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盟委员会主席(中非人民之骄子)
内容
编辑推荐

他高大魁梧,皮肤深棕色,黑色头发不似中国人那样蓬松,也不似非洲人那样卷曲,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黑色胡子沿嘴唇围了一圈,当他听你谈话时,头略微上仰,那圈胡子显得更加突出。他与黑人坐在一起,像中国人,与中国人坐在一起,则像非洲人。他最像中国人的地方是手和胳膊,黑人的胳膊与脸色一样黑,手背黑,手心不黑,他的手心手背和胳膊的肤色与中国人一样。他在办公室穿西装,下了班,穿一件非洲式宽松花衬衣。他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回到家乡翁布埃,和老乡们讲米耶内语。他从出生到19岁,只见过两个中国人——父亲程志平和其同乡洪松青。特定的历史和生活环境,铸造的这位中国人不会讲中国话。他的名字叫让·平。

本书向中国读者介绍的是一位祖籍浙江温州、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外交部长——具有中国和非洲血统的程家非洲人。

内容推荐

《非盟委员会主席——中非人民之骄子》是在《非洲民主化浪潮中的华裔外交部长》一书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内容,多视角、多层面重新写作的。

本书向中国读者介绍的是一位祖籍浙江温州、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外交部长——具有中国和非洲血统的程家非洲人。他的名字叫让·平。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温州出了个程让·平

 第一节 堂姐:没有见过这么黑的兄弟伯母:他是我们家里的人让·平:我受到国家元首般的待遇

 第二节 让·平:回到温州我想哭

 第三节 伯父仇共,父亲恐共,让·平同情共产党

 第四节 让·平: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中国人了

第二章 非洲热带雨林中国大院

 第一节 程志平出国之谜

 第二节 闯荡非洲热带雨林的中国第一人

 第三节 让·平不是姓,不是名,是历史

 第四节 父亲的精神遗产更重要

第三章 荣任总统办公厅主任

第四章 政治海啸扑来

 第一节 面对情绪激烈的罢工群众

 第二节 让·平大哥杭江贝暴毙与火烧民主党党部

 第三节 阿贡乔:我是你大哥,我要教训你

第五章 邦戈为什么挑让·平当外交部长

 第一节 让·平是这样一个人

 第二节 邦戈:让·平当外交部长最合适

 第三节 外交部长委任状写了整整年

第六章 非洲瞠地雷外交

 第一节 安哥拉——火山喷发外交

 第二节 金沙萨——冷板凳外交

 第三节 布拉柴维尔——黑灯火箭炮外交

 第四节 班吉——坦克硝烟外交

 第五节 非洲大战与总统外交官

第七章 联大主席——世界外交最高峰

 第一节 让·平当选联大主席——利伯维尔天空两道彩虹

 第二节 如火如荼的外交角力

 第三节 主持联合国大会——非常特别的感觉

 第四节 让·平:联大主席——累、难、复杂

 第五节 第一个难题——台湾“参与联合国”

第八章 59届联大主席责任比天大

 第一节 备战首脑会议《成果文件》谈判

 第二节 第二场危机:安理会争常世界大战

 第三节 第三场危机:博尔顿飓风

 第四节 《成果文件》出台一拖再拖,联大闭幕一推再推

第九章 非盟委员会主席——非让·平莫属

 第十章 我的朋友——让·平

 第一节 走进让·平办公室

 第二节 一顿饭吃出一本书

 第三节 夜叩平门

附录

 一、非洲简况

 二、非洲联盟及非盟委员会主席

 三、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

 四、加蓬简介

 五、让·平:我当联大主席(Joumaldebor)

中国大使为非盟委员会主席立传

试读章节

让·平的中国家族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大伯程成章于1951年4月被新政权镇压;二伯父程成忠偕子(让·平的堂兄)程正新逃台;堂叔程成洪在台读书,解放时留台;堂兄程正喜在两岸做生意,解放时也留台未归。

