上学 二、父母进城打工,孩子孤独飘落 故事之三:“孤独虫”渴望与打工父母团聚 故事之四:城市,容下了我身,却未能滋润我心 三、离异家庭,孩子心理被扭曲 故事之五:在父亲重组新家后弃学 故事之六:他像一棵长弯的小树 四、居无定所,流动的打工生活影响子女安定学习 故事之七:八年里搬了六次家,转换了五所学校 第二节 建邺区民工子女的求学道路 一、政策规定,民工子女可以全部进入公办学校读书 二、一波三折,好政策难以及时落实到位 故事之八:开学前小邵婷们“两头不着地”的烦恼 三、事实再现,政策与现实距离有点远 1.“四证”难以齐全 故事之九:58岁单身老汉收养的弃婴13年无户口 故事之十:无户籍的学生进不了公办学校 2.“择校费”无力缴纳 故事之十一:找不到低收费的高中 3.“困难证明”条件苛刻 故事之十二:进城的外来民工子女难以享受到政府的困 难救助 四、沙洲中学的明智选择 理论链接 一、教育公平 二、外来民工和外来民工子女 三、身份、认同和身份认同 四、外来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五、外来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的解决措施 第二章 接纳:教育良知的唤醒 第三章 融合:勇抵理想的彼岸 第四章 展望:路在脚下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教育公平不是梦--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傅明宝//邬晓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1032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2 |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