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博物馆策展工作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首都博物馆奥运大展、国庆大展、世博会北京馆等大型展览策划的过程,总结了经验,对博物馆在建设理念、策展思路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探索。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该书收入十八篇文章,涉及百余个展览,可以说反映了首都博物馆自新馆建成以来,在陈列展览的具体规划、策划、运作方面的整个历程,展现了首都博物馆陈列展览理念由地方面向全国并走向世界的重大转变。
图书 | 博物馆策展实践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博物馆策展工作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首都博物馆奥运大展、国庆大展、世博会北京馆等大型展览策划的过程,总结了经验,对博物馆在建设理念、策展思路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探索。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该书收入十八篇文章,涉及百余个展览,可以说反映了首都博物馆自新馆建成以来,在陈列展览的具体规划、策划、运作方面的整个历程,展现了首都博物馆陈列展览理念由地方面向全国并走向世界的重大转变。 内容推荐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无论是博物馆的数量还是质量,以及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程度,其为大众服务的理念都呈向好的、积极的一面发展。作者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积累、探索、研究结集为《博物馆策展实践》一书,为博物馆学领域又添力作。本书记录了首都博物馆自新馆成立以来陈列展览规划、具体策划、动作的发展历程,全面地展现出首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理念,是由地方向全国,并走向世界的战略性转变。特别是其中对陈列展览内容策划的深度研究,已经形成特色化、系列化、专业化、整体化的陈列展览规范动作模式,为首都博物馆售后陈列展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涉及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多方面内容,资料翔实,行文简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并配有丰富的图片,对关心博物馆发展、关注博物馆展览的读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序 国之盛典展阅中华——值得纪念的奥运大展 国庆大展——精心策划的文化盛宴 传承·融合·发展——世博会北京馆策划书 “首都,我的博物馆”的新理念及实践 汇通与融合——儒释道文化系列展 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从首都博物馆入选新北京十大建筑说起 留下城市的记忆——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首都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思考 展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展 有关展览模式的探索——三大瓷器展览同时推出的思考 碑学巨擘——邓石如书法展 首都博物馆与京味文化 关于博物馆的动态展示——首都博物馆“多彩中华”展演 让民众分享博物馆盛宴——博物馆展览进社区 关于收藏品的价值——让博物馆成为“有源活水” 明朝的北京——永乐盛世下的气象 什刹海的祭祀与风俗 “天地人和”展览体系和展览的八个“一”要求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博物馆策展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姚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2736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6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