在两岸政治、军事严重敌对的政治背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让·平在大陆的家庭被扣上了“反革命家庭”的帽子。他的亲属都成了“反革命家属”。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大伯母都要受牵连。“文革”中被“游斗”,下雨天跪在屋檐下;1960年夏,在温州华侨中学上初中的侄女程秀萍眼看差4个月就毕业了,因为其父“投敌”,家庭成分不好,被轰回农村务农。

父亲(程志平)日夜思念祖国,思念家乡。1927年离开祖国时,姑姑(养母)已为他订婚,嘱咐他,不管挣钱不挣钱,3年就回来。程志平觉得没有挣到钱,无脸回家见“江东父老”。“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人的炸弹把程志平的回乡设想炸没了。“二战”之后,程志平事业有成发了财,可国内内战又起。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大哥被镇压。不知前面水深水浅,怎敢回乡?

1960年,程志平去祖国台湾看望二哥程成忠、堂弟程成洪、侄子程正喜。台湾兄弟给他讲了大陆“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治运动,特别是二哥程成忠给他讲了大哥程成章被镇压的经过之后,程志平再也不敢回国了。

“共产党的政策爱国不分前后,解放时期的对和错都已成为历史了,中央对台、港、沃政策很优惠,欢迎你们回到祖国的怀抱,爸爸·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老奶奶和妈妈等了你40年,应该回来看看吧!你回大陆·的安全女儿可用生命来担保,并且政府部门还请你吃饭呢?父亲回答说,有这么好吗?女儿总不会骗我吧!重复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女儿一封封信让他觉醒了。

于1989年第一次回家,跪在母亲的前面久久不起,说儿子不孝。全家哭成一团,母子相聚,夫妻相会,父子、父女的初次见面真是电影中的幕幕……。然后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和深情的招待。使他感受到大陆政府的宽宏和热情非常感谢温州政府。回台后一一作台胞们的工作,并动员他们放心回大陆。后来他每年一次带台胞回大陆。

让·平对笔者说,“大伯的死,对父亲触动很大。他害怕共产党。尽管他非常想家,由于害怕回去被抓,终成遗憾。1985年11月,父亲带着一生最大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家族的不幸,仇共、恐共情绪,大陆政治运动的冲击,让·平已深切地感受到,然而他将如何面对呢?

1988年,侄子程小平携家眷告别家乡,来到利伯维尔。用当时我国台湾的话说,“脱离了共产党”。然而让·平嘱咐侄子的话,出乎侄子意料之外:“你出来了,你不能有其他想法。你不能背叛自己的国家。”

2003年复活节,笔者和让·平在程小平家一起吃午饭。程向我提出为祖父程成章恢复名誉问题。言语间,双眼噙满泪花。让·平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他摇摇手说:

“不,不,没有必要。当时有当时的情况,都成历史了。”让·平停顿了一下,强调说,“大使刚才的一番话;我回温州受到国家元首般的待遇,等于给伯父恢复了名誉。”

让·平生在加蓬,长在加蓬,受的是法国教育。其思想怎么如此沉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让·平说,“我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消息后,赶紧跑回家告诉父亲。父亲摇摇手不相信。因为对他来说,这简直是神话,是梦想。”

程志平离开祖国时,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上海、天津、武汉等大城市里的外国“租界”,形同国中之国;当时在中国连续发生了帝国主义大炮、排炮射杀中国军民的“万县惨案”、“南京惨案”、广州“沙基惨案”、上海“五卅惨案”。

程志平离开祖国已经36年,身居非洲热带雨林,终日指挥工人砍木、捕鱼,心目中的祖国还是36年前的老样子,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祖国也能制造原子弹。让·平说,父亲又去向法国人打听。当消息被证实之后,他哭了。P23-24

序言

《非盟委员会主席——中非人民之骄子》是在《非洲民主化浪潮中的华裔外交部长》一书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内容,多视角、多层面重新写作的。

本书向中国读者介绍的是一位祖籍浙江温州、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外交部长——具有中国和非洲血统的程家非洲人。他的名字叫让·平。

