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经济哲学视域,详细考察了西方左派经济学界在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观点。透过对斯威齐、巴兰、曼德尔、阿格里塔和利比兹等人的资本主义批判观的分析,本书致力于解读从经济哲学视域入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本质内涵,及其与从文化批判角度切入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之间的异同。
| 图书 | 资本主义理解史(第4卷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经济哲学视域,详细考察了西方左派经济学界在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观点。透过对斯威齐、巴兰、曼德尔、阿格里塔和利比兹等人的资本主义批判观的分析,本书致力于解读从经济哲学视域入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本质内涵,及其与从文化批判角度切入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之间的异同。 目录 主编的话 导言 第一章 消费不足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保罗·斯威齐早期对资本逻辑的批判 第一节 从历史本质论到历史运作论:“资本主义”的理解历程 一 经验抽象还是科学抽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起点 二 商品生产与拜物教批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开始 三 劳动力商品与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历史本质论 四 保罗·斯威齐失去了什么? 第二节 错误与真理并存:斯威齐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评判 一 理论的假定:斯威齐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批评 二 转型问题上的“半吊子革命”与劳动价值论 三 对斯成齐的批判性反思 第三节 从危机到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论》的历史意义 一 过度积累与消费不足:斯威齐的危机理论 二 危机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反思 三 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第二章 经济剩余与资本主义的危机——保罗·巴兰与保罗·斯威齐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从“传统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思潮:政治经济学的流变 一 从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结构的转型 二 “经济剩余”的幻象: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生产逻辑的遗弃 三 剩余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 第二节 经济剩余的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的不合理性 一 用“经济剩余”取代“剩余价值” 二 经济剩余吸收困难:垄断资本主义趋于停滞的客观依据 三 意识形态的神话:垄断资本主义的谎言 第三节 社会革命何以可能: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的统治与主体向度的沦丧 一 国家角色的重新审视:政治工具、经济调节与意识形态功能 二 “告别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革命主体的“和平演变” 三 不能承受之“轻”:科学技术对工人的“奴役” 四 从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到不发达国家的贫苦大众:革命主动权的转让 第四节 线性发展观的破裂与不发达国家理论 一 巴兰提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背景 二 经济剩余的“单向转移”:资本主义发达和不发达的一般历史根源 三 落后国家的社会结构及其救赎之路 第三章 “发展的长波”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曼德尔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在科学抽象与具体历史之间:方法论的视角 一 马克思的“科学”方法 二 中间环节: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的若干自主变量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中间环节何以存在?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及其内在局限 一 第三次技术革命与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 二 资本的国际集中及其内在缺陷 三 持久的通货膨胀与晚期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终结 第三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国家与意识形态:一种批判的视角 一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日趋膨胀及其危机 二 技术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批判 三 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出路 第四章 调节模式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转型——法国调节学派米歇尔·阿格里塔对资本逻辑的解读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嬗变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自我调节 一 方法论起点:非历史性的交换关系 二 阶级斗争与劳动过程的嬗变 三 在抽象与具体之间:一种理论困惑 第二节 消费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再生产 一 工资形式的吊诡及其演变历程 二 消费模式的资本主义生产 三 “消费社会”的解读路径:鲍德里亚、阿格里塔与马克思 第三节 货币的统治与资本主义的幸存 一 作为权力的货币 二 作为权威的货币 三 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幸存 第五章 “绿色的希望”与“着了魔的世界”的解构——法国调节学派阿兰·利比兹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与超越 第一节 着了魔的世界:一种“辩证”的解读 一 《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哪个更重要? 二 着了魔的世界:一个坚固的世界 三 关于着了魔的世界的矩阵分析及其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节 福特制之后:我们走向何方? 一 当代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结束 二 我们为何必须另起炉灶? 三 我们该走向何方:一种社会建设的理论纲要 四 基于生态维度的社会改造理论:福斯特、奥康纳、利比兹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政治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一 政治生态学中的生态维度 二 政治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家族相似性” 三 政治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差异 四 政治生态学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资本主义理解史(第4卷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唐正东//孙乐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5741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091.5 |
| 丛书名 | 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
| 印张 | 11.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