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书论述的主线是“简单的结拜——立有名目的结拜(“兄弟结拜”或“异性结拜”)——秘密会党——叛乱(林爽文起义与朱一贵起义)。严格说来,“立有名目的结拜”就是清朝政府所关注的民间的“结会树党”,即“会党”。如此,书名中的副标题“一种传统的形成”指的是什么意思就令人费解了——是“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传统,还是“秘密会党与农民起义”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传统呢?
图书 | 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一种传统的形成/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全书论述的主线是“简单的结拜——立有名目的结拜(“兄弟结拜”或“异性结拜”)——秘密会党——叛乱(林爽文起义与朱一贵起义)。严格说来,“立有名目的结拜”就是清朝政府所关注的民间的“结会树党”,即“会党”。如此,书名中的副标题“一种传统的形成”指的是什么意思就令人费解了——是“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传统,还是“秘密会党与农民起义”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传统呢? 目录 中译本前言 前言 术语与朝代说明 导论——鸦片战争前的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 相关主题的学术史 地理与历史背景 文献资料情况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林爽文起义时期东南地区的兄弟结拜组织 清前期结拜组织之源流——互助组织,村社中举办庆典之“会” 会社仪式与虚拟兄弟关系中的歃血盟誓——战国时期的歃血盟誓,歃血盟誓与民间文化 18世纪东南地区的结拜组织与林爽文起义——案例,持久存在的结拜组织,结拜组织与地方官员,结拜组织与地方绅富 第二章 结拜、会党与叛乱:林爽文起义的背景 天地会的创立 天地会向台湾流传 林爽文的天地会 立有名目的结拜、政府与叛乱——分家之争与“结会树党”,遁入大里代,两个天地会、政府与叛乱 第三章会党叛乱与无会党叛乱:朱~贵起义与林爽文起义之比较 林爽文叛乱的思想与组织——族群冲突与叛乱,天地会在叛乱中的作用 朱一贵——没有会党参与的起义——朱一贵叛乱,对朱一贵叛乱之诠释 第四章 秘密会党与民间宗教:嘉道年间闽西一赣东地区的天地会 搜捕、叛乱与天地会的蔓延:1788—1800年间政府与天地会的关系——镇压林爽文起义,追查天地会源流, 天地会在林爽文起义之后发动的叛乱 天地会与民间宗教——嘉庆道光年间天地会的流传,天地会教义中的民间宗教因素,作为民间宗教的天地会 第五章 边缘性与思想性:清朝针对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的立场 1650-1812年间清朝律例中有关兄弟结拜和秘密会党的条款 施行:当高压来临之时 清政府对结拜与械斗的看法——为首之人与结会敛钱,清政府对械斗的看法,档案所描绘的械斗情形 清政府对械斗的处理 第六章 结拜组织与晚期中华帝国 附录一 林爽文起义参加者的情况 附录二 林爽文叛乱年表 注释 征引资料篇目简介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一种传统的形成/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王大为 |
译者 | 刘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576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