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笔者2005年以来的数十篇文稿,是继拙著《民族与法律》、《民族法学通论》、《民族法律文化散论》和《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沿着民族法学的研究视角的进一步探索。
全书除附录外,共分三个部分,即思想·体系·制度、习惯法·民间法和地区开发·学科拓展。
| 图书 | 民族法学前沿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笔者2005年以来的数十篇文稿,是继拙著《民族与法律》、《民族法学通论》、《民族法律文化散论》和《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沿着民族法学的研究视角的进一步探索。 全书除附录外,共分三个部分,即思想·体系·制度、习惯法·民间法和地区开发·学科拓展。 目录 自序/001 第一部分 思想·体系·制度 1.胡锦涛同志的民族法制思想初探/003 2.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法治/014 3.形成并完善中国特色民族法律体系的几点思考/021 4.中国民族问题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二十周年/034 5.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与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分析/042 6.“少数人权利”概念辨析/049 7.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实施途径分析/057 8.建国60年中国民族法制建设和民族法学研究发展与思考/069 9.新中国民族法制六十年的探索与发展/087 第二部分 习惯法·民间法 1.民族习惯法研究与法治的本土资源/099 2.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例/104 3.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自主发展与人权保障——文化多元视角/121 4.试析民间法的存在合理与国家法的立法完善——以法律多元的文化背景为视角/132 5.关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思考/146 6.刻在石头上的法律/156 7.侗族法文化的人类学考察研究/159 8.“款”:侗族社会的“法律”/175 9.侗族习惯法中的罚则研究/190 10.侗族习惯法在当今侗族地区的运用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为例/212 第三部分 地区开发·学科拓展 1.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西部开发的法律制度/231 2.制度的治理:欠发达地区形成长效开发机制的保障——以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为视角/249 3.论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理念、政策与制度/260 4.当前我国民族法学学科发展问题漫谈/271 5.论法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278 附录 知易行难——民族法学家吴大华教授访谈录/289 后记/300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族法学前沿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大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078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0 |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2.154 |
| 丛书名 |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 |
| 印张 | 2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