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起源》内容简介:我们通常习惯使用“发明”一词来描述某一产品的首次出现,如蒸汽机、印刷机或是飞机。这同西方人普遍接受的观点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将这些东西的发明赋予某一神化的个人。
约翰·H.林哈德挑战我们对伟大技术产生过程的固有观念,他认为这决不是灵感的突然进发,而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他还鼓励我们将发明看作是某种体验,而非产品的共同渴望。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体现了人们对速度的渴望,而非这些机器本身。那么,对速度的渴望就是发明的驱动力,整个社会都是它的创造者。
图书 | 发明的起源--新机器诞生时代历史的回声/科学新文献/科学图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发明的起源》内容简介:我们通常习惯使用“发明”一词来描述某一产品的首次出现,如蒸汽机、印刷机或是飞机。这同西方人普遍接受的观点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将这些东西的发明赋予某一神化的个人。 约翰·H.林哈德挑战我们对伟大技术产生过程的固有观念,他认为这决不是灵感的突然进发,而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他还鼓励我们将发明看作是某种体验,而非产品的共同渴望。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体现了人们对速度的渴望,而非这些机器本身。那么,对速度的渴望就是发明的驱动力,整个社会都是它的创造者。 内容推荐 蒸汽机、印刷术、运输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奠定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明创造源自人们对于速度和完美生活的真切渴望,其过程融会了无数人的集体智慧,而发明创造的最终实现为人类带来了巨大变革。《发明的起源》一书将带你迈进人类发明创造的历史长河,走近那些为人类文明奉献毕生的发明家,与他们倾心对话,探寻发明创造的艰难历程,体会其中的激动与欣喜。 《发明的起源》由约翰·H.林哈德所著。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先前与先验 第一章 武茨与宁静的开始 第二章 不屈不挠的优先问题 第三章 我在莱特兄弟之前造出了飞机 第二部分 蒸汽与速度 第四章 发明蒸汽:“万物有灵皆有气” 第五章 从蒸汽到蒸汽机 第六章 从蒸汽机到热力学 第七章 速度的发明 第八章 发明的动机和指数式改变 第三部分 书写与呈现 第九章 古腾堡的发明 第十章 从古腾堡到文明世界:从孕育到襁褓再到成熟 第十一章 发明解释现实的工具 第十二章 快捷的印刷、廉价的图书和旧时读者之魂 第四部分 广阔的视野 第十三章 探索教育:伟大的平衡器 第十四章 发明历程:最终的形式 译者感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发明的起源--新机器诞生时代历史的回声/科学新文献/科学图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约翰·H.林哈德 |
译者 | 刘淑华//郭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464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9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91 |
丛书名 | 科学新文献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6 |
宽 | 17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8-246 |
版权提供者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