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花瓷萌芽于唐,成熟于元代,极盛于明清。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不但是其主流,更是青花瓷研究的重点。青花瓷的本质是瓷画,因此鉴定的重点在于会“看青花”。“青”为色,“花”为纹饰。无论官窑民窑,掌握了青花的一般规律,也就把握住了时代与分期;再结合时代风格,看胎釉、造型、款识、工艺、使用痕迹,就可获得比较合理、正确的判断。本书主要介绍了青花瓷的一些基本知识及鉴定知识。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内容包括:明代青花瓷;清代青花瓷;明清青花瓷纹饰;明清青花瓷题语款识;景德镇地区以外生产的青花瓷等。
| 图书 | 中国古陶瓷鉴定标本参考图典(青花瓷卷)(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的青花瓷萌芽于唐,成熟于元代,极盛于明清。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不但是其主流,更是青花瓷研究的重点。青花瓷的本质是瓷画,因此鉴定的重点在于会“看青花”。“青”为色,“花”为纹饰。无论官窑民窑,掌握了青花的一般规律,也就把握住了时代与分期;再结合时代风格,看胎釉、造型、款识、工艺、使用痕迹,就可获得比较合理、正确的判断。本书主要介绍了青花瓷的一些基本知识及鉴定知识。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内容包括:明代青花瓷;清代青花瓷;明清青花瓷纹饰;明清青花瓷题语款识;景德镇地区以外生产的青花瓷等。 目录 序言/张浦生/1 前言/朱顺龙/1
一、明代青花瓷/1 明早期(洪武—天顺)/2 明中后期(成化—万历)/12 明晚期(天启—崇祯)/22 附:1.元末——明代青花瓷胎质图例/26 2.元末—明代青花瓷釉色图例/28 3.元末—明代青花瓷青料发色图例/32 4.元末—明代青花瓷碗、盘底足图例/39
二、清代青花瓷/43 1.清早期(顺治—乾隆)/44 2.清中期(嘉庆—咸丰)/62 3.清晚期(同治—宣统)/66 附:1.清代青花瓷胎质图例/68 2.清代青花瓷釉色图例/69 3.清代青花瓷青料发色图例/71 4.清代青花瓷碗、盘底足图例/75
三、明清青花瓷纹饰/79 1.人物纹/80 2.山水纹/101 3.走兽纹/105 4.翎毛纹/119 5.花卉纹/127 6.鳞甲纹/138 7.昆虫纹/145 8.图案纹/147
四、明清青花瓷题语款识/159 1.题语/160 2.款识/162
五、景德镇地区以外生产的青花瓷/183 1.浙江青花瓷/174 2.福建青花瓷/178
六、上海市松江城区部分明清名宅遗迹现址分布/188
后记/梅亚民/19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陶瓷鉴定标本参考图典(青花瓷卷)(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梅亚民//陈玉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5677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7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7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68 |
| 宽 | 195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