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鲁迅的文集,书中包括了:《六十述怀——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成立60周年》、《上海时期的鲁迅与“海派”文化精神的抵触——兼论“海式”眼光中的鲁迅形象》、《“绝望”的抗争与感伤的“沉沦”——鲁迅与郁达夫比较》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上海鲁迅研究(2011年春)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鲁迅的文集,书中包括了:《六十述怀——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成立60周年》、《上海时期的鲁迅与“海派”文化精神的抵触——兼论“海式”眼光中的鲁迅形象》、《“绝望”的抗争与感伤的“沉沦”——鲁迅与郁达夫比较》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60周年 亲切的感受 衷心的感谢——庆贺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60周年 一个老朋友的祝贺与感谢 在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道路上——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60周年 一月的情思——贺上海鲁迅纪念馆开馆60周年 建馆60年志庆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上海鲁迅纪念馆宣传教育工作巡礼 锲而不舍、广种博收——上海鲁迅纪念馆文物征集60年回顾 我和上海鲁迅纪念馆 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 风雨一甲子前程更辉煌 1986年杂忆 木刻遗存展辉煌——我与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的情结 坚持科学发展观——略述在鲁迅纪念馆工作的体会 陈列忆旧 六十述怀——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成立60周年 鲁迅作品研究 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三) 《野草》对市侩主义的批判 鲁迅生平研究 再论鲁迅的“独战”(一一) 上海时期的鲁迅与“海派”文化精神的抵触——兼论“海式”眼光中的鲁迅形象 鲁迅同时代人研究 《奔月》人物原形分析及高鲁冲突中的鲁迅、许广平 鲁迅与厄普顿·辛克莱 “绝望”的抗争与感伤的“沉沦”——鲁迅与郁达夫比较 史料·辩证 林文庆:一位难勾脸谱的历史人物——一兼谈鲁迅跟厦门大学一些人的分歧 台湾在戒严时期有关30年代文艺作品能否开放的争论 关于东京“左联”重建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补一)——《中华美术座谈会第一次习作展览会》及木刻 鲁海漫谈 父亲曹靖华的一帧木刻肖像 徐讦看张爱玲 读书杂谈 《许寿裳遗稿》出版前言 在新的学术空间中直面鲁迅——评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 海外鲁研 华严的世界与革命 编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上海鲁迅研究(2011年春)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锡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5690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7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5 | 
| 宽 | 147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