让·平高大魁梧,皮肤深棕色,黑色头发不似中国人那样蓬松,也不似非洲人那样卷曲,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黑色胡子沿嘴唇围了一圈,当他听你谈话时,头略微上仰,那圈胡子显得更加突出。他与黑人坐在一起,像中国人,与中国人坐在一起,则像非洲人。他最像中国人的地方是手和胳膊,黑人的胳膊与脸色一样黑,手背黑,手心不黑,让·平的手心手背和胳膊的肤色与中国人一样。让·平在办公室穿西装,下了班,穿一件非洲式宽松花衬衣。让·平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回到家乡翁布埃,和老乡们讲米耶内语。让·平从出生到19岁,只见过两个中国人——父亲程志平和其同乡洪松青。特定的历史和生活环境,铸造的这位中国人不会讲中国话。

让·平讲话慢条斯理,吐字清楚,发音纯正,用语气加手势强调重点,讲到高兴时,哈哈大笑,笑起来,显得憨厚亲切;问题棘手时,表情严肃;问题敏感时,使眼色,暗示隔墙有耳,掌握分寸。

让·平读过孔子和老子的书,特别喜欢他们的思想、哲学理论和思维方式。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来自侨乡温州的程志平把他的信条传给了让·平。

程志平闯荡世界,闯荡非洲,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了一位外交部长,一位非洲联盟主席。

非洲,一个黑色世界,一个充满神奇、浪漫和希望的世界。

让·平就是这个黑色世界里的佼佼者。本书重点介绍他走向世界的成长过程,介绍他在非洲民主化浪潮中的蹚地雷外交,介绍他主持59届联大的几个动人心魄的片段,介绍他当选非盟委员会主席的背景和优势。

外交本是看不见硝烟,听不见枪声,马队、飞机、轿车、鲜花、美酒。让·平外交却是非洲战乱国家的斡旋和调解——枪炮子弹、战火纷飞的“硝烟外交”。他曾前往布拉柴维尔,游说各霸一方、子弹上膛的3派武装;乘坦克进入战火燃烧的班吉;巡视中非——乍得边界,被叛军包围;巡视加蓬一刚果(布)边界,乘坐的直升机被子弹打穿,……“硝烟外交”不仅测试你的胆量和勇气,智慧和学识,还要测试你的耐心和外交艺术。这是从古到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独特的非洲战乱外交。这场外交一直持续到今天。

受命于危难之时,斡旋于枪林弹雨之间,多次遇险,临危不惧。让·平是地雷堆里蹚出来的外交家。

敏感是外交官的职业习惯,就是能从对方谈话、态度或举动中发现问题,得到启示,悟出道理,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或丰富自己的认识或结论,推动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1998年1月的一顿饭,开启了让·平一场化解误会、恢复加蓬一刚果(金)两国关系的亲善外交。

让·平外交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远见卓识。让·平出使刚果(金),遭冷遇。他耐着性子,冷板凳坐等24小时,硬是把冷板凳坐热了。“这次使命使我尝到了冷板凳的滋味;使我明白了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叫不辱使命。”让·平说,“耐心,没有耐心就不能达成协议。”困难、复杂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外交官之间比耐心,比坐冷板凳的耐心。

“外交可在学校里学习,但那是理论、规则或机制。”“真正理解外交或真正会搞外交,要靠实践,要在实践中探索。”  让·平受中国、非洲和西方3种文化的熏陶,受父亲的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兼收并蓄,铸造了他的多重性格:既有温州人不畏艰险、闯荡世界、不干出个样子绝不回乡的坚毅性格,又有非洲人落地生根的超强适应力。

2005年让·平担任59届联大主席期间,适逢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大决战”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在安理会改革“大决战”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成果文件的谈判中,各种势力轮番向他进攻。在国际社会的风雷闪电中,在非洲战乱的硝烟中,让·平不畏强权,风吹不昏,沙打不迷,挟雷电,叱风云。

非盟委员会主席管理非洲53国事务。53个国家,要和平、稳定和发展,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让·平再鼓大西、印度两洋之风,挟尼罗、刚果两河之势,开足马力,为非洲和平与发展,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本书由温州文化研究工程和宁波矿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博士资助出版,承蒙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温州书画院院长林剑丹先生题写书名,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范振水

二○○九年八月一日 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盟委员会主席(中非人民之骄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振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6145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4.657=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6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