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禅思
内容
试读章节

记得有部电视剧叫《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一剧名起得好,不仅有诗意,而且有哲理。幸福是结果,就像盛开的花朵;幸福是过程,就像片片缓缓伸展的花瓣。花儿之所以美,是因为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供有缘人观赏,给世人品尝它的芬芳。同样,人生之所以幸福,不在于独个儿“没事偷着乐”,而是因为时时与别人共享幸福,是“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脱离苦”。真正幸福的人一定能使别人幸福,和别人一起幸福,那才是真幸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幸福的人也常常感受到周围幸福的人,幸福总是被幸福包围。

人类一切努力的根本目的无外乎爱与生命,而财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迷失,正在于错把工具当目的。仔细想想,倘若一个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心灵若因无休止的拼搏而麻木,情感因数不清的钱财而物化,并因此失去了爱与被爱,遗忘了友情、亲情和爱情,那他活着又有什么乐趣?!倘若一个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因此而失去了健康,那他的人生又有何意义?!人要有爱,要善待生命,要爱生命,要让生命充满爱,要以爱的名义善待生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小伙子登山游玩,忽然其中一个提议比赛,看谁跑得快,能最先登上山顶。于是,两个人就拼命跑,等到气喘吁吁爬上山顶,这才发现,一路上的美景全没看。若把人生喻为登山,道理也在于此。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整个生活节奏出现一个“快”字,火车不断提速,快速消费品流行,连爱情也流行“速配”。当你两小时就飞过半个中国与亲人相见,以往那种美妙的期盼与等待便不复存在。人类赢得了时间,但失去了空间。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赢得了时间,失去了情感,失去了生活的浪漫。所谓“慢节奏”、“慢慢地陪着你走”,那不是用脚,而是用那颗“柔曼”的心。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嫌挡他路的老大爷走路慢,老大爷转过头说:都往一个地方走,何必那么快!

“七”真是个奇妙的数字。“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千世界是七种色彩;“哆来咪发梭拉西”,音乐世界是七种韵律;人有七情,身有七窍;天上有北斗七星,地上有七大奇迹;文有七体,词有七律;世界有七大洲,开门有七件事;情人有七夕相会,夫妻有七年之痒;做善事胜造七级浮屠,超度亡灵要做七;中国神话有七仙女,外国神话有七个小矮人;产品有“七匹狼”,还有神奇特工“007”。

“七”是在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数字,人从呱呱落地到撒手西去,每七年都会如蛇蜕皮一样更新一次。“七上八下”,不仅是生理,还包括心灵。人要顺应自然,好好把握身体、心灵成长的七年之变。

所谓“财富”,即有“财”便能“富”,但财并不仅仅是金钱。“财”字,左右一个“贝”,右手一个“才”,“贝”是钱,那是外财,“才”是能力,那是“内财”。做人的品格、修养、内涵、自律、智慧,那都是“内财”,“内财”不仅决定“外财”的量,而且决定“外财”的质,更决定有了外财后的人生质量。佛教中把金银财宝称为外财,把善根、福德、智慧、因缘称为内财、外财,易得易失;内财难得,却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健康是幸福人生的根本。何为“健康”?体壮为健,心怡为康,健康既是健壮的身体,也是美好的心灵。每天我们都认真地洗脸、刷牙、洗澡;每天我们也要认真地反省自己的内心,打扫自己内心的污染、阴霾,清洗一切负面情绪。每天我们都会给自己增加各种营养,以增强自身对疾病的免疫力;每天我们也要通过各种学习,以增强自身心灵对“贪、嗔、痴”的免疫力。

