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新思维,网络点击量过千万。
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一个神经元。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人脑智力代表着已知的最高级智能。而全球脑思想或许可以使我们改变这个观念,让我们认识到:全球脑就是比人脑更高级的智能系统。
那么全球脑这种新思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智能系统呢?欢迎阅读本书!让我们共同进人全球脑思想的世界。
图书 | 全球脑 |
内容 | 编辑推荐 风靡全球的新思维,网络点击量过千万。 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一个神经元。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人脑智力代表着已知的最高级智能。而全球脑思想或许可以使我们改变这个观念,让我们认识到:全球脑就是比人脑更高级的智能系统。 那么全球脑这种新思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智能系统呢?欢迎阅读本书!让我们共同进人全球脑思想的世界。 内容推荐 全球脑思想,可以简洁地概括为: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一个神经元。在本书中,笔者将重点讨论全球脑所具有的智能,并以此为线索,逐渐揭示出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所遵循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被一些看起来混乱、肮脏的社会现象所困扰,那就请你翻开本书,它或许会向你展示其秩序、光明的一面! 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或者感觉人际关系难以处理,那么也请你阅读本书,或许你可以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去善待周围的人,当然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如果你对新知识感兴趣,那么你更应该看一看,因为它完全是介绍新思想的书籍。 目录 第1篇 全球脑思想 1.1 地球智能和全球脑 1.2 全球脑思想的演变 第2篇 智能演化的历史 2.1 什么是智能 2.2 生物神经系统及其智能的演化 2.3 人工智能的发展 第3篇 对全球脑的深入分析 3.1 全球脑的特征 3.2 全球脑与人脑的比较 3.3 全球脑的演化过程 3.4 全球脑意识的形成 3.5 全球脑无穷的动力 3.6 全球脑具有控制和协调行动的功能 3.7 全球脑可以控制和协调稳态 3.8 全球脑的思维 3.9 全球脑具有理智 3.10 全球脑的抽象化 3.11 全球脑的情感 3.12 全球脑的记忆 3.13 全球脑的学习 3.14 全球脑的智能发展曲线 3.15 全球超有机体 第4篇 延伸 4.1 全球脑的信息革命 4.2 全球脑造福于人类 4.3 全球脑的忧虑 4.4 系统科学 4.5 生物和生态系统 4.6 人口爆炸对全球脑的影响 4.7 全球脑内部之间的合作 4.8 全球意识的觉醒 4.9 全球意识下的人生观 4.10 全球意识下的世界观 4.11 全球脑发展的未来 全书回顾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1篇 全球脑思想 1.1 地球智能和全球脑 我每天提醒自己一百遍,我的生活,不管内在还是外在,都是以他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的劳动为基础。所以我必须尽力奉献自己,希望能以同等的贡献,来回报长久以来(现在仍是)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 ——爱因斯坦 此刻,你是否已经度过忙碌的一天?那么正好,找个安静的地方,可以沉思的地方,坐下来。在寂静的夜晚,闭上眼睛,让我们想象一下整个人类…… 这时,四周一片黑暗。设想人体是透明的,只有人脑发出微弱的光芒,像亮度不强的圆形电灯。所有的信息都设想为长度、亮度不等的光柱。人脑忽明忽暗,受到一个个信息的刺激。比如说听到个好消息,就会闪亮一下;或者独处的时候,突然想到个好主意,也会闪亮一下。你和身边的朋友说一句话,这句话可以抽象为一条信息,像一小段光柱,大小和火柴棍差不多,然后它会快速进入到朋友的大脑中,他(她)的大脑也随之一亮。亮度的强弱,取决于这句话对他(她)的影响。那些正在路途中传输的光柱,亮度比较低,只要能看到就可以了。 假设有10个人在开会,主持人突然提出一项建议,听众收到这个信息的光柱之后,大脑同时亮了一下。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大脑受刺激后反应不同,所以亮度也不同。 假如我们来到一个歌星的演唱会上,那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当他(她)放声歌唱时,同时就有数万条信息的光柱射向观众的大脑。这时观众的亮度明显比平时强,因为他们很开心。而喜悦的信息也会反馈给歌星,他(她)于是更加陶醉于自己的影响力,处于高度兴奋中,这时他(她)脑部的亮度几乎能达到顶点。 如果你在一个跨国公司工作,同时给几个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而他们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大洲。这时便有几束光柱从你的电脑中发出,沿着互联网传播出去,它们遇到特定的节点,然后分拆开来,传给不同的收件人。当收件人阅读你的邮件时,信息的光柱会不停地传来,他(她)的大脑也会随之一闪一闪。在阅读完你的邮件之后,他(她)开始回复邮件,同时抄送给需要了解该信息的人。