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系列之一,从中国检察制度的核心问题检察权着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刻分析了我国现行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指出目前学者的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了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 图书 | 中国检察权实证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系列之一,从中国检察制度的核心问题检察权着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刻分析了我国现行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指出目前学者的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了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目录 自序/001 第一章 中国检察权概述/001 第一节 中国检察权的发展历程/001 一、中国检察权的产生发展/001 二、中国检察权的理论渊源/O04 三、中国检察权的立法渊源/006 第二节 中国检察权的概述/008 一、中国检察权的定位/008 二、中国检察权的争议/010 三、中国检察权的内容/010 第三节 中国检察权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011 一、检察权是宪政体制下的国家权力,具有宪政权特征/Ol1 二、检察权是一项独立权力,具有统一性特征/014 三、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兼有司法权和行政权双重特征/016 四、检察权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具有社会公益性特征/019 五、检察权包含司法处分权能,具有谦抑性特征/022 第二章 逮捕权的运用/030 第一节 逮捕权的概述/030 一、逮捕权的概述/030 二、逮捕的属性和功能/033 第二节 逮捕权归属的争议/040 一、逮捕权归属的争议/041 二、人民检察院行使审查逮捕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042 三、将逮捕权交给法院于法理相悖于现实脱节/045 第三节 审查逮捕证明标准和逮捕条件/050 一、对我国现行的逮捕证明标准的回顾与评价/051 二、我国现行法定的逮捕证明标准/057 三、构建我国逮捕证明标准的思路/064 四、对逮捕条件的理解和把握/077 五、对无逮捕必要性条件的理解与把握/084 第四节 加强逮捕工作的设想及思考/092 一、更新逮捕权的司法观念/092 二、完善逮捕立法相关规定/096 三、改进逮捕的工作方式/098 四、完善逮捕的救济机制/101 第三章 公诉权的行使/104 第一节 公诉权的基本概述/104 一、公诉权的概念和内容/104 二、公诉权的特点/109 第二节 公诉权的行使/115 一、公诉权与出庭公诉/115 二、公诉权与不起诉/126 第三节 公诉的证明标准/128 一、 公诉的标准/129 二、公诉的证明/135 第四节 两大法系公诉权的比较研究/143 一、检警一体化与检察一体化/143 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145 三、“卷宗全案移送主义”与“起诉书一本主义”/146 四、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147 五、世界各国公诉制度的发展趋势/148 第五节 公诉制度的改革与立法完善/150 一、公诉改革的五大误区/151 二、公诉改革的基本理念/153 三、公诉结构的构建思路/162 四、公诉制度的改革完善/163 第四章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约束/172 第一节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概述/172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概念/172 二、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范围/174 第二节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归属/175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归属之争/175 二、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归属检察机关的理由/176 第三节 职务犯罪侦查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184 一、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84 二、目前对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制约存在的共性问题/186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89 四、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带来的问题/190 五、职务犯罪案件适用不起诉出现的问题/192 第四节 完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约束的建议/193 一、优化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建议/193 二、加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约束的建议/195 第五章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完善/206 第一节 刑事立案监督权/206 一、刑事立案监督的概述/206 二、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和程序/207 三、刑事立案监督的具体方法/211 四、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212 第二节 侦查活动监督权/214 一、侦查活动监督权的概述/214 二、侦查活动监督的内容和途径/216 三、侦查活动监督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217 第三节 审判监督权/219 一、刑事抗诉权/219 二、刑事抗诉制度的价值探析/226 三、我国刑事抗诉的基本原则/231 四、抗诉工作应注意的问题/233 五、我国刑事抗诉制度运行机制的缺陷/237 六、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完善/247 第四节 刑罚执行监督权/262 一、刑罚执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262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立法完善/264 第六章 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的改革/266 第一节 中国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概述/266 一、中国民事抗诉制度概述/266 二、中国行政抗诉制度概述/271 第二节 中国民事、行政抗诉制度运行机制/276 一、中国民事抗诉制度运行机制/276 二、中国行政抗诉制度运行机制/284 第三节 完善民事、行政抗诉制度的思考/296 一、确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理念/296 二、完善民事抗诉制度的思考/299 三、完善行政抗诉制度的建议/323 第四节 公益公诉探索与实践/340 一、我国应当建立完备的公益诉讼制度/341 二、我国检察机关是提起公益诉讼的最适格主体/342 参考文献/34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检察权实证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贺恒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06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6 |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6.3 |
| 丛书名 |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 |
| 印张 | 2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