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进世界著名雕像/看图走天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天下之大,穷一人毕生之财力、精力欲遍游之,难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看图走天下丛书”带您走进世界奇景胜迹,阅尽天下文明遗产。

《看图走天下丛书》之《走进世界著名雕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流畅清晰地讲述了各个雕像不同的艺术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风格迥异的雕像画卷,以及这些雕像所包含的故事和传说,还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了解现代雕像艺术的完整发展历程。

内容推荐

雕像,尤其是人物雕塑最能显示一个社会的文化气息。站在塑像面前,不用担心语言不相通。不说话的塑像,其实可以告诉你很多东西,通过作者的一刀一凿,你可以想象它生活的时代,“听”它诉说往事和历史。

现在的雕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它们正在融入百姓的生活,逐渐为越来越多人接受。《看图走天下丛书》之《走进世界著名雕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流畅清晰地讲述了各个雕像不同的艺术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风格迥异的雕像画卷,以及这些雕像所包含的故事和传说,还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了解现代雕像艺术的完整发展历程。

目录

法老雕像(埃及)

门考拉夫妇立像(非洲)

抱鹅的少年(希腊波厄多斯)

掷铁饼者(古希腊米隆)

命运三女神(古希腊菲狄亚斯主持制作)

酒神狄奥尼索斯(古希腊菲狄亚斯及其学生)

阿尔的阿芙罗狄忒(古希腊普拉克西特列斯)

自杀的高卢人(希腊)

米洛斯的维纳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希腊)

巴娃瑞亚的化身(古希腊赫伯特·诸阿德)

雅典娜女神像(希腊菲狄亚斯)

拔刺的女人(希腊庞西·捷克奥特)

赤陶棺上的夫妇像(古罗马伊特鲁里亚)

拉奥孔(古罗马 阿格桑德罗斯、波利多罗斯、阿塔诺多罗斯)

波尔格塞的斗士(古罗马 阿加西亚斯)

母狼(意大利)

一个罗马贵族和他祖先的头像(意大利)

奥古斯都像(意大利)

勒达和鹅(意大利)

尼罗河神群像(意大利)

暴力与谨慎(意大利吉瓦尼·比萨诺)

天使报喜(意大利多纳太罗)

格太梅拉达纪念像(意大利多纳太罗)

垂死的高卢人(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大卫(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摩西(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被缚的奴隶(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夜》《昼》《暮》《晨》(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垂死的奴隶(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举起梅杜萨头的珀耳修斯(意大利 贝维纽多·契利尼)

维纳斯和丘比特(意大利亚科波·桑索维诺)

奔跑的墨丘利(意大利乔万尼·达·博隆纳)

佛罗里达战胜比萨(意大利乔万尼·达·博隆纳)

农牧神被孩子嬉戏(意大利吉恩·洛伦佐·贝尼尼)

通报节(意大利弗朗西斯科·莫奇)

拿破仑之母(意大利安东尼奥·卡诺瓦)

战神与美神(意大利安东尼奥·卡诺瓦)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法国)

三王来朝(法国)

夏娃(法国安东尼奥·热多)

宁 芙(法国)

亨利二世和恺撒琳·德·美第奇在祈祷(法国 热尔曼·皮隆)

浴女(法国法尔孔奈)

吓唬人的爱神(法国法尔孔奈)

凡尔赛宫公园立像柱(法国尼古拉·普桑)

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法国瑞弥)

雄狮斗蛇(法国安托尼·路易·巴里)

坐着的宫女(法国普拉迪耶)

马赛曲(法国 吕德)

永生的拿破仑(法国 吕德)

那不勒斯渔童(法国 弗朗索瓦·吕德)

永恒的春天(法国罗丹)

加莱义民(法国罗丹)

乌戈利诺及其子孙(法国 罗丹)

吻(法国罗丹)

青铜时代雕塑(法国罗丹)

克罗托纳的米罗(西班牙皮埃尔·普杰)

巴萨夫人(西班牙)

思想者(法国罗丹)

弓箭手赫拉克勒斯(法国布德尔)

神和巨人的战斗(德国)

圣母与子民(德国格雷戈尔·埃哈特)

忏悔的圣徒彼得(德国施奈克)

马达腊骑士浮雕(保加利亚)

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比利时)

美人鱼铜像(丹麦爱德华·艾瑞克森)

