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简·爱(插图全译本)/少女成长名著花园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对女性影响深远的文学名著。

本书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本书为插图全译本。

内容推荐

小女孩简刚降临人世,便连遭打击,双亲相继去世,不久收养她的舅舅也撒手人寰,从此小简受到了舅妈和表兄表姐的种种歧视、羞辱,连仆人也对她不屑一顾。十岁时,小简被狠心的舅妈送进寄宿学校,那阴沉恶劣的环境、难以下咽的食物,导致学校里很多女孩子患病死去,而平凡的简像泥沼中的小花,顽强地一天天长大,在单薄瘦弱的身躯里,如珠蚌般孕育出一颗充实、美丽、倔强、自尊的心灵,勇敢地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试读章节

一路上我都在反抗,和以往的屈从完全不同,这使得贝茜和艾伯特小姐对我的恶劣品行深信不疑。事实上,我因生气而发狂,法语里管这个叫“失去常态”。我很清楚,片刻的反抗就招来了不同寻常的惩罚。像其他造反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我决定不顾一切,彻底反叛。

“抓住她的胳膊,艾伯特小姐,她简直是只疯猫。”

“真丢脸!真不要脸!”太太的女仆嚷道,“真令人震惊,爱小姐,你竟然动手打一位小绅士,他可是你恩人的儿子啊!是你的小主人!”

“主人!他怎么成了我的主人?难道我是仆人吗?”

“不,你连仆人都不如,因为你不劳而获,靠别人抚养。就这儿,坐下,好好想想自己的罪恶。”

这时,她俩已经按里德太太的吩咐带我进入房间,一下子把我扔在凳子上。我刚想从凳子上弹跳起来,马上有两双手按住了我。

“你要不老实坐着,我就把你绑上。”贝茜说,“艾伯特小姐,借我你的袜带。我的恐怕她一下子就拽断了。”

艾伯特小姐转过身去,伸出粗壮的大腿,准备脱下绑我用的袜带。看到她们真的准备绑我,又想到被人用袜带捆上是多大的羞耻,我稍微平静了些。

“别脱了,”我喊道,“我不动。”

为了从行动上表示我不再反抗,我把双手背在了凳子后面,老老实实地坐在凳子上。

“注意不许动。”贝茜说。等到她确信我的确平静下来了,她才松开我。然后贝茜和艾伯特小姐都站在那儿看我,两人都双手合抱在胸前,怀疑地盯着我的脸,仿佛不认识我似的,不敢轻信我精神正常。

“她以前可从没这样过。”贝茜终于转过去,对女主人的贴身使女说了句话。

“但她的本性就是如此,”艾伯特答道,“我早就跟太太讲过我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太太也同意。她是个狡诈的小东西,我可没见过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这么会装相。”

贝茜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小姐,你得明白你受着里德太太的恩惠,是她养活着你,如果她把你赶出去,你就得进济贫院。”

我无言以对,这些话对我来说就是老生常谈。从记事起,我就开始听到类似这种警告。我仅仅因为被别人抚养就备受指责。这种责骂总是老调重弹,却又含含糊糊,我听了很是伤心,但这句话的意思我又似懂非懂。

艾伯特小姐也开始说我:“太太好心让你和她的孩子一起长大,你可别以为自己同里德小姐和少爷一样是上等人。他们会有很多的钱,而你呢,一个子儿也不会有。你就得低三下四,努力讨好他们。”

“我们跟你说这些,都是为你好。”贝茜补充说,不过语气并不严厉,“你必须成为一个有用又讨人喜欢的人,才能在这里有个落脚的地方。如果你变得冲动粗野的话,我敢说,太太一定会把你赶走的。”

“还有,”艾伯特小姐说,“上帝一定会惩罚她。在她大发脾气时,上帝会打死她,死后她还能去哪儿昵?来,贝茜,咱们走,我能打动谁也打动不了她的。爱小姐,你自己呆着吧,别忘了祈祷啊!因为如果你不悔改,恶魔就会从烟囱里进来,把你带走的!”

她们走了,把门关上,上了锁。

红屋子是个备用的房间,鲜有人住。实际上几乎可以说没人住过,除非是碰巧有一大群客人来拜访盖茨黑德府,否则是不会把它算成一个卧房的。然而它却是宅子中最大最堂皇的房间。正中的一张床格外引人注目,它由红木大立柱支撑,悬挂深红色锦缎床帷,活像一座圣龛;两扇大窗户上的窗帘从不拉开,彩饰与窗帘用的是类似的布料,两端挂住,中间下垂,几乎遮住了一半窗户。地毯是红色的,床脚边的桌子上盖的是深红色桌布,就连浅黄褐色的墙壁也透着红晕;衣橱、梳妆台和椅子都是古老的红木制的,乌黑发亮。这阴沉暗淡的背景衬托出一种耀眼的亮白——床上铺着雪白的马赛布床罩,洁白的枕头和床垫堆得很高,同样醒目的是床头边一张有宽大软垫的扶手椅,一样的洁白,前边还放着张脚凳。在我眼里,这简直是一个苍白的王座。

