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希望理性探讨琢磨不定的推理,将之规律化为法官的思维。运作机制作为制度化了的方法,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意义重大,就在于它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人们的困惑问题。换言之,恰当的机制能在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中引导决策者。它意味着在构建一种关于复杂现实的理论时,除了必须做出一些公认的简化假设,还须在体系构建中加入构造性的元素,否则将导致无意义的模型。体系性构建之重大缺陷,即在于所确立的模型缺少这种元素。
图书 | 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区域与都市法制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希望理性探讨琢磨不定的推理,将之规律化为法官的思维。运作机制作为制度化了的方法,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意义重大,就在于它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人们的困惑问题。换言之,恰当的机制能在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中引导决策者。它意味着在构建一种关于复杂现实的理论时,除了必须做出一些公认的简化假设,还须在体系构建中加入构造性的元素,否则将导致无意义的模型。体系性构建之重大缺陷,即在于所确立的模型缺少这种元素。 内容推荐 形式合理性、确定性和法治三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唯有形式合理化的法律制度,才能够提供合理化的确定性;而唯有合理化的确定性才能够支撑起法治的大厦。在司法过程中坚持形式合理性优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更可靠地实现实质合理性。法律思维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可以这样认为,法治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法律形式的完善,或者,也不在于立法数量的增加和法律机构的扩张,而在于把法律转化到观念中去,并能运用法律进行思维,因而,研究法律思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只有当这个思维方式真正被法律职业者所普遍认同,被治国者和社会公众所普遍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典型的法律职业者,他们同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都受过长期的法律学习和实践训练,都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其中,法官的法律思维最具有代表性。在人们看来,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并常常将其和公正严明的法官形象联系在一起。故此,现以法官的法律思维为例,来探讨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尤其是在疑难案件裁判机制中体现的司法推理和法官思维。 目录 上篇 法官思维的基本原理与规则 第一章 形式合理性的十个问题003 一、什么是形式合理化003 二、法律制度形式合理化的表现005 三、法律的形式合理化与法律的确定性010 四、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011 五、形式合理性优先的例外014 六、形式合理性优先的必备前提017 七、目标的预定与手段的选择018 八、两种目的语境中的形式合理性优先问题020 九、形式合理性优先与福利的最大化021 十、形式合理性优先与权利保护023 第二章 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025 一、法律思维的定性025 二、法律思维的特征和概念028 三、与决策有关的其他思维方式031 四、法律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冲突及解决原则034 五、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036 中篇 法官思维的系统与职业基础 第三章 系统结构与法官思维047 一、问题的背景047 二、作为二阶观察的法律论证053 三、卢曼的形式社会学059 四、法律论证中的媒介与形式065 五、理由的“无底棋盘”071 六、观察法律论证的区分:信息和冗余079 七、法律论证与后果主义084 第四章 职业伦理与法官思维090 一、问题与思路090 二、可操作的法律职业伦理094 三、与日常道德愈行愈远的职业伦理101 四、新困境:无道德的价值空洞111 五、出路:美德伦理学,抑或美德法理学121 下篇 法官思维的疑难案件裁判机制 第五章 利益衡量衍生理与法官思维 131 一、“结构化趋势”与疑案裁判的衡量131 二、利益衡量产生裁判规则的理由 133 三、疑案裁判的衡量基准校正 138 四、疑案裁判规则形成的主要路径 143 五、构建疑案衡量的运作机制 148 第六章 案例指导制度运作与法官思维 154 一、“碎片化现象”与案例指导运作难题154 二、案例指导运作的基本问题156 三、作为司法解释权的复位、边界及机制创新 174 四、案例指导运作的难点示例 179 五、必要的澄清:公法与私法案例运作差别 19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区域与都市法制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成良//杨力//宾凯//李学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01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5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