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1893-1964)是中国现代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西哲学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汤用彤学记(汤用彤生平和学术)》由汤用彤哲嗣、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主持编选,选录文章三十余篇,侧重对汤用彤一生学行有深切认识的回忆与研究文字,作者大多是其师友、门生及再传弟子,还附录有汤用彤未刊稿精选,展现了汤用彤接通华梵、镕铸今古、会通中西的学术贡献和宽厚待人、不累于物的高尚品格。
图书 | 汤用彤学记(汤用彤生平和学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汤用彤(1893-1964)是中国现代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西哲学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汤用彤学记(汤用彤生平和学术)》由汤用彤哲嗣、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主持编选,选录文章三十余篇,侧重对汤用彤一生学行有深切认识的回忆与研究文字,作者大多是其师友、门生及再传弟子,还附录有汤用彤未刊稿精选,展现了汤用彤接通华梵、镕铸今古、会通中西的学术贡献和宽厚待人、不累于物的高尚品格。 目录 序/汤一介 诸家杂忆 我所遇最通达中国哲学的中国人/白璧德 最有权威之作/胡适 研究中国思想史必读之书/容媛 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新指针/贺麟 人生的意义/何兆武 学以美身的入师/萧莛父 忆锡予/钱穆 深切怀念汤锡予先生/张岱年 回忆汤用彤先生/季羡林 汤用彤先生的一些微言大义/韩镜清 忆在昆明从汤用彤先生受教的日子/冯契 汤用彤先生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任继愈 魏晋玄学中的“有”“无”之辩/汪子嵩 ——读《汤用彤全集》 谈汤用彤/王元化 汤用彤先生散忆/邓艾民 西哲东渐的宗师/杨祖陶 ——汤用彤先生追忆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汤一介 ——纪念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不激不随至博至大/汤一介、孙尚扬 ——汤用彤与北大 汤先生教我们如何思考/张岂之 忆从汤用彤先生学西方哲学/张岂之 吴宓与汤用彤/吴学昭 汤用彤与(《学衡》杂志/乐黛云 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乐黛云 佛光版《汤用彤全集》序二/镰田茂雄 忆在汤老身边学习的岁月/许抗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治学精神及其两篇逸稿/石峻 汤用彤对印度哲学研究的贡献/黄心川、宫静 本体论玄学之发现/孔繁 “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讨论”/楼宇烈 ——读汤老两篇旧文 汤用彤先生对印度佛教思想的研究/武维琴 大师风范学者胸怀/蒙培元 ——写在《汤用彤全集》出版后 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牟钟鉴 ——重新认识汤用彤先生的一篇书跋 国故与新知的称星/王守常、钱文忠 《汤用彤全集》第七卷《读书札记》与“《隋唐佛教史》”/钱文忠 附录 汤用彤先生治学语录/赵建永整理 汤用彤已刊论著系年/赵建永辑录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汤用彤学记(汤用彤生平和学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汤一介//赵建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63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