屋里很冷,因为很少生火;也很安静,因为远离厨房和保育室;很庄严,因为人迹罕至。每周六只有女佣一个人来打扫,擦去静静落在镜子和家具上的浮尘。里德太太自己则是偶尔来检查一下衣橱里某个抽屉中的东西——各式各样的羊皮纸文件、她的珠宝盒,以及一张她过世丈夫的微型画。红屋子的秘密就在这个抽屉中,尽管房间雄伟堂皇,但有种魔力使它与世隔绝。

里德先生去世已经有9年了,他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咽了气。他曾静卧在这里,肃穆庄严,丧事承办人就是从这里把他的棺木抬了出去。从那天开始,屋子里就弥漫着一种沉重的神圣感,使人不敢靠近。

大理石的壁炉台旁,有一张又矮又没有扶手的椅子,贝茜和可恨的艾伯特小姐就让我坐在这上面不许动。床就在我面前;我右边是高高的深色衣橱,反射出柔和斑驳的光线,使板面的光泽变化多端;我左边是挡得严严实实的窗户,两扇窗户之间立着一面巨大的梳妆镜,显得床和房间更加空旷威严。我不确定她们是否锁门了,等我敢动时,站起来走到门边一看,唉,果然上了锁,没有比这更安全的牢房了。回到座位上,我得经过那面梳妆镜,我不由自主地瞥了一眼,立刻被镜子里的影像迷住了。在这空灵的梦幻世界中,一切看上去都比现实中更加冰冷阴沉:一个陌生矮小的身影在那里凝视着我,它那没有血色的面容和手臂在朦胧幽暗中显得更加惨白,它那闪闪发光和充满恐惧的眼睛打量着周围死寂的一切。它简直就是个幽灵,像一个半神半鬼的妖怪,就像贝茜晚上讲给我们的故事里描述的那样,出没于荒野,从蕨类丛生的溪谷里走来,出现在迟来的旅人面前。我坐回了椅子上。

那一刻,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可是只有那么一会儿而已。我的热血仍在沸腾,起义奴隶的反叛精神给予我一种令人感到痛苦的精力,也支撑着我。我要赶在自己回到消沉的现实中来之前,阻断迅速冲出的回忆洪流。

对于我,约翰·里德的穷凶极恶,他的姐妹们的高傲冷漠,他母亲的深恶痛绝,仆人们的偏心偏爱,所有这一切,都如同一口混浊的水井中污秽的沉淀物,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什么受到威吓折磨、指责辱骂的总是我?为什么我总是不中他们的意?为什么我努力取悦他们却总是白费力气?伊丽莎刚愎自用,自私自利,但没人不尊敬她。被宠坏了的乔治亚娜语言刻薄,充满敌意,吹毛求疵,傲慢无礼,可人人都纵容她,每个看到她的人似乎都满心喜欢她的美貌,她那红润的面颊和金色的卷发,即使她犯了错,也都因此一笔勾销。约翰呢,没人敢顶撞他,更别提惩罚他了。他扭断鸽子的脖子,弄死小孔雀,放狗咬羊群,把温室里的葡萄摘下来,在暖房里把珍贵植物的花苞弄坏。他还管他妈妈叫“老姑娘”,嫌弃他妈妈皮肤黑,有时候还因此咒骂她,尽管他的皮肤和他妈妈的一样,一点也不白皙。对于他妈妈的意愿和想法,他根本不放在心上,还时不时扯坏弄乱他妈妈的丝绸衣裳。尽管他劣迹斑斑,恶行种种,却还是“妈妈的心肝宝贝”。而我呢,小心谨慎,不敢出一点差错,努力干活儿,完成好每个任务。可不管我怎么做,他们都管我叫淘气包、讨厌鬼,说我闷闷不乐,还偷偷摸摸,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

我被打倒撞破了头,现在仍然很疼,还在流血。没有人责备约翰随便打人,反倒是我为了避开他无理的殴打,转而反抗他,却被万般指责。

我的理智大声疾呼:“不公平!不公平!”痛苦的刺激迫使我的理智化作早熟而又短暂的力量;痛苦的折磨逐渐让我下定决心,为了摆脱这不合理的压迫,我一定要找到特别的方法——比方说,逃跑。如果不成功,我还可以不吃不喝死去。

那个阴沉的下午,我的精神多么惶恐不安,脑子里各种意念骚动不宁,我的心里却一直执着地坚持,绝不服输!可是,我当时是多么盲目无知,才会如此痛苦!对于内心中无休止的疑问——为什么我要遭受如此的折磨?我找不到答案。多年以后(恕我不便提及具体的数字),我对那一刻仍记忆犹新。

