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专门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动荡的专著。作者韦斯顿博士以其犀禾U的目光和专业化的知识,审视了这一时期美国股市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裂的全过程,揭示了美国股市在该时期形成泡沫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行为因素,回答了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会经历如此巨大的泡沫、为什么格林斯潘会“允许”这种泡沫发生、为什么投资者会表现得如此非理性而沉溺于如此狂热的投机之中等令人费解的现实问题。其分析之全面、回答之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图书 | 泡沫膨胀破裂--美国股票市场/世界资本经典译丛/添富书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专门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动荡的专著。作者韦斯顿博士以其犀禾U的目光和专业化的知识,审视了这一时期美国股市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裂的全过程,揭示了美国股市在该时期形成泡沫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行为因素,回答了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会经历如此巨大的泡沫、为什么格林斯潘会“允许”这种泡沫发生、为什么投资者会表现得如此非理性而沉溺于如此狂热的投机之中等令人费解的现实问题。其分析之全面、回答之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内容推荐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股票市场会经历如此一场大泡沐?为什么格林斯潘会允许泡沫的不断膨胀,并眼睁睁地看着它破灭而束手无策?为什么投资者身处如此疯狂的投机市场,仍然会毫无理性地一味沉溺? 在本书中,作者以其深厚的历史学和经济学基础,运用严谨的数量和财务分析,掀开了笼罩于投机市场的光亮而神秘的面纱,为我们揭晓这些谜题。 作者韦斯顿博士简洁流畅、诙谐幽默的写作手法,是本书的另外一大亮点。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区别于财经著作中普遍存在的晦涩和冷峻。例如,他对大多数投资者出于羊群心理,而最终落得“爬着楼梯上去、乘着电梯下来”的尴尬结局的分析,一定会使我们在忍俊不禁之余,感慨良多。 本书初版于2004年。在如今这个经济衰退的全球大背景之下,再来细读此作,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掩卷深思,我们怎能不感慨作者非凡而睿智的洞察力呢? 目录 总序 译序 序言 致谢 绪论 第一章 美国股市的泡沫时代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 第三章 估值方法和投资策略 第四章 泡沫时代:如何理性? 第五章 新经济时期:已经来到了吗? 第六章 治理问题:旧制度和新规定 第七章 美联储:驶入未经允许的水域? 第八章 美联储运作模式的变革 第九章 评价格林斯潘时代:1987~2004年? 第十章 1929年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第十一章 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 第十二章 亚洲金融泡沫和危机 第十三章 美国股市将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泡沫膨胀破裂--美国股票市场/世界资本经典译丛/添富书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澳)戴维·L.韦斯顿 |
译者 | 张德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2054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4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7.125 |
丛书名 | 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4 |
宽 | 15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9-093号 |
版权提供者 | Routledge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