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话资治通鉴/中华传世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古典史书中的一部巨著,司马光毕生心血,凝聚成了这样一部浩大却精致的作品。王国的兴替、人生的盛衰,风起云涌的政治、惊心动魄的战争,奋勇争先的勇士、运筹帷幄的智者,精彩史实,纷纷在此呈现。岁月悠悠无端,人生不过百年。探索人性中最永恒的情感,体验今生活不到的精彩,何不到历史中游览一番?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全文共294卷,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先河,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史事,大大扩展了纪传体史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其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目录

卷一 周纪

 韩赵魏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孙膑杀庞涓

 乐毅伐齐

 完璧归赵

 相如居功不傲

 田单收复失地

 触龙巧说赵太后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吕不韦辅立异人

卷二 秦纪

 荆轲刺秦王

 发假诏胡亥篡位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破釜沉舟救巨鹿

 指鹿为马弑二世

卷三 汉纪

 刘邦约法三章

 鸿门宴刘邦脱险

 萧何慧眼识韩信

 楚霸王乌江自刎

 韩信耻为淮阴侯

 刘邦被困白登山

 韩信谋反被诛

 七国之乱

 飞将军含愤自刎

 张骞出使西域

 苏武持节牧羊

 王莽专权篡位

 绿林赤眉起义

 拥立刘玄

 刘秀叛离刘玄

 强项令董宣

 赶超出使西域

 直击匈奴五千里

 诛除窦氏家族

 党锢之祸

 张角与“太平道”

 废少帝,立刘协

 董卓不得善终

 陶谦让贤

 孙策威震江东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

 诸葛亮论天下

 曹操败走华容道

 刘备入益州

 刘备定益州

 曹丕曹植兄弟

 关羽失荆州

卷四 魏纪

 魏武帝离世

 刘备伐吴遭惨败

 诸葛亮辅佐刘禅

 出师表

 司马昭之心

 竹林七贤

 蜀汉向魏称臣

卷五 晋纪

 暴君孙皓

 洛阳激战

 司马睿建东晋

 光复中原志难酬

 荆州刺史陶侃

 石虎篡位

 苻坚重用王猛

 王猛率兵灭前燕

 淝水之战

 东晋灭后秦

卷六 宋纪

 刘裕篡位建宋

 北魏君主拓跋焘

 檀道济因馋被杀

 刘劭弑父即位

 刘子业荒淫残暴

 十天取四城

 拓跋弘退位修行

卷七 齐纪

 梁顺帝禅让

 萧道成的儿子们

 拓跋宏执意迁都

 北魏易俗改姓

卷八 梁纪

 萧衍篡位建梁

 北魏分裂

 侯景兴兵作乱

 高洋平乱显本色

 侯景篡位被杀

 攻破江陵杀萧绎

卷九 陈纪

 宇文氏建北周

 杨坚辅政掌权

 除异己,篡北周

卷十 隋纪

 陈后主亡国跳井

 无行杨广继位

 隋炀帝凿运河

 三征高丽苦天下

 杨玄感谋反兵败

 翟让、李密谋事

 李渊起兵反隋

卷十一 唐纪

 杨广荒淫无道

 秦王大败窦建德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励精图治

 武则天称帝

 宰相狄人杰

 三千宠爱于一身

 胡人安禄山

 马嵬坡兵变

 严庄杀安禄山

 功名双全郭子仪

 李沁胜算在握

 刺客横行杀宰相

 文宗除阉失败

 唐末农民起义

 黄巢率军入长安

卷十二 五代史

 朱三称帝建大梁

 刘家父子

 朱友珪弑父杀兄

 三将救幽州

 庄宗与优伶

 奸佞误后唐庄宗

 秦王政变未遂

 儿皇帝石敬瑭

 先反后降终被杀

 石重贵称孙不称臣

 后晋逆风求胜

 杜威率军投降

 弃开运,改天福

 后周大败北汉

 赵匡胤露峥嵘

试读章节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裔,因为后来被封在商地,所以又被称做商鞅。

秦献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是为秦孝公。当时在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河、泗水之间小国还有十几个,所有的国家都把秦国当夷狄看待,排斥秦国,不让它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于是秦孝公发愤图强,治理国家,整顿政治,想让秦国从此强大起来。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全国下令,首先追怀祖先建立秦国并使之强大的功绩,然后说:“门客和群臣只要想得出奇谋妙计,能够让秦国强大的,我就让他做大官,还封给他土地。”

公孙鞅听到秦孝公下了这道命令,就向西进入秦国。

公孙鞅喜好法家和名家的学说。他曾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府上做门客,公叔痤看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想把他推荐给魏王。但还没来得及推荐,公叔痤就病倒了。

魏惠王来探病的时候,问公叔痤:“万一您的病有个三长两短,国家大事应当托付给谁呢?”