“心为君主之官”,一个人的身体疾病实在是一个人的心态、情绪的外在反映。佛光普照,清风朗朗,健康的关键还在于“安守内心”。

丹麦是世界上人的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有幸作了近距离的考察,要论自然风光,远不如邻国瑞士、挪威,要论富裕程度,远不如美国、日本。但那里的人民普遍幸福,那是因为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普遍满足,除衣食无忧,同时享受着公民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的待遇。一百多年前安徒生在丹麦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鞭笞了社会不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童话般的梦想”。而现在的丹麦,小女孩的梦想已经实现,人生来平等,幸福应当也可以被每个人拥有。丹麦人的幸福指数高,还因为那里的生活简单,无论是从酒店家具的配置、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还是早早就打烊的商店,甚至才十来个的电视频道,无不透露着一个幸福的基本元素:简约、自然。

随着中国人收入的提高,特别是人民币的升值,去欧洲购物的人如波浪般一浪一浪,汹涌不息。凡买名牌的商场都配备大量中国营业员。中国人买起名牌来毫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欧洲”。

“疯”字乃是生了病的“风”,真应了那句革命口号:现在世界上是东风压倒西风。风,是需要的。大千世界无非地、水、火、风,但清风暖阳是人们所需要的,狂风、台风、暴风是残害人类的。中国有句古语,富不过三代。在中国,更多的是富人,我们现在顶多有那么些“富二代”,而在欧洲,更多的是贵族,已富了八代、十代。由富而贵,任重而道远,而在成为贵族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发“疯”。上帝要人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人为什么对名牌趋之若鹜?那是因为人的内心都有成名的渴望,要成为名人难,而成为拥有名牌的人相对简单。有人认为,名人约等于用名牌包装起来的人。所以,人们那么热衷于追求名牌也就理所当然。名牌是商品,不过是一种质量比一般商品好一倍,价格贵十倍的商品,但名牌又不仅仅是商品,其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地位、身份、财富,是一种虚荣心的极大满足,是一种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说得直白点,对名牌的狂热追求,还是一种难以掩饰的自卑。名人如果戴的只是一块假表,人们还是以为那是名牌,穷人戴了一块真表,人们还是以为那是假冒产品。“真作假来假作真,假作真来真作假”,名牌折射的是大干人生。七彩世界,皆为虚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曾去过世界上生活最贫穷的非洲土著人部落,也曾去过世界上生活最富裕的北欧各国。尽管那里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天壤之别,但他们脸上流露的笑意却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幸福是物质,更是内在心情对外在物质的感受。幸福是一种比较,但这种比较一定是在自己能亲身感觉到的范围,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世世代代生活在非洲丛林中的土著若没有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不会感受到不幸和失落。反之,生活在物质社会极为发达,生活极为便利的发达国家的人,若没有其他地区的比较,那也就感受不到满足和幸福。当然,这种比较不仅是空间上的,还是时间上的,而处于最贫穷和最富裕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若要感受幸福和痛苦都很容易,那就看你和谁在比较。

很羡慕欧洲人的幸福生活。仔细想想,羡慕的究竟是些什么呢?一是优美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秀山丽水、清新的空气、纯洁的水质;二是从容悠闲的生活态度和淡定的心境。人们在有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后,从容地享受阳光、空气,悠闲地品味着生活。这种生活和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并无关联,倒是相反,正是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加剧了人们的身心压力。生活就像围城,经历了喧嚣后,人们才会真正体会,宁静是美,简单是幸福。

徜徉于北欧的一些小镇,一切是那么的宁静、温馨、安逸。天空碧洗,蓝天自云,群山叠翠,湖面静谧,碎石铺就的小路上行人面色淡定、神态安宁、步履从容,说话也是那么的柔语轻声。时光仿佛倒流,与现代残酷的市场竞争毫无关联;生活仿佛凝固,凝固成一幅风轻云淡的风情画,凝固成一首柔曼婉转的小夜曲。

想起了被人们似久已遗忘并远离的“慢生活”。那个“慢”字,竖心旁,一个“曼”,那是对待生活的那颗柔曼之心。市场经济把人变成了快速运转的车轮,人在享用高科技文明的同时也被其奴役。扪心自问,人到底要什么呢?说到底,平和的心态、平安的身体、平静的生活,那就是幸福美满的全部目的。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日常生活,生活平常,若要得到真正持久的安乐,就不能迷失于欲乐,幸福是从简朴自由的生活而得到。

