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健康从生活细节开始/大众健康养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医学保健专家告诉你的健康实用知识。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日常的饮水、饮食、生活习惯、用药,小小的细节就会影响一生健康。审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需要太多改变,健康自然而来。简单、实用,就是好的生活方式,最全面的健康提示。

内容推荐

掌握自己的健康,还要从生活方式、习惯等入手,“防未病”是最高目标和理想。同样的吃喝拉撒睡,健康状况却大相径庭,除了遗传因素外,原因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小细节,决定一生的健康。

审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需要太多改变,健康自然而来。目的在此,理想犹在,让我们迈步前进吧。

目录

第一章 [饮水,影响一生健康]

 喝什么水

自来水、桶装水,你选哪种水

自来水饮用也有讲究

桶装水需防二次污染

专家推荐的“健康水”

饮水专家喝什么水

[喝什么水]小结

 怎么喝水

一天要喝多少水

清晨喝上一杯水

运动补水讲究多

吃药时如何喝水

该不该就给孩子凉白开

茶水,适量就好

[怎么喝水]小结

 相关话题——饮料

现榨果汁,从流行到失宠

口碑不佳的碳酸饮料

标签透露信息

牛奶、奶粉及奶制品

冲饮,浓淡总相宜

[饮料]小结

健康检测题(单选题)

第二章 【饮食,影响一生健康]

 主食

主食,餐桌上的“主角”

“不吃主食减肥法”

米饭替代点心

主食能提供多少营养

主食中的主角是粗粮

儿童适合吃粗粮吗

设计你的日常粗粮餐

吃米面:安全第一

黄曲霉毒素,明确的致癌物质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观”

能不能不吃方便面

饼干、糕点饿时吃一点

认真对待三餐主食

[主食]小结

健康检测题(是非题)

 荤食

鸡鸭鱼肉也分三六九等

吃鱼的讲究

吃不吃深海鱼

红烧肉的传说与考证

吃肉还是喝汤

危险来自“生熟不分”

少吃猪肝

猪肚、羊杂都是高胆固醇食材

一天该吃几只鸡蛋

吃海鲜,别上“大排档”

生鱼肉,先加工后冷冻

从“上浆挂糊”看科学烹饪

又爱又恨的传统肉食

[荤食]小结

健康检测题(是非题)

 素食

蔬菜营养“依类而别”

关注蔬菜的食疗作用

新鲜蔬菜的选购、贮存的技巧

把营养留住

焯水学问多

健康食品花椰菜

一定要多吃菌菇类

家常素菜也流行“混搭风”

素菜的致癌风险

多吃豆制品

最爱是豆芽

[素食]小结

健康检测题(是非题)

 相关话题——外食、水果、调味品、零食、保健食品

外食,损害健康

水果不分贵贱

调味品中的学问

食用油选择的懒人版

一日三餐安排,事关健康

零食的健康吃法

进补要不要选保健食品

 相关话题——食品安全的对策

 相关话题——营养与疾病

第三章 【习惯,影响一生健康]

 家庭生活

一块砧板两面用

使用沥水架,自然会习惯

别忘了清洗锅底

油烟机,多抽三五分钟

给冰箱进行年度清洗

解剖冰箱常见误用

学会使用保鲜膜

微波炉,加热菜肴“无人能敌”

你家有几块抹布

毛巾、浴巾及其他

洗浴用品的使用技巧

煤气安全,警钟长鸣

家中准备灭火器

家庭用品,该不该喜新厌旧

科学使用空调

说说洗衣机

换季时节,加强防霉防潮

巧选家具

书桌、电脑桌及居家照明

装修后的防毒办法

噪声,防之有道

睡什么床、枕什么枕

和床要保持距离

[家庭生活]小结

 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不仅仅是保护牙齿

饮食决定牙齿健康

你真的会刷牙吗

牙刷选择看刷毛

不用牙签用牙线

口香糖与漱口水

人老,牙先衰

别等牙医找上你

[口腔保健]小结

 驾驶安全

早日成为“熟练工”

别让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健康

天不好,能不开车就别开了

系上安全带、不打手机

警惕“事故高发”

有备无患的急救自救

当时没事,不代表真的没事

[驾驶安全]小结

 运动健身

首先是要动起来

从小养成运动习惯

疾病早期,运动遏制进展

运动的心跳感觉。

身体有时需要静养。

两个不良的运动习惯

运动后放松靠拉伸

预防运动损伤

老少咸宜是游泳

[运动健身]小结

健康检测题(多选题)

第四章 【预防,影响一生健康]

 体检

视体检为一种生活方式

进行个性化体检

对体检结果“正常”别大意

关注研究新进展

胸片胜过透视

CT、核磁共振哪个好

内镜:眼见为实

保护肾脏,从体检做起

[体检]小结

 相关话题——防癌体检

做钼靶,防乳腺癌

吸烟和肺癌

胃癌、结肠癌靠内镜

怎样发现前列腺癌

发现“癌中之王”——肝癌

 生活方式

预防,什么时候都不晚

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打疫苗是一种健康观念

职业风险,健康换金钱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行为可以改变癌症风险

了解自己的血压

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心脑血管意外:十万火急

让血糖向正常转变

健康生活方式不会晚

[生活方式]小结

健康检测题(多选题)

第五章 [用药,影响一生健康]

“医药不分家”

分清轻重缓急

对症还是治病

“是药三分毒”

药吃到哪里去了

化学名与商品名

一定要看药物说明书

实用的用药理念

做好用药记录

[用药]小结

健康检测题(多选题)

