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坚信之所著的《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分析宫崎骏与手塚治虫作品的异同点,以发生在两者之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佚事为切入点,介绍了大正时代、太平洋战争时期、战后复兴期至今动漫的发展过程,详细梳理了从1917年至2002年日本动画的历史。
图书 | 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阅读日本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津坚信之所著的《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分析宫崎骏与手塚治虫作品的异同点,以发生在两者之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佚事为切入点,介绍了大正时代、太平洋战争时期、战后复兴期至今动漫的发展过程,详细梳理了从1917年至2002年日本动画的历史。 内容推荐 津坚信之所著的《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以细腻的笔触梳理了日本动画电影从1917年到2002年85年的发展史。 作者以两位动画大师手塚治虫与宫崎骏之间鲜为人知的逸事为切入点,介绍了他们对彼此的评价和暗中的较量,深入分析了两者作品的承袭与对立关系。 日本动画的诞生与发展史是《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叙述的重点,作者介绍了从1917年日本第一部国产动画片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复兴期、经济高速增长期直至当下日本动画片的辉煌发展历程。通过本书,读者将对日本动画片的独特风格与多样化式样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深入的把握。 目录 第一章 日本动画的现在——跨越国境和年龄的交流工具 一 动画片的表现特性 二 作为交流工具的动画片 三 日本动画的现在与历史 第二章 手塚治虫与宫崎骏——日本动画片的两位巨匠 一 手塚治虫与宫崎骏不为人知的“关系” 二 关于《风之谷》 三 褒贬不一的背后——《森林传说》与《天空之城》 四 手塚治虫和宫崎骏的现在——《铁臂阿童木》与《千与千寻》 第三章 日本动画的诞生和发展 一 日本动画史的双轴 二 大正时代——边看边学,漫画家和实业家的挑战 三 太平洋战争前后——两大天才,政冈宪三和大藤信郎 四 战后复兴期——教育电影界的两大功绩,东宝教育电影和东映教育电影 五 高度经济增长期——电视动画的诞生,东映动画和“虫制作所” 六 空前的动画热——多样化和两极化的时代,从《机动战士刚达》到《新世纪福音战士》 七 现在——anime走向世界 八 总括——日本动画史最大的“双轴”,动画和漫画 第四章 再论日本动画的现在——谁都可以制作动画的时代 一 个人动画家们的业绩 二 对日本动画今后的展望 后记 动画片年表 引用文献、参考文献一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阅读日本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津坚信之 |
译者 | 秦刚//赵峻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2367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9.313 |
丛书名 | |
印张 | 9.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4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3542号 |
版权提供者 | NTT Publishing Co., Lt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