在盖茨黑德府,我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跟谁都不像,我和任何人——里德太太、她的孩子们,或是和她的亲信随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他们讨厌我,实际上,我也同样讨厌他们。他们不一定要对我有好感,因为我有别于他们中任何一个;因为我是个与他们脾气、能力和嗜好截然不同的异类,因为我是个既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又不能增添他们欢乐的废物。还因为我对他们不合理的对待愤愤不平,为他们所做的不公平的判断感到屈辱。我知道,假如我是一个充满自信、聪明伶俐、无忧无虑的孩子,假如我严厉刻薄、面容姣好,喜欢顽皮嬉闹,即使是同样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里德太太也会对我多些宽容和满意,她的孩子们会像伙伴一样友好地同我玩耍,她的侍从们也不会总拿我当保育室里的替罪羊了。

P6-8

序言

《简·爱》塑造了一位谋求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追求个人经济独立的女性形象。当今的读者可能很难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多以前,无论对简还是她的创造者夏洛蒂来说,拥有这些诉求的确是难能可贵,而愿望的实现更是磨难重重。

小说写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初期,婚姻是妇女的职业,一个女性如果未婚就是在职业上遭受了失败;妇女既不能投票也不能进大学或从事专门职业,只能依靠并服从自己的丈夫。小说主人公简·爱却认为她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即使自己在金钱、地位或雇佣关系中处于劣势,也坚持自己应该受到和任何男性一样平等的对待。

小说开头,简是寄居在盖茨黑德府舅妈家的孤儿,舅妈讨厌并虐待她,在她十岁时把她送到了罗沃德寄宿学校,那里环境恶劣,规章制度十分严酷,但简不仅生存了下来,还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教师,随后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府担任家庭教师。简与府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相爱,在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还活着时,简离开了桑菲尔德,流浪到了沼泽居,被里弗斯兄妹所救。里弗斯先生要求简随他去印度传教,并为此向她求婚,遭到简的拒绝。简回到桑菲尔德府,终于与已经一无所有、需人照顾的罗切斯特先生结为夫妻。

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本人作为一个劳动妇女,经历了从以家庭教师为职自立谋生,到最终成为一名职业女性作家的过程。她以第一人称和一个成年女性的视角,写出了这本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夏洛蒂生于1816年,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勃朗特一家家境贫寒,夏洛蒂五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不得已将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及弟弟送到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肺病夺去了两个姐姐的生命。这段经历给夏洛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小说中的罗沃德学校就是以该校为原型的。长大后夏洛蒂与妹妹们均以当家庭教师为生,但与小说中简所受到的礼遇完全不同,她们薪金微薄,地位低下,姐妹们决心创办自己的学校。

学校一直没有办起来,但父亲的健康每况愈下,才华横溢的弟弟又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家庭重担落在勃朗特姐妹们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开始将写作作为出路。夏洛蒂的父亲是一名博学而且热爱写作的副牧师,她从小就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学习,用画笔和文字创造出她想象中的世界。当时的社会不鼓励妇女施展才华。20岁的夏洛蒂给桂冠诗人骚塞写信求教写作之道,后者的回信明确了女性作家面前的重重障碍:“文学不会成为,也不应该成为女人一生的事业……即使把文学作为一种技艺或是一项消遣也不行。”传统观点认为女性的职责就是做家务、照顾家人及自我牺牲。

对夏洛蒂来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作品就其本身得到正确评价,不因其作者是女性而得到不公正对待。果然,《简·爱》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而当作者是个女人的消息传出来以后,评论家们的腔调却明显变了:一个女性竟敢发出如此充满激情而且富有煽动力的声音。可是,他们却无法使夏洛蒂停下笔来。在英国宪章运动和欧洲大陆1848年革命对阶级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平等的强烈呼声中,夏洛蒂还创作了《雪莉》、《维莱特》、《教师》三部小说。

一部小说的阅读史足以见证读者生命的历程。儿时读《简·爱》,透过成年作者的儿童视角追溯简的童年生活,为她幼时饱受虐待、饥寒交迫流下同情的泪水,因她好友海伦的辞世扼腕叹息;少年时代重读,为相貌平平的简与罗切斯特那美丽动人而又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唏嘘不已,年轻的心不免萌发青涩的情愫;此番再读,已近而立之年,方能体会那如诗的语言所表达的深情,领略作者妙笔之下的如画风景所传递的意境,理解女性在不同情况下的温顺和反抗、消极与主张、克己与自由,看重的是女性对自尊自爱的坚持和同自卑的顽强斗争。译者有幸执拙笔,为今天的少女读者勾勒出这样一位“简·爱”。让我们重拾经典,与夏洛蒂·勃朗特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和简·爱共同成长。

书评(媒体评论)

“看到最后,我们深深沉浸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天才、激情和愤怒中。”

——维吉尼亚·伍尔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简·爱(插图全译本)/少女成长名著花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夏洛蒂·勃朗特
译者 张晓丹//王艳//安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443729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