试读章节

清晨喝上一杯水

大家都知道,人出汗可以是大汗淋漓那种显性出汗,还有一种是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所谓的隐性出汗。夜晚睡眠不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出汗,都会造成体液减少,这是清晨补水的最直接的理由。由于液体会进入胃肠道,也会通过血液到达心脑血管,所以有专家称:清晨一杯水作用多多。身边确实有很多朋友是这样做的,如果说他们健康状况怎样好,因为没有比较,也很难下结论。

有些人喝凉开水,隔夜烧好晾着,早晨起来就喝上一杯。若是天气寒冷,应适当兑热开水,方不至于过度刺激身体。有的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兑上蜂蜜、浓缩果汁等,喝起来也简单、方便。有个农业方面的朋友,他的办法是把灵芝煮水,放在冰箱里保存,早上兑温水喝,常年如此。灵芝是否适合每个人不好简单回答,但灵芝自古以来有仙草之誉,如果能买到正宗、实惠的,尝试一段时间,看看感受,或许是一种不错的保健之道。

运动补水讲究多

运动前后喝多少水、喝什么水,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运动时汗流浃背,流失很多无机盐、矿物质,如果单纯大量补水,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前几年某种国际品牌的运动饮料到中国市场时,曾经做过一些市场推广工作,后来力度大大降低,销售网点也减少了。可能的原因是,很多人对科学运动、补充水分等还不够重视,销量达不到市场推广的要求吧!不过,近来又涌现出其他品牌,相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运动理念的普及,喝运动饮料的人会越来越多的。以前高温季节工人喝的盐汽水,与运动饮料类似,也是大运动量前后的理想饮品。

究竟该补多少液体呢?医学上是采用称量体重的办法,即运动前后分别称体重,得到的差数即为丢失的体液量,补足即可。每减少1千克体重,补充1.5升液体。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经验推算的简单方法是,打篮球1小时补充1.35~2升液体,踢足球1小时补充0.9~3.6升液体,骑自行车1小时补充0.9~1.8升液体。再简单一些的办法是,运动前或夏天出门前,先饮用200~400毫升含电解质的饮料,根据运动情况,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250毫升,余下的补液量在6~12小时内喝完。

吃药时如何喝水

一般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常有“温水送服”等建议,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忽视这个要求,用饮料、茶水、米汤等服药,五花八门。实际上,如果条件许可,还是用白开水送服比较合理,而且专家的建议一般是采取坐姿或站立服药,一次喝水量在250毫升为宜,这样可以把药物尽可能地直接送到胃肠道,避免在口腔、食管残留,影响吸收或带来危害。

药物和饮食的关系,除了需要用水服药外,还有很多讲究,具体和不同疾病种类、药物品种有关,药品说明书中对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会标出来,用药前一定要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只要在饮食前后半小时左右服药即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避免药物成分和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

P24-26

序言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人如果没有了健康,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公众健康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公众具备并掌握正确的观念、方法。有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健康保健的意识,足以应对人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更有效地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要满足公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就需要了解公众的需求。人人需要健康、追求健康,古来如此,于今尤甚。然而,如何获得健康,却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试举例一二。

比如,很多人笃信特效药,一旦染病,问医生最多的,就是有没有特效药,如果不能药到病除或需要长期服药,往往就不感兴趣。

再比如观念上享乐至上,其中很多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的。有时候,还会追求立竿见影而非细水长流的效果,比如,听说锻炼对心脏好,就猛练一阵,发现效果不好就放弃。

还有一个也得提,那就是科学意识不够强,相信隔壁老张、前院老李的说法,盲从、跟风盛行,对那些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强烈排斥,好像专家都是混饭吃的。

如此种种,常令从事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士感到哭笑不得,这也成了推动公众健康素质提高的瓶颈!当然,健康教育工作者依然需要一如既往地做研究、想办法,采取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努力改变公众的不健康观念、行为。很多研究者在思考:什么方式是大家容易接受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走进社区、家庭,和老妈妈聊家常,向大伯伯讲道理。另外,他们也在和政府有关部门商讨对策,比如,如何既不影响饭店酒肆生意,又能推动公共场所戒烟的施行,等等。

这本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以往的保健书不少是大专家、学者一本正经地讲科学,也有很多是由写手捉刀的,很少有一本科学性与通俗性相得益彰的图书。如何能结合科学知识和读者接受习惯,立足于公众需求基础之上,很有针对性地把方方面面的知识归纳、整理、提炼出来,既科学实用,又通俗易懂,是本书作者一直研究的问题。

真心希望读者能够抽点时间认真阅读,然后再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健康,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

书评(媒体评论)

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实则错误的传统健康观念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最终成为影响人们一生健康的隐患。该书以亲切平实的语言,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你进行详明的讲解,愿你拥有真正的健康!

——中央文明办、卫生部相约健康社区行首席高血压健康专家、教授 郭冀珍

长生不老,是古今中外人人都追求的梦想。但是,人生是依据不可抗拒的规律在渐进衰老着。如何推迟衰老的到来,关键是在做好预防。饮食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运动是生命的动力,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延缓衰老。生活方式以简单、实用最好,贵在坚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营业专业委员会主人委员,著名营养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东联

健康,是春晨的那一口呼吸,是夏至的那一簇青绿,是秋收的那一刻殷实,是冬夜的那一份坚韧。我们的身体机能就像自然界一样四季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法自然,应顺四时,找到衣食住行与健康的平衡点,衣出文化,食出丰华,住出甘宁,让健康生活随你而行。该书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带你走入一段全新的健康旅程。

——《新闻晨报》健康周刊主笔 崔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健康从生活细节开始/大众健康养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永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69555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