拿着金羊毛的伊阿宋(丹麦托瓦尔森)

摩西井(荷兰斯吕特)

华沙美人鱼(波兰卢德维卡·尼茨霍娃)

圣母永眠(波兰法伊特·施托斯)

丘蕾尼出土的阿波罗(英国)

彼得大帝骑马像(俄罗斯法尔康涅)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苏联 薇拉·伊格娜吉叶芙

 娜·穆希娜)

斯大林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宁死不屈像(俄罗斯 武切季奇等)

波嘉尼小姐像(罗马尼亚布朗库西)

将军和卫士(尼日利亚)

十字架下的基督(不详)

使徒像(圣瑞斯伯格大教堂)

圣弗伊雕像(不详)

哺乳的女人(不详)

卢舍那大佛(中国)

乐山大佛(中国)

重庆大足石刻(中国)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国)

镰仓大佛(日本)

千里马纪念碑(朝鲜)

咸兴周恩来总理铜像(朝鲜)

悲伤的妇女(印度)

骑者像(美国米兰圣吉瓦灵)

安德洛墨达与怪兽(美国皮埃尔一艾蒂安·莫诺)

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美国)

硫磺岛海战纪念碑(美国弗里克和威尔顿)

巴西基督像(巴西保罗·兰多斯基)

试读章节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德,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维纳斯》,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弗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雕像从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像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整尊雕像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米洛斯的维纳斯》由若干块断片经过精心的接合加工后而公之于世,并推测在罗马时就已经失去手臂。因此,雕像又同时以“断臂维纳斯”著称于世。于是,修复原作的双臂成了艺术家、历史学家最神秘也最感兴趣的课题。归纳起来,当时最典型的几种方案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并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与战神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出现,就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结论,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除了双臂复原的争论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兴趣。譬如,她真是维纳斯吗?也许是大海女神、胜利女神?其次,作者是谁?制作年代、地点?一大堆问题挑起了大家的论战。最后,除了她是维纳斯,并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这个看法比较统一以外,其余的只好作为一系列悬案留待后人去考究了。

作为审美观照,当人们站在这个精美的雕像面前时,一个裸体的女性,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这就足够人们为之倾倒的了。在这洁白的大理石里面,是少女的青春,是生命的跃动。人们从这里发现了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最深的启示,这也是人体的魅力所在!人体,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变化,蕴涵着微妙多姿的美。希腊民族得天独厚,最深刻地理解和最完整地把握了人体这个小宇宙,并发掘出人类纯粹的知性结构,再通过自然的真实外貌,去表现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把情与理、美与真揉合在一起,在神的庇护下追求着自由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在理性的指导下,赤裸裸地展现人自身。黑格尔就曾经高度赞扬希腊人能够完美地把神的普遍性和理想性与神的个性结合在一起。尤其赞赏维纳斯的裸体表现。他说,“她是纯美的女神”,“把她雕成裸体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由精神加以节制和提高的感性美及其胜利,一般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对于《米洛斯的维纳斯》,谁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她赤裸袒裎的身上去归纳出一个具体的主题。她把自然、生命,她把真、善、美都集中于一身。她不愧为古代希腊雕刻的一个典型代表,不愧为女性美的最高体现。她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直至今日还表现出那种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P16-19

序言

雕像是一种造型艺术,是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黏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像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的雕像。雕像是一种具有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而历代的雕像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

雕像并不是一堆石头、木块或者是其他的材料,它是有灵魂和思想的。在这些雕像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追求。著名的雕刻大师罗丹曾经说过:“至于我,真实的追求者,生命的窥伺者,我存着警惕之心。我把活生生的运动捉住,而不是去硬做出这些运动。”罗丹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透过他的雕像,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灵魂。

雕像,尤其是人物雕塑最能显示一个社会的文化气息。站在塑像面前,不用担心语言不相通。不说话的塑像,其实可以告诉你很多东西,通过作者的一刀一凿,你可以想象它生活的时代,“听”它诉说往事和历史。

现在的雕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它们正在融入百姓的生活,逐渐为越来越多人接受。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流畅清晰地讲述了各个雕像不同的艺术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风格迥异的雕像画卷,以及这些雕像所包含的故事和传说,还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了解现代雕像艺术的完整发展历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进世界著名雕像/看图走天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丛书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104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337-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