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一书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融所著,是何勤华教授担任主编的比较法文丛中的一本。
本书拟对英美合同法中合同效力的正当性依据——约因原则进行历史追溯和现实评说。介绍了“约因”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它在这历程中接受过那些外来文化的影响,“约因”在英美法中的实践作用,“约因”在英美本土学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等,并从比较法的角度对约因原则进行了综合评述。
图书 | 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比较法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一书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融所著,是何勤华教授担任主编的比较法文丛中的一本。 本书拟对英美合同法中合同效力的正当性依据——约因原则进行历史追溯和现实评说。介绍了“约因”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它在这历程中接受过那些外来文化的影响,“约因”在英美法中的实践作用,“约因”在英美本土学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等,并从比较法的角度对约因原则进行了综合评述。 内容推荐 《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一书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融所著,是何勤华教授担任主编的比较法文丛中的一本。 约因原则不仅是普通法传统中合同生效的独特要件,也是英美法律传统的标志性符号。《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通过对其经典案例解析以及对相关学说与立法的阐述,梳理约因原则的起源与变迁,剖析约因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规则,并深入探讨了该原则的价值。本书注重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的结合;注重法学与历史学、部门法学与法史学的结合,是一部以“约因”为交汇点的比较法著作,为我国民商法及外国法制史的教学和研究增补了丰富资料,也是一部以“约因”为线索的英美合同法史,为我们领略英美法文化提供了新视角。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约因要求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英格兰中世纪合同诉讼形式及其演进 一、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的合同实践 二、从诺曼征服(1066年)到14世纪中期:多种诉讼形式并存 三、14世纪中期到16世纪末:承诺之诉的兴起与成长 第二节 约因要求在合同诉讼中的孕育与形成 一、观点之一:约因要求起源于“债务之诉”而完善于“承诺之诉” 二、观点之二:约因要求完全衍生于“承诺之诉” 三、观点之三:约因渊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的担保合同 四、约因原则的理论源泉 第三节 约因学理在十六七世纪的成长 一、对约因充分性规则的探讨 二、对约因的表现形式的认识 三、针对约因的抗辩理由 第四节 约因原则在18世纪与传统轨迹的偏离 一、霍尔特对约因要求的保守变革 二、布莱克斯通对约因的阐述 三、曼斯菲尔德对约因理论的攻击 第二章 约因原则的古典革命与鼎盛 第一节 约因成长的摇篮:合同法的飞跃 一、合同自由思想的极盛及合同法地位的上升 二、合同法在19世纪的成长 第二节 约因理论的古典转型 一、清除约因中的非允诺性要素 二、定位合同法的核心:允诺-约因 第三节 “获益-受损约因论”及其现代变革 一、“获益-受损约因论”的历史基础:合同诉讼形式 二、“获益-受损约因论”的内涵及其运行分析 三、“获益-受损约因论”的现代变革 第四节 “交易约因论”的形成及其对合同法的影响 一、“交易约因论”的内涵及历史合理性 二、威利斯顿对“交易约因论”的扩张解释 三、以“交易约因论”为核心的古典合同法 第三章 约因原则的衰落与变革 第一节 古典约因原则遭遇现实困境与理论质疑 一、福利国家运动:私法公法化 二、法哲学思潮的转向 三、合同法理论界对古典约因论的批评 第二节 约因原则的内在变革 一、司法活动对约因内涵的灵活解释 二、成文法对约因论的限制和修正 第三节 “约因”作为合同责任的基石地位的动摇 一、合同责任的免除:“合同落空” 二、有约因支持的合同可以被撤销:胁迫论 第四节 合同救济的新依据:允诺禁反言原则与准合同理论 一、允诺禁反言原则的生成及其内涵 二、允诺禁反言原则的确立与发展 三、“准合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章 约因的认定规则解析 第一节 约因必须充分 一、充分约因的分类:“已履行的约因”和“待履行的约因” 二、充分约因的有价性和确切性 第二节 约因无须等价 一、约因无须等价规则的理论背景 二、约因无须等价规则的实践运行 三、“名义约因”与“虚假约因陈述” 第三节 ?过去约因”规则 一、十六七世纪关于“过去约因”的探讨 二、“过去约因”规则在英国法中的现代发展 三、“过去约因”规则在美国法中的突破:道德约因的效力 第四节 约因的相对性:约因必须由受诺人提供 一、在普通法中的萌芽与弹性 二、在近现代英国法中的确立与变革 三、在美国法中的创新 第五节 履行已存义务的约因效力规则 一、对法定义务的履行不是约因 二、对既存合同义务的履行 三、对合同第三方的既存义务的履行 四、司法实践对传统法则的修正 第六节 债务和解协议的效力认定 一、中世纪“债务之诉”中的债务和解协议效力问题 二、债务和解协议的效力在十六七世纪的不稳定状态 三、近现代合同法对“平内尔”规则的继受与变革 第五章 对约因原则之比较研究 第一节 禁反言与约因——替代还是补充 一、允诺禁反言与约因在内涵上的相通与交融 二、允诺禁反言与约因在法律价值上的对立与统一 三、对吉尔摩的“合同死亡论”的评析 第二节 约因与形式:功能的相通与超越 一、合同形式要求在普通法中的起源与发展 二、约因与形式在功能上的相通性 三、约因的实体价值及其受到的限制 第三节 约因与民法法系的“原因”:跨文化的回应 一、原因理论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原因论与约因论差异 三、约因论与原因论的沟通 第四节 约因与普通法传统:起源、成长与未来 一、约因原则的产生缘于独特的普通法背景 二、约因依赖判例法传统得以保存和发展 三、约因原则的形式主义和技术化是普通法的烙印 四、约因原则在普通法中的存废之争 参考文献 附录1:主要案例的名称及其判决要旨(以发生年代为序) 附录2:本书关键专业术语中英文对译表 附录3:本书所引主要成文法的中外文对译 附录4:本书所含部分重要法律人物姓名在本书中的中外文对照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比较法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66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56.1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