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新中国60年来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逐步转变的丰富内容。书中既生动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客观环境和经济生活场景,又详细探讨了围绕着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交锋,以及经济生活的实践推动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也指导经济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每一个从事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人,不可不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过去和现实,因此本书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思索和启发的普及性读物。
| 图书 | 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新中国制度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新中国60年来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逐步转变的丰富内容。书中既生动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客观环境和经济生活场景,又详细探讨了围绕着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交锋,以及经济生活的实践推动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也指导经济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每一个从事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人,不可不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过去和现实,因此本书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思索和启发的普及性读物。 内容推荐 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它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的经济制度,并决定着社会的根本性质;二是经济运行体制。本书以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为经,以其在不同阶段的特征、作用及其评价为纬,构建出整体框架,并且条分缕析地阐明了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理论建树与实践结果。论点深刻与注重实践研究使本书具有厚重的思想性和对完善制度的启示性。 目录 总论/1 一、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1 二、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及其必然性/3 三、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效率/6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路径/8 第一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计划经济体制研究(20世纪50—70年代)/10 第一节 单一公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10 一、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结构/10 二、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11 三、单一公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13 第二节 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15 一、单一公有制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15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18 三、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22 第三节 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制度特征/24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指导思想/24 二、计划经济制度特征/26 三、计划经济体制之国际比较/28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演变及效率分析/35 一、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经济体制重新集中/3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经济体制的“收”、“放”循环/37 三、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效率分析/3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经济体制变革研究(20世纪80年代)/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所有制结构调整/4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3 二、所有制理论的相关讨论及重要突破/44 三、20世纪80年代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政策思想演变/48 四、20世纪80年代所有制结构的变化/49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50 第二节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改革政策及运行模式/54 一、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的决策/54 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的政策演变/55 三、计划、市场相联系的理论探讨/57 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的改革措施/59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及运行模式/62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62 二、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64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改革思想/66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评析/67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经济依据/67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运行机制/70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制度模式/7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中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20世纪90年代)/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定/7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7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正式提出/78 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7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性/85 第二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的形成/8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理论研究/87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的确立/96 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99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任务/9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思想体系/101 第四节 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发展/110 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其发展状态/110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15 第四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研究(2l世纪初)/1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所有制结构的完善/12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完善政策思想/121 二、公有制经济的巩固与发展/125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3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3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13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4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143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145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要内涵/145 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147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14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调控/152 一、加入WTO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52 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15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158 后记/17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新中国制度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晓雷//王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8862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7 |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1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5 |
| 宽 | 172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