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身体的智能--智能科学新视角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的大脑控制着身体,人尽皆知,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如何影响思维的呢?Rolf Pfeifer和Josh Bongard两位作者将通过《身体的智能--智能科学新视角》向您揭示我们的思想并非独立于身体,而是受到身体的紧密约束和激励。他们认为我们所能具有的种种思想都是基于具身性——我们身体的形态和材质特性。

本书可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我们的大脑控制着身体,人尽皆知,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如何影响思维的呢?Rolf Pfeifer和Josh Bongard两位作者将通过本书向您揭示我们的思想并非独立于身体,而是受到身体的紧密约束和激励。他们认为我们所能具有的种种思想都是基于具身性——我们身体的形态和材质特性。

本书采用易于理解的非技术化语言,通过介绍大量例子以及建立在机器人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最新发展成果之上的基本概念,来阐述关于智能的可行理论。书中还介绍了这一理论在普适计算、经济与管理学以及人类记忆的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两位作者描述的具身性智能对我们理解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可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的话

前言

第一部分 智能、人工智能、具身性及本书内容

 1 智能、思维以及人工智能

1.1 思维、认知和智能

1.2 智能之谜

1.3 定义智能

1.4 人工智能

1.5 具身性及其意义

1.6 小结

 2 人工智能:概貌

2.1 古典方法的成功之处

2.2 古典方法的难题

2.3 具身化转折点

2.4 神经科学的作用

2.5 多样性

2.6 仿生机器人学

2.7 发育机器人学

2.8 普适计算与界面技术

2.9 人工生命与多智能体系统

2.10 进化机器人学

2.11 小绪

第二部分 走近智能理论

 3 智能理论的前提条件

3.1 一般性的程度及理论的形式

3.2 多样性及顺应性

3.3 参照系

3.4 综合方法论

3.5 时间观点

3.6 涌现

3.7 小结

 4 智能系统:性质和原理

4.1 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4.2 完全智能体的性质

4.3 智能体设计原理1:三要素原理

4.4 智能体设计原理2:完全智能体原理

4.5 智能体设计原理3:廉价设计

4.6 智能体设计原理4:冗余性

4.7 智能体设计原理5:感觉一运动协调

4.8 智能体设计原理6:生态平衡

4.9 智能体设计原理7:并行、松散耦合的过程

4.10 智能体设计原理8:价值

4.11 小结

 5 发育:从运动到认知

5.1 动机

5.2 如何实现发育机器人的设计

5.3 从移动到认知:一个案例研究

5.4 从步态到体象到认知

5.5 符号接地问题

5.6 大脑和身体动态机制的匹配

5.7 扩展视野:发育的其他方面

5.8 具身化系统中的学习

5.9 社会性交互

5.10 我们在何处,又将从此走向何方?

5.11 小结:发育系统的设计原理

 6 进化:从零开始的认知

6.1 动机

6.2 进化计算的基本思想

6.3 进化计算的起源

6.4 真实世界中的人工进化:关于管道、天线和电路

6.5 进化机器人学

6.6 对形态与控制的进化

6.7 基因调控网络及发育可塑性

6.8 自组织——变异和选择的强大盟友

6.9 人工进化:我们身在何处,又将去向何方?

6.10 小结:进化系统设计原理

 7 集体智能:从交互中认知

7.1 动机

7.2 基于智能体的建模

7.3 仿真与真实机器人的比较

7.4 机器人群体

7.5 关于合作的一个注释

7.6 模块化机器人

7.7 可扩展性、白组装、自修复、同质与异质

7.8 可自再造的机器

7.9 集体智能:我们在何处,从此走向何方?

7.10 小结:集体系统的设计原理-

第三部分 应用和案例研究

 8 普适计算和界面技术

8.1 作为支架的普适技术

8.2 普适技术:特性及原理

8.3 同普适技术的交互

8.4 电子人

8.5 小结

 9 创建智能化公司

9.1 管理和创业: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决策和行动

9.2 作为具身性系统的公司

9.3 管理的综合方法

9.4 创建智能公司的设计原理

9.5 推测的证实

9.6 小结

 10 记忆在哪里?

10.1 引言

10.2 仓库比喻及其问题

10.3 记忆的概念

10.4 在记忆研究中参考系问题:Ashby的提议

10.5 记忆的具身化观点:把设计原理应用到智能系统中

10.6 记忆研究的含义:小结和思索

 11 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人技术

11.1 引言:日用机器人

11.2 真空吸尘器:Roomba、Trilobite以及同类

11.3 娱乐机器人

11.4 治疗、医护和救援机器人

11.5 拟人伙伴机器人

11.6 能社交的机器人

11.7 能够产生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机器人

11.8 理论注释

11.9 小结

第四部分 原理与启示

 12 身体怎样塑造思维

12.1 迈向智能理论的脚步

12.2 精选要点

12.3 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事物

12.4 尾声

参考文献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身体的智能--智能科学新视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罗尔夫
译者 俞文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250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1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8-4549
版权提供者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49:01