公叔痤回答说:“我的门客卫国的公孙鞅,虽然很年轻却是一位奇才。希望主公把国家大事都交付给他!”

魏王认为公孙鞅年轻,又没有名声,所以沉默不语。

公叔痤又说:“主公如果不听我的建议,不任用公孙鞅的话,那就一定要把他杀了,不要让他出我国的国境,为别国效力。”魏王答应后回去了。

公叔痤把公孙鞅叫来,告诉他刚才的事后又对他说:“我以君主为先,以阁下为后,所以先替君主考虑,然后才告诉你。你赶快逃走,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公孙鞅说:“魏王不能听从您的建议任用我,又怎么会听从您的建议杀我呢?”结果,他没有逃走。

魏王回去后,对身边的人说:“公叔痤先生病得太厉害了,真不幸啊!他让我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公孙鞅,后来又劝我把他杀了,这不是自相矛盾,病得糊涂了吗?”

公孙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国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向孝公讲述富国强兵的办法。秦孝公听了高兴万分,留公孙鞅一起商议国家大事。

公孙鞅想实行变法,但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经过激烈的争论,秦孝公最终同意了变法的主张,于是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于是下令:百姓按五家一伍、十家一什组织起来,互相监督,有事揭发,一家犯法,几家连坐;告发奸谋的人与斩敌人首级得到的赏赐一样,隐匿不告发与投降敌人受到的处罚一样;立下军功的人,按军功大小受赏;私下械斗的人,视情节处以相应的惩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辛勤耕织而使粮食布匹增产的,可免除徭役;经商以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收为奴婢;就算是宗室出身,若没有立下值得称道的军功,也不能够录入族谱;为了使不同爵位的差别更为明显,不同等级的人,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有功劳的人显达光荣,没有功劳的人再富有也没有光彩。

在法令已经制定但还没有公布的时候,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变法,就在国都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悬赏十两黄金,征求能将它搬到北门的人。 大家都觉得奇怪,没有人敢上去搬。 公孙鞅又下令:“能搬的人赏黄金五十两。” 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走上前去把木杆搬到北门,结果真的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公孙鞅就用这个方式向人民表示赏罚必行,然后才正式发布变法的法令。

变法施行了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上访抱怨,说新法不好的有几千人。这时候太子也触犯了法令,公孙鞅说:“法令不能推行,正是因为上层有人触犯。”就要处罚太子。因为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对他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这样一来,秦国就没有人敢不遵从新法了。

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路不拾遗,山林之中也没有强盗了,百姓为国家打仗时表现得很勇敢,但却不敢在私下里斗殴,乡村城市都安定繁荣。

秦国百姓当初抱怨说新法不好的,又重新来到国都夸奖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治的奸民!”就把他们全部流放到边疆去。从此以后,百姓再没有人敢议论新法。

司马光评论说:诚信是国君的重宝,国家靠人民保卫,人民靠信用来保护;不靠信用就没有办法使用民众,不靠民众也就没有办法守卫国家。因此,古代做君王的不欺骗国内民众,做霸主的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的不欺骗人民,善于理家的不欺骗亲属。不善于治理的则与此相反,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欺骗父子。上级不相信下级,下级不相信上级,上下离心离德,以至于败亡。所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受到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所遭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过去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订的盟誓,晋文公不贪图攻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违背同管理山泽的人的约会,秦孝公不废止给搬移木杆人的奖赏。这四位国君的行为并不纯粹清白,商鞅尤其被称为刻薄寡恩的人,又处于战国攻伐不已的时代,天下都崇尚诈力,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教育他们的人民,何况今日治理天下的当政者!P15-17

序言

从三皇五帝的太平盛世,到春秋战国的风云变幻;从秦汉古风的袅袅余韵,到建安风骨的慷慨道劲;从盛唐气象的博大雄浑,到宋代词章的婉约豪迈……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正是这牲一传世文学,使得华夏文明得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学精华,为了弘扬文学大家的睿智思想,为了使您能在国学经典的世界里尽情徜徉,我们精心编撰了本套“中华传世文萃”系列丛书,共二十本。您可以从中体味到“诗三百”的古朴自然,《周易》的玄妙神奇,孔孟老庄的精深思想,战国百家的纵横之术,五千年的历史故事,唐诗宋词的绝彩华章……使您品鉴国学经典,感受先贤睿智,体悟民族精髓。作为一名炎黄子孙,阅读这些一历经几千年风雨洗礼留传下来的文学经典,相信您会受益颇多。

本套丛书版式精美新颖,内容翔实全面。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学,配以古色古香的图片,向您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学精粹,愿您在领略华夏古老文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亘古不变、永恒跳动的生命脉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话资治通鉴/中华传世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钟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3814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2
16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