这样,便有更多的光柱往来于几个人之间。像海底光缆这样的信息传输干线,有大量的光柱不停地来来往往。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中,大量的光柱被保存和处理。 在几千年以前,人类文明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口数量较少,处理信息的“电灯”也少,这些人与人之间传输的光柱——信息也非常少。地球处在黑暗之中,只有微弱的光芒。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加,闪亮的“电灯”也就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用于交流信息的光.柱也越来越多,地球的亮度也越来越高,从而变得越来越繁忙。设想一下,当今的世界,几十亿人脑忽明忽暗,不停地接收、处理和发出信息。它们之间,无数的光柱往来穿梭,不停地传递信息。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壮丽的景象!在这里,我们想象自己身处太空的某一颗星球上观摩地球,会发现地球是一颗四处散发着光芒的球体。 在本书封底有三张照片,其拍摄的主体是一个用光纤束制作的装饰灯。它们分别比喻不同视野下人的状态,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人,请忽略掉光纤本身。第一张照片可以当成是地球的一个不完整的俯视图,展示了个人像发光的微粒一样密布于地球之上的壮观景象(地球上的“微粒”数远多于此,相对体积也更为细小)。拉近观测者与地球的距离,这时在第二张照片上,便可以看到密布的人群,他们不规则地排列,展示了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进一步拉近距离得到第三张照片,视野聚集在几个人身上,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密切的交往。 让我们再来看看人脑,1000亿个神经元,也可以想象为1000亿个“电灯”。神经元之间,通过连接彼此的轴突和树突,也不停地产生光柱——信息往来传播。人类个体的智能,正源于此。 根据这些想象,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定义: 全球脑是正在涌现的以地球为基础,数量巨大的拥有发达大脑和创造力的所有人类个体,他们借助于各种信息处理工具,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具有神经系统特征的自组织巨型网络。该网络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它所表现的智能,就是地球智能。 或者,为了让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和传播全球脑思想,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地球这个脑的一个神经元。 P3-5 序言 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无限的敬仰。 ——爱因斯坦 全球脑思想已经由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过,中文译本包括德日进所撰写的《人的现象》和彼得·罗素的《地球脑的觉醒》。进化论可以让我们了解生物圈存在和进化的规律,而全球脑思想则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它不断发展的动力。该思想正在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还远远不够。它并不像进化论那样被大众所熟知,所以我写下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该思想并从中受益。 人类之所以能够主宰地球,完全是依赖于人的智力,它一直是我们最着迷的事物之一。直至今日,我们也没有完全了解其机理,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它的奥秘。 如今,科学技术十分广泛,但我们仍然对智力极为着迷,足以说明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它仍然需要我们破解它的诸多未解之谜。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人脑智力代表着已知的最高级智能。我们自认为是这样,权威的书籍上也是这么描述的。而全球脑思想或许可以使我们改变这个观念,让我们认识到:全球脑就是比人脑更高级的智能系统。 那么全球脑这种新思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智能系统呢?欢迎阅读本书!让我们共同进人全球脑思想的世界。 书评(媒体评论) 即使我们最“异想天开”的预测,也会落后于有可能发生的现实。 ——彼得·罗素 若没有人类意识层的全球革命,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使我们在人类存在的范畴变得更好,世界面前的灾难——生态灾难,社会人口灾难和文明的普遍瓦解——将不可避免。 ——瓦克拉大·哈威尔 解救人类世界救世主,不在别处,而是在人类的心灵里,在人类反省的力量里在人类的耐心里,在人类的责任里。 ——瓦克拉夫·哈威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友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63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4 |
宽 | 16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