“生、老、病、死、苦离别、求不得、怨憎会”,人生充满着悲苦,因此人们又把离世称为“解脱”。然而,人又何必要等到离开人世才“解脱”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快乐在哪里,离苦便得乐。或许痛苦很强大,但我们不要等到没有痛苦的时候才允许自己快乐,快乐的选择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大干世界,有七彩、有七韵、有七味,并不是只有一种苦,不要逃避痛苦,更不要忘了快乐,千万别被自己的痛苦囚禁,而错过了当下生活的净土。

P28-33

目录

直面幸福

人情练达

人世如出

明心见性

即心即佛

序言

佛的觉悟是从清晨开始。2 600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眼望清晨的星空,悟出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人生的觉悟往往是从五十岁开始。人之初时,执着外境,流连尘世;人至“天命”,感悟人生,追求内心。五十岁是人生的又一缕晨曦,是人生慧命的开始。如此说来,今年我九岁了。

还记得九年前生日的那个夜晚,荧荧烛光下,与妻女小叙,往事如烟,恍若隔梦。如何让生命在无情的岁月中成为有情?如何让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留下痕迹?心头涌上普贤菩萨的警策:“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这些年在内地和香港陆续出版的近二十本人生感悟随笔,在内地所作的数百场演讲,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向社会推出的以“快乐‘余’言”为名的短信产品,都反映了我的修行轨迹。为此,我也获得了国家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专家”称号和媒体“快乐大使”、“快乐先生”等美誉;在香港出版的“快乐人生系列丛书”也得到了佛光山星云大师的首肯和推荐。惭愧之余,惟有精进努力。

佛法,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是修正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言行。呈献给大家的这本《生活禅思》,是我近年修佛的一点心得体会。一个人的阅历越长,认识便越全面,领悟力便越深,惟有经历那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尽那千面红尘的沧桑,方能如迷忽觉,才会如梦初醒。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感悟,这是生活本身的宝贵财富。此时,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认真地记录被日常事境激发的感悟,将有助于自我修养和陶冶情操,大大丰富自己的生活。倘若你能进而体悟出“动静一如”、“生死一体”、“有无一般”、“来去一致”的人生真谛,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充满写意。

人生无常,似水流年,生命一如浪花。然而,法身慧命,不生不灭。纵然是浪花千泡万沫,缘起缘灭,也总归伴以觉海慈航,延绵不息,缓缓地流向新的生命……

“心中有佛,为世人说法现身;水中无波,愿大众回头彼岸。”

是为序。

内容推荐

作者余惕君因缘际会,在八年前接触佛法,渐渐深入,并将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感悟随笔的方式记录并出版。目前,已经有二十余本人生感悟随笔问世。《生活禅思》这本书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静下心来,与心灵对话的记录,不仅有助于读者提升自我修养和陶冶情操,也可大大丰富自己的生活。毕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和体会,也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生活禅思》分为“直面幸福”、“人情练达”、“入世如出”、“明心见性”、“即心即佛”五大内容,可谓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深入简出,醍醐灌顶。

编辑推荐

禅,是真善,是智慧,是大美,是常乐我净,是真空妙有。禅,并不是佛教专用的名相,如达摩初祖言:见本性为禅。生活中有禅心、禅悦、禅悟、禅行、禅境、禅机、禅趣、禅意……如此,也就有了成语禅解。人间事事示禅,觉者处处能悟,悟者时时积慧,慧者件件能知,知者理理通明,明者法法澄清,清者样样澄净,净者分分解禅。

禅,是心悟,虽只一刻,但须经长期心持。“逐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禅宗虽有北渐南顿之分,但两者只是悟道前后之区别,顿悟植根于渐悟,“打破天下是一家”。日有所思、所悟,果上随缘,因上努力,自然“水到渠成”,终会“恍然大悟”。

读完余惕君编著的《生活禅思》,体悟动静一如,生死一体,有无一般,来去一致的人生真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禅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惕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219502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3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5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