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代文选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宋代文选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学术对话意味,在学术方法、学术视野、观点展开和文献考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体现出了学术新锐的别样风采。书中精心提出“大《文选》学”的说法,不仅解决了宋代《文选》学的写法问题,也对《文选》学本身的涵盖与容量,提供了一种合体的概括。作者郭宝军在广博深远的学术背景中透视宋代《文选》学,笔法细密,思维清新,揭示宋代《文选》学“平庸时代”的“不平庸”,在内容、章法、思维、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新人耳目的展示,实可称为近年来《文选》史清理工作的一个新进展,允称一部成绩突出的优秀博士论文。

内容推荐

在《文选》学史上,宋代是不被重视的一个时代,根本因素在于传统《文选》学的视阈所限。为此,郭宝军编写的《宋代文选学研究》构建了“大文选学”的体系,从而为宋代《文选》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体的框架,并以之对宋代《文选》学诸层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从宋代《文选》编纂、刊刻、传播、评论研究、续书的流程中重新审视了宋代《文选》学的诸方面,从而证明了《文选》学平庸时代的不平庸。《宋代文选学研究》注重文献,考证版本,校勘不厌其烦,从纷繁复杂的宋代笔记等著作中勾稽相关材料,分类排比评价,均扎实可信。同时,不排斥理论,借用诠释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准确分析了宋代《文选》学的相关问题。文献与理论相得益彰,为《文选》学史的考察提供了一种借鉴。

目录

序:说不难就不难,难也不难

导言 文选学的界域与本书的写法

 一 传统文选学的界域中心明确而边界模糊

 二 现代文选学的产生、发展与明确文选学界域的努力 

 三 “大文选学”视阈下本书的写法

第一章 隋唐文选学概述

 第一节 文选学的成立

一 《文选》作为先唐文章总集经典权威地位的确立

二 隋唐文选学的成立

 第二节 《文选》在唐代的流播

一 《文选》在唐代的流播方式

二 《文选》在唐代流播的广度

三 《文选》在唐代流播的厚度

 第三节 唐代《文选》注释成就平议

一 《文选》在唐代诠释成为必然

二 唐代《文选》诠释成就平议

第二章 宋代对《文选》及其注释的编纂

 第一节 从抄本到刻本的清整

一 从抄本到刻本的李善注

二 从抄本到刻本的五臣注

 第二节《文选》合注本的编纂

一 秀州本《文选》的编纂

二 六家本内部的编纂:从秀州本到明州本

三 从六家本到六臣本

 第三节 《文选》单注本的编纂与重新出现

一 五臣单注本

二 李善单注本

第三章 宋代《文选》的刊刻

 一 五代毋昭裔刻本

 二 大中祥符七年国子监刻李善单注本

 三 天圣四年平昌孟氏刊《五臣注文选》 

 四 天圣七年国子监刊李善注本六十卷

 五 元祜九年秀州州学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

 六 建炎元年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锺家刊五臣注三十卷

 七 建炎四年前后明州州学初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绍兴二十八年重修

 八 绍兴三十年赣州州学刊六臣本《文选》六十卷

 九 绍兴三十一年建阳陈八郎刻五臣注《文选》三十卷

 十 淳熙八年尤袤刊李善单注本六十卷绍熙三年季衡修补

 十一 淳熙八年至十六年广都裴氏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

 十二 廖莹中建宁刊六臣本《文选》六十卷

 附录 历代目录、题跋文献中著录的宋版《文选》

 一 宋代目录著作对《文选》的著录

 二 宋代以后的目录题跋文献对宋代《文选》的著录

 三 书目题跋著录的国外所藏宋版《文选》

第四章 宋代《文选》的传播

 第一节 宋代《文选》传播发生的文化语境

一 9世纪至11世纪文武官员权力的转移

二 科举利禄之导向与社会读书价值取向之定型

三 作为文化传播技术支持的雕版印刷之兴盛

 第二节 宋代《文选》的传播地域及态势

一 《文选》传播地域举隅

二 传播区域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态势

 第三节 两宋《文选》的传播沉浮

一 “文选烂,秀才半”的背后:科举视野下的《文选》传播

二 宋代《文选》传播过程中对不同注本的选择

第五章 宋代的《文选》研究(上):研究专书 

 第一节 李善与五臣同异

一 《李善与五臣同异》著者考

二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撰写时间、依据版本考

三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体例

四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文献价值

 第二节 选诗句图

一 句图批评的源流

二 《选诗句图》的体例

三 《选诗句图》的内容及其来源

四 《选诗句图》疑误录

五 《选诗句图》的批评方法

第六章 宋代的《文选》研究(下):以笔记类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宋代对萧统编纂《文选》的评议

一 苏轼、洪兴祖等对萧统《文选》编纂的评判

二 张戒诸人对《文选》编纂的认识

三 宋代对萧统编纂《文选》不收《兰亭集序》的讨论

四 宋代对《萧统文选》编纂的其他观点

 第二节 宋代对《文选》李善、五臣二家之注优劣的评议

 第三节 宋代对二家之注的认同、质疑与补正

一 注释引文出处方面

二 关于《文选》注释的具体内容方面

 第四节 宋代对《文选》本文的研究

一 对《文选》本文的考证

二 宋代对《文选》所收具体篇目的评价

 第五节 宋代笔记等著作对《文选》研究的其他方面

一 对《文选》文体的研究

二 作为资料渊薮的《文选》 

第七章 宋代对《文选》的改编与续书

 第一节 宋本《三谢诗》:截取《文选》独立成书 

一 《三谢诗》的编纂

二 《三谢诗》的刊刻

三 《三谢诗》的价值

 第二节 《文选类林》与《文选双字类要》:依托《文选》摘录编纂

一 《文选双字类要》

二 《文选类林》

 第三节 《文苑英华》:上继《文选》,启下续编

一 《文苑英华》的编纂与修订

二 《文苑英华》收文的时间上限

 第四节 《唐文粹》:仿照《文选》编纂总集

一 《唐文粹》编选的文献来源

二 《文粹》与《文选》之简略比较 

结语 文选学“平庸时代”的不平庸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代文选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宝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0296
开本